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也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美平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易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它以其生动形象可感的优越性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课堂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也由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口头传授式进入集音、形、色、影视于一体的多元化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生动形象可感的优越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如今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已蔚然成风,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更能凸显其优越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乐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特定对象集中的、持久的、相对无需努力的注意,同时必定伴随着愉悦的感情,而兴趣能够很好地解释个体乐此不疲的情况。[2]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配以多媒体辅助手段,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分析内容较深、结构复杂的文章,教师若利用这一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迅速提高。这是它的视觉形象带来的新趣。
  运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对于那些相对枯燥乏味的说明文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说明文的内容与实物联系的直观性和结构的有序性,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一般的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形象来表现人或事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有时会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的创造性。其次,说明文以对事物的理性说明为主,它相对地弱化了形象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辅以多媒体手段来帮助他们理解,学生就能在形象和理性互补的过程中增添感觉上的新趣,更好地实现思维形式的转变。
  比如我们教学《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就可以先要求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绘制一张地下印刷所的垂直剖面示意图,然后用投影仪展示,从而达到手脑并用的目的。学生也会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加深对“到十七米的地方”、“垂直的隧道”、“横的隧道”、“到头儿”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文字作用的理解。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提问,以检测学生思维的严密程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训练更能激起高年级学生的兴趣。《雷雨》、《红楼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复杂,为了协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在教学时就打出一张“人物关系示意图”的幻灯片,并故意将一些人物相互关系搞错,要求学生对照课文予以纠正。学生一下子来了劲,都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之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和共同讨论,学生既理清了这些人物之间相互关系,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图片的内容和修改本身都感到颇有新意。
  
  二、增大课堂容量,促进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要增大课堂容量,要引导课外阅读,最好的办法就是诱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扩大知识面。怎样诱导他们去学呢?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形式。
  例如有些文学作品,里面会有很多的场面描写,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若干多媒体演示片段,让学生给每个片段写一百来字的解说词,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请学生朗诵解说词,再对照课文内容评议。这样,既调动了朗诵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所有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根据教学要求,我经常要求学生搜集相关作家作品、优秀文学作品、课文资料与考试要点等,在班级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把一些名家名作排列成表,内容包括作者原名、笔名、生卒年代、代表作、主要创作思想、笔下的主要人物等,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为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易化教学内容,增加知识含量
  
  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难点、重点,我经常利用图像来易化内容。例如在上《神奇的极光》这一篇课文时,学生从没见过地球南北极地区特有的大气发光现象――极光,这就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很快地读懂文章,我特地从网上搜索一些相关信息,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包含对极光的想象性描述和直观性描述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边阅读边对照。结果学生很快便读懂了文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文教学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教学,它既强调整体教学,又提倡个别辅导,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一般写作技巧的基础之上,充分展现个性特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例如精彩片段的欣赏,各种文体之间特点的对比,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分析等。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对学生的个别培养,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同样,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例如逸闻趣事的再现、文言词语的用法与特殊句式的翻译等。
  总之,将多媒体辅助手段恰当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符合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可以化难为易,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想像能力及创造能力,使学生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益于精选试题,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会遇到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希望能精选一些题目,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又苦于精力和资料的不足,常常会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因此常出现学生训练量不足,或者滥用现成资料而陷入题海之中的现象。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一些基础的语文试题从大量的试题中精选出来,如改正错别字、修改病句、文学常识、文言文虚词的用法等,制成相应的课件,用于备课、布置作业和平时复习巩固,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课业负担重,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布置作业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为教师提供了精选题目、精留作业的方便条件,客观上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广泛的,可以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然多媒体的应用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在应用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切不可出现矫揉造作、不顾教学实际滥用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论语・雍也篇.第六章:20.
  [2]李红.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