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晓云
摘要: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入手,分析了暑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方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一、当前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
由于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是18―22岁,正处于心理由单纯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个体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生活、学习、就业的压力较大,经常出现个体心理障碍。从心理障碍产生的源头来看,个体心理障碍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为焦虑。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生活、工作节奏逐步加快,收入高、待遇好的就业岗位数量少,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网络时代各种渠道、各种类型的信息量巨大,对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自身定位有较大影响,使他们产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迷茫,从而导致焦虑心理。二是挫折导致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悲观、抑郁等消极状态。大学生受到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心理不成熟,特别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难以完全接受,在对社会、他人和自我进行评价时容易片面化、极端化,甚至出现自我孤立、脱离社会现实的现象。三是虚荣嫉妒导致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争强好胜、爱慕虚荣的现象并不罕见,再加上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娇生惯养,容易形成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不良个性,而且认知上的偏差会导致虚荣和嫉妒心理,若任由这种心理发展就会造成人格的缺陷。
(二)人际关系障碍。
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希望能够交到贴心的朋友,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特别是对于本身不善交际、性格上有一定缺陷的大学生来说,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会增大其心理压力,甚至陷入心理困境。这种现象已经不仅存在于特定的大学生群体中,在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中也普遍存在。从其产生根源来说,主要是对社交的自卑感,而且这种自卑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学生本身的逐渐自闭,其对心理的负面作用愈大,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迷恋网络等心理和社会问题。
(三)心理调整障碍。
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人,但是年龄尚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特别是自我调适的能力较差,一旦生活中出现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与心理,且无法进行自我调适。这也是大学生经受不住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打击,进而形成焦虑、烦恼、失望等不良心理现象的重要原因。
二、暑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贴近现实社会,增强自信心。
个体心理障碍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生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就业心理障碍是由于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是对自己抵御失败的能力不自信,而虚荣嫉妒也源于自信心的缺失。笔者认为,让大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经历现实社会的历练。大学生之所以缺乏对前景的自信心,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入到社会中,对现实社会缺乏了解,无法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不知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无法了解在社会中生存需要怎样的自身条件,由此产生不自信。而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恢复和增强自信心。具体来说,其一是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有充足的认识与了解,减少对社会的陌生感;其二是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了解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其三是在社会实践中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与提高。
(二)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
尽管大学校园被称为“社会的缩影”、“小社会”等,但是与实际社会相比,其复杂性与现实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校园环境实际上为具有社交自卑心理的学生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环境,他们甚至可以不与周围人打交道而独立地生活下去,这就无形中为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温床。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社会实践贴近实际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人士面对面交往、沟通的机会,还给具有自闭心理的学生留下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的印象,促其主动发展人际关系,打破心理隔膜。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相互交流、团队合作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中,人际关系不佳、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加强与周围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团队意识与精神的培养。
(三)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暑期社会实践除了学生自身与社会接触、改善人际关系之外,辅导教师的工作也是重要环节。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诸要素中把“缺乏指导”列为首位。对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某些内容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的工作就是加以引导规劝,弥补大学生自身调适能力的不足,借助案例教学、组织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无法通过常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辅导教育的学生,应当针对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彻底解决其存在或潜在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石岩,张艳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探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谢宜鹏,王静,沈际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
[3]郝志群,于连坤.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4]崔景贵.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1999,(5).
[5]高忠芳.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认知[J].学理论,2009,(9).
[6]刘红波,赵进,欧阳九根.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的探索[J].职业时空,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