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卫民 缪宁陵
摘要: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工学结合的作用,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推进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笔者结合本院的教学实践说明推进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这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宏观调控。在院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推进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
1、把握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特征与条件
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转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模式。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参照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即强有力的院校领导核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教学内容的职业性,教育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模式转型,对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学习制度等方面都将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在培养目标上更加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在学习制度上更加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职前与职后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向重于书本知识;在证书制度上实施“双证书制度”,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在教学评估上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注重工学结合,就业成为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过程上关注行业发展和学生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为提高就业能力打基础;在专业教师的要求上强调双师结构,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并占有一定的比例。
2、推行工学结合。把握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认为是二战后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这种模式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教育。学生同时具有学徒与学生两个身份,教学培训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实施,费用由企业和财政共同承担。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职业教育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积极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工学结合,就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让学生毕业前有机会顶岗实习,这在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意义,不仅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有利于缓解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必须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素质与用人单位对接的重要目标
职业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据我们多次调研,绝大多数企业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看重的是职业道德水准,企业总是将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职业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技术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4、重视专业建设。增强专业设置与企业技术岗位的适应性
职业院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强化职业教育特色。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一定要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及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自身条件适应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通过构建专业教学标准,与劳动部门密切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让学生享受到更加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5、加快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职业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对实验实训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强化自我监控意识,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建设,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例如:我院与IT行业著名的培训机构印度的NIIT合作,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并与我院的课程实行置换,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学校与企业的专家共同按照企业岗位技术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充分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教学就按需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与技能培养相关的内容讲深学透,与之无关的不列入计划。目标集中,针对性强,既简洁易行,又操作方便,很受企业欢迎。
6、注重“双师”结构。增强职业院校与企业更深层次合作的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着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把优化“双师”结构作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尤其要加快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不少国家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
职教师的作用,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了使行业企业的优秀专家有时间到学院兼职授课,在教学安排上突破学院本位观念,调整学院的授课时间,实施早7点到晚11点的授课时间制度,让学生能学到优秀行业专家传授的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优化“双师”结构,还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要重视对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强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同时,要加快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也是推行兼职教师制度的重要基础。德国的企业培训师并非来自于高校,而是企业能工巧匠经过职业继续教育,并获取相关专业的师傅资格证书以后,才可以在企业(或学校)承担学生实习的带教任务。
7、吸纳社会资源建设实训基地,改善并提高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
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要特别注重加强生产性实训,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进一步提高开放性,主动强化与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联系,逐步提高生产性实习占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增强自我发展与良性运行能力,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开放和使用效率。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要逐步增加数量,拓展功能,规范管理,注重实效。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院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实训教学,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让学生在这种实训基地中得到训练,也为企业员工提供具有良好教育环境的培训场所,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对接,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我们建立比较稳同的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基地中实习,我们同时帮助工厂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学生的实习内容是工厂技术改造的项目。我们进行“2+0.5+0.5”的试点,一般是选择最好的学生进入工厂,学校改善了教学过程,企业获得了优秀人才。
工学结合,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虽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其成效仍然是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快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依法加强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保护工作,加强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学生实训备案制度,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双赢提供健康的制度环境,促进工学结合教学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