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吹好课堂的定音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小燕

  于漪老师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引导学生的话。一堂精彩的、有效的语文课离不开这一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创新性的导语。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教学步骤。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如何把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呢?笔者认为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多种方式。
  
  一、故事引入
  
  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纳谏与止谤――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一文,可以先让学生复述以前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教师再给学生讲:“齐王勇于纳谏,因此战胜于朝廷。历史上还有一个残暴的皇帝叫周厉王,他以能‘止谤’自喜,他的臣子召公也像邹忌一样向他委婉进谏,……但厉王不听,最终,这个大暴君被老百姓流放了。这两个故事对照着读,你有什么感想吗?”由此导入本文的学习。
  
  二、小品表演
  
  把要学的课文内容,经过事先简单排练后,请2-3位具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同学上台将课文内容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文明小议》一文,让学生排演一出《弹簧门前》的小品。
  地点:小饭馆的弹簧门前
  人物:各色来饭馆吃饭的人等
  情节:一人进饭馆,将弹簧门推开至极限,进去后门猛地绷回去,砸到后面一人,两人对骂;又有两人同时里外对推,相持不让,最后弱者退下来;一个抱娃娃的妇女倒退着进门,她的背上狠狠地挨了一下;一位老婆婆看见一个小姑娘手里拿了一大堆东西要出门,主动替她拉开门……
  在学生的从笑到沉思的情绪变化中,教师顺势引入:“日常生活中这种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作家萧乾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文明小议》。”
  
  三、问题冲突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课伊始,教师提问,在爬山时,前面的游客一脚踩空,摔滚下来,你是赶紧避让以免遭受池鱼之殃呢,还是出手拦截救人于危难呢?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教师借势导入:“面对这种生死攸关的问题,避让的选择我们也无可厚非。但也真还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一群年轻人,在这个问题前,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西岳群英谱》。”
  
  四、激情朗诵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同学上台作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以此引入语文教学。如:同学们,以前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清人李渔写了篇说明荷花的价值与功用的说明文――《芙蕖》,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
  
  五、名言造情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前准备一些能表现主题的名言警句,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送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当今中国,一部分人思想混乱,缺乏社会公德,种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中华传统道德受到强烈的冲击,面临严峻考验。陶渊明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节操――《论“励节”》。
  
  六、巧用媒介
  
  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了我们的各科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电脑等电教用具,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授《神奇的极光》时,给学生们观看极光的各色图片,让学生对这种神奇的高空大气现象有直观的印象;教《圆明园遗址》一文时,播放电视纪录片《圆明园》,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加深对侵略者的仇恨;讲《胡同文化》时,让学生在京韵大鼓《北京的胡同》的音乐声中欣赏老北京胡同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胡同的意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学生的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真正的学习主体,就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教师应从知识的讲授者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向学习知识的主动者。因而语文课导语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让学生参与其中,变成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尽可能让他们进入角色,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