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细节深化幼儿园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桐英
摘要: 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群体是充满未知、带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孩子,幼儿园的管理者也是个性各异、知识能力不同的教师,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注重细节管理。细节管理不仅仅是对细节的关注,它体现的是各级领导、管理部门的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细节 幼儿园 管理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管理实践中突出这个“行”呢?笔者以为,要抓住细节管理,因为,细节很重要,细节见水平,细节见功力,细节见真情。对任何一个部门而言,目标无论怎样辉煌,但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连接上、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上不能够到位,都会被搁浅,而导致最终的失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节上较量,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以人为本,树立教职工正确的价值观念
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有机互动,在诸多影响管理效能的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园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组织中的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领导管理者与作为管理对象同时又是工作主体的广大教师之间的关系。细节管理中,领导首先要求必须要重视对教职工的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塑其身”,以忠实履行职责“铸其魂”,着力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肩负管理职责的领导要针对形势变换、任务转换、环境更换等因素,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身临其境地体悟感受教职工的所思所想,运用“望、闻、问、切”的多种手段,把准教职工的思想脉搏,在不违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制定灵活有效、人性为本的管理措施。为了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必须要帮助教职工树立四种理念:其一,明确单位与员工、个人与集体的荣辱观;其二,单位是单位与员工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其三,单位是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其四,单位是一所大学校,即学习型组织,员工在为单位做出奉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形成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只有在员工内部树立起这种理念,大家才会发自内心地爱护单位、维护单位,工作的时候才能确保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使工作链的各个环节严谨、认真、平稳地运行,各项基础工作才会得到长足进步。
二、要胸怀全局,加强基础管理制度的建设
幼儿园不是一个孤立的组织,而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要同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举办幼儿教育机构、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要考虑社会的要求,必须要考虑国家对幼儿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的要求。对教学任务的计划,要考虑当地经济状况、自然地理条件、民俗与社会风气及家庭的需要等因素。所以,幼儿园必须加强全面管理,要改变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机制、改善管理方法,使教职工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管理者,在时时、事事上都不忘管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抓好细节管理,就要规范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操作程序和业务流程及基本的工作环节,使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合理、全
面、精细。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建立一整套的督查体系强化考核奖惩、落实网建基础工作是保障制度执行到位的关键。要突出“深、实、细准”的原则,加大跟踪督查,捆绑考核力度,淡化考核经营指标,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奖优罚劣。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逐级追究责任,做到有要求、有落实、有考核、有兑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实现长效管机制。
三、要见微知著,精细管理
管理工作是由众多的管理者,运用众多的方法,通过管理众多的事务而实现的。只有每一位管理者在管理每一件事务时都能关注细节、改进细节,管理大厦才会坚不可摧;反之,如果管理忽视细节,不从细节入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管理工作必须会漏洞百出,管理大厦就像建立在没有根基的流沙上,随时都可能倒塌。
如果说管理的一般法则是科学,那么对细节的管理就是艺术,单位处理细节的能力就形成单位管理的能力。现在不少单位都提倡“简单管理”,但“简单管理”绝不是粗糙管理,更不是不要管理,而是每一个细节都已经成为日常规范行动的一部分,无须刻意对其管理。“简单管理”的前提是“找出规律”,构建一个有效的体制,将所有的细节都置于真接或间接的控制之中。可以说,简单管理是细节管理发展到极致的结果。要把重视细节、将小事做细培养成一种习惯。通过长期积累,自然会使教职工在工作中有大的提高。如果只图一时,而不顾长远,自然起不到这样的效果。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在一时,而在一世,在每一个细节上把事情做好是相当难的。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总是富有弹性的,没有完美无缺的管理,只有适合于特定情景下的管理,管理的完善是在细节的发掘、确认和积累中慢慢实现的。作为单位的管理者,要做到在繁重的日常事务中有条不紊、疏而不漏,就必须注重将一个个管理细节固化于组织的流程和制度之上。
四、要未雨绸缪,超前管理
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矛盾运动的过程,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因此,从事管理必须始终要有“风险意识”,随时准备应对“危机”。管理中非良性因素在时间、空间推移中不断积沉,一旦诱因出现必须要释放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破坏能”的途径就是谋事在先。风险的客观性、突发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牢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超前作好风险识别研究、风险分析评估、风险规避化解。比如,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可以对每个教职工的体力、情绪、智力周期曲线进行分析,在三线相交的最低临界点上,采取必要措施,减轻其工作任务量,以规避事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