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政辉

  摘要: 本文作者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当前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建设、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计算机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是本世纪知识型技术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工具性知识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一、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课程体系。
  随着新世纪的开始,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这个与人类文明进步相伴的词汇备受关注,并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领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马上适应社会,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与传播信息的技术人才。
  2.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教学内容繁多且较为分散。理论知识部分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系统组成、信息处理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操作部分有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及电子邮件等。
  2.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特别是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而且不同于本身所学的专业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三年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只有一年。
  3.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设一定的基础课是必要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基础》到底讲授多少内容为合适?每一部分的内容需不需要精简?
  由于以上特点,《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难度比较大。为此,对于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教材、考核等方面作出改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特点,多媒体教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黑板讲授法,但教师主讲的模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不过由黑板讲授改成了在计算机上演示讲授。由于用计算机演示方法进行教学,它的课堂容量远远多于黑板讲授法的课堂容量,学生往往感受教师在满堂灌输,而对所学内容无法及时接受和消化,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初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新整合,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实践到理论。
  先从英文打字、汉字输入等最基本的操作入手,然后逐步学习有关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操作,以及Windows、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并在中间穿插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2.精讲多练。
  鼓励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每堂上机课均设计难度适当和足够数量的上机操作题,并尽可能涵盖当次课的知识点,同时布置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其余的内容略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强化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3.采用分级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尽管中学有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不少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由于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这就造成了学生起点的差距。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基础》是针对全校所有系的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外语类等,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上机实践环节。教学对象的层次差异较大,因而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讲课时除讲授基本知识并适当拓宽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其掌握最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计算机一级”考试和以应用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我校学生在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后,下一学期必须参加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虽然《信息技术基础》与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国际计算机等级考试,应采用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将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把基本理论知识和日常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既能增长学生的实际应用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建设高职高专的特色教材
  
  我校目前选用的教材是《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教程》。为适合本科院校学生使用,该教材几经改版,但并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尤其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太多、太难,没有实用性,学生的接受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教材的改革是必然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实用性。
  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教材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是本科计算机基础教材简单剪裁后的缩写本。教材内容要摒弃过多的、烦琐的理论陈述,尽可能突出实际应用,突出技能操作。
  2.针对性。
  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体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针对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五、考试方法的改革
  
  成功的考核方案能给学生一个公正评价,从而发挥考核的制约、激励、评价功能。《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实行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案。理论和操作并重,能使学生感到这种考核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证实自己的能力,更加重视平时上机实验课的学习。不要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对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思考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推动计算机教学向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敬等.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8):153-154.
  [2]天银蒲.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铜仁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学报,2005,(5):58-59.
  [3]包东辉.信息技术基础在教学中的探微[J].科教文汇,2007,(10):36-37.
  [4]曹锦等.《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74-175.
  [5]张丽静等.《信息技术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4,(4):97-98.
  [6]张智慧.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1):1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