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体育教学过程的运动技能迁移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仲平

  摘要: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知识、技能和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种现象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对技能迁移规律深入分析,探索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运动技能迁移正迁移
  
  1.运动技能迁移的定义
  
  运动心理学把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对新学技能的影响称之为迁移。如果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技能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就是正迁移;若产生消极作用,妨碍新技能的形成,就是负迁移。从技能迁移的形式看,迁移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迁移指学过的某种技能向更复杂、更特殊的技能转移;横向迁移指基本运动技能相互间的关联影响,即通过学习某种运动技能而获得的能力向同等或类似的技能迁移。
  
  2.在体育教学中的技能迁移及促进技能迁移的条件
  
  2.1教材的类似性及其内在联系。
  通常,先学与后学教材之间的相同因素越多,类似性越大,相互间的迁移量也越大。但在实际教学中,技能迁移的情况并不全然如此,有些动作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迁移量并不大,因为这些技术在本质和内在联系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因此,技能间存在的类似性实际上在知觉、运动刺激、运动反应、同一运动反应动作的形式、运动的控制方式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说,日常观察到的运动技能的类似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复杂的,仅有类似性还不能决定是否有迁移。我们对问题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二者存在相似性的表面认识上,必须深入分析两者间的本质与内在联系。
  
  2.2学生对运动技能原理的理解与概括。
  实验证明,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与概括是影响技能迁移的重要因素。有学者实验:让受试者先学习正确游泳技术的力学原理,然后研究这种原理在实际的学习中有何种程度的迁移。结果表明,除仰泳外,对其他技术都表现正迁移。当然,理解运动规律对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正确掌握这种技能,并要求技能原理必须与该运动有直接的本质联系;其次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具体的运动来感受和理解该原理。
  
  2.3心理定式状态。
  所谓定式状态,指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对个体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起控制影响的心理准备状况。如学生的信心、紧张程度等都会对迁移产生影响,特别是学生运用体育知识技能的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心理定势也会引起技能的负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避免因心理定势产生技能负迁移现象。
  
  2.4教师的直接指导与学生的实践。
  体育教学是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共同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各教学阶段教材的原理,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采用启发式教育,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到“想”“练”结合,提高对所学技能的悟性,提高概括水平与理解能力,促进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
  
  2.5技能迁移的个人因素。
  2.5.1智力。研究表明,智力在技能迁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学生个人思维敏捷,善于思索,善于从比较中找出所学技能的异同与内在联系,并且概括、理解能力强,那么他形成运动技能的条件反射就快,就容易获取较大的正迁移效应。
  2.5.2运动技术基础。依据条件反射原理,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大脑皮层建立暂时性的神经联系的过程,学生掌握的技能越多、越牢固,在学习新技能时就更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促进新技能形成。因此,学生技术基础越好,基本功越扎实,产生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2.5.3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等。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学习动机作为准备的重要条件,起着唤起、维持、定向、促进学习活动的作用。实践表明,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有积极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时,其身体和思维状态最佳,对所学技能有极大的接受欲望,产生正迁移的可能性最大,最能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巩固。
  
  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3.1合理安排教材,编排最佳教学顺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可以简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了构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必须合理安排各项教材进度,教材的排列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实现教材的序列化和程序化,使学生在掌握了一项教材之后再学习另一教材。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同时学习两项新教材,以免出现技能间的相互干扰。教师要把容易发生正迁移作用的两种技能尽量前后衔接起来,如在短跑之后安排跳远等,使跳远的教学能有效利用短跑技术的正迁移作用。
  
  3.2发展身体素质,促使迁移转化。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物质保证。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可以提高动作质量,减少和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实践证明,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素质练习,对实现正迁移,加速技术动作的掌握十分必要。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素质是力量、速度和耐力。因此,教师可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抓好两个方面:一是素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素质对技术、技能的促进作用。如力量素质对速度素质有良好促进作用,发展速度素质也有助于爆发力量的提高。
  
  3.3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概括能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或概念,往往能在此基础上扩大和加深认识,形成大量普遍的迁移,因为掌握的知识越基本,学生对于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宽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作用。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学习为前提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技术,而且要使其对所学技术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如在投掷教学中,学生明白弹道力学原理和器械原理,就能在投掷项目的学习中加以运用。所以,学生的概括能力越强,越能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联系,就越有利于正迁移的产生。
  
  3.4加强教学指导,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多给予学生以鼓励和赞扬,及时确认他们的成绩,激发其学习、锻炼的激情;多采用启发性、诱导性的语言和练习,为学习新技能创造良好的状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如在跳马、跨栏时出现恐惧心理,教师一方面应热情鼓励,另一方面可运用分解教学和诱导练习,降低跳马或栏架高度,为完成学习任务创造条件。在学习新教材时,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在一定的范围内,练习量越大,痕迹效应越明显,产生正迁移的效应也越大,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于此。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各个阶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知识、技术情况,提出明确的学习计划,经常给予简明的指导、提示和评价,对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练习步骤和期望,使每次教学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要求。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技能迁移对学习运动技能产生的正负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遵循运动技能迁移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合理安排教材,促进运动技能的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发生,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8-2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