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论高职院校后进学生的柔性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志红

  摘要: 本文从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出发,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探讨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后进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以及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后进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高职 后进生 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现代经济管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与刚性管理相对。高职院校后进生的柔性管理是指辅导员在全面掌握后进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利用人类自身固有的美好的东西在这些后进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来感化和引导他们。
  
  一、高职院校后进生管理工作需要柔性管理
  
  近年来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实用型人才需求更加急迫。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也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生源层次参差不齐,给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后进学生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学习差生,表现为无心学习,学习成绩差,对前途失去信心;其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现为沾染不良习气,目无校纪班规,随心所欲;其三是家庭困难或心理不健康、有“自闭”倾向的学生,或者兼而有之。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长期以来,我们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后进生管理实行的是以强制式管理为主的管理方法,无可置疑,后进学生刚性管理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学习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它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压抑后进学生的个性,忽略后进学生的尊严,无视后进学生的情感,不利于后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后进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普遍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及对道德价值的判断,不再普遍认同一个标准,不再盲目听从统一的价值评价,他们渴望尊重、呼唤理解,因而这对辅导员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一切从实际的管理情境出发,以体现人性化管理为目的,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心和耐心,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逐步建立一种适应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柔性管理,认真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
  
  二、柔性管理在后进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班级中的后进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及素质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辅导员对后进学生管理工作无“定法”,要驾驭后进学生,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相应地调整柔性管理策略。实施柔性管理的基础是热爱后进学生、尊重后进学生,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的原则。首先,表现为对后进学生的普遍关注和期望。应坚信后进学生的天性都是好的,只要正确引导都会成为各方面的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学生,关注后进学生的每一点发展,留意他们的丁点儿变化,为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高兴。要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后进学生,让后进学生得到信任和鼓励,成为后进学生力量的源泉。其次,是对后进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尊重。理解后进学生就是熟悉后进学生,把握后进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宽容就是对后进学生不求全责备,允许其犯错误,只要改了就是好学生;尊重后进学生,尊重后进学生的个性,尊重后进学生的权利,尊重后进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就是尊重后进学生的独立人格,维护后进学生的自尊心。
  辅导员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认真做好下面几项工作:一是争取家长配合,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形成合力,同步进行。具体可采取家访、召开家庭座谈会等形式。二是对学习差生采取分层次、开小灶教育法,耐心施教,解决其“吃不到”或“吃不了”现象。三是以表扬为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激励其转化。四是“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具体而言,实行后进生柔性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平等对待
  1. 建立平等的观念。俗话说:“人无完人”。一种所谓“高、大、全”的教师无形地疏远了师生关系。当我们从“完美无缺”的神坛上走下来,还原成一个真诚质朴而又不缺乏缺点的人时,平等的观念就容易形成了。2. 角色互换。教师要想与后进学生顺畅地沟通,就要多站在后进学生的角度上多想、多体谅,肯定会使措辞温和,后进学生受到的刺激也一定会小得多,也容易接受。3. 正确地评价后进学生。评价后进学生,教师不可妄下断语,应坚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再差的后进学生也有闪光点,应该善于发现优点,多看后进学生的长处。
  (二)人格感染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先正己”,辅导员高尚品质对后进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后进学生崇敬具有高尚道德的老师,自然也就信服他讲的道理。人格是人的形象的表达方式,是人的形象的核心。辅导员的人格魅力的影响,是建立在信服的基础上,使后进学生自愿接受而内化为某种动机,从而发挥作用的。
  辅导员应具有较强的工作才能,包括记忆力、观察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谈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有一项或数项特长。辅导员的特长往往最令后进学生佩服和自豪。辅导员还应是美的体现者,端庄高雅的形象、整洁美观的服饰、文雅得体的谈吐都能给后进学生以美的熏陶;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后进学生的关注,引发他们的模仿。辅导员每天应该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示给后进学生,既文质彬彬,又具亲和力。
  (三)集体效应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班集体,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在集体中得到教育和提高。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民主作风,辅导员工作既不能是“放羊式”,也不能是“保姆式”,更不能是“专政式”,在班级管理中要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其次要致力于建设学风、班风优良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先进群体对后进生的感染作用。如组织后进学生举行“班级兴衰,我的责任”主题班会,调动后进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后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建立民主生活制度,辅导员定时向班级后进学生收集提案,把他们关注的敏感问题在民主班会上研究解决,调动后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要注意营造班级氛围,使班级后进生与其他学生和睦相处。
  (四)自主管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那么管理的目的是“管是为了不管”。影响人的诸多因素中,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如果主体有向善向美之心,那么就有了自主管理的意识。要强化这种意识,要求后进学生树立自我形象;为了达到自主管理,要求后进学生制定近期目标。目标是后进学生前进的内动力,后进学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会促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同时灵活运用激励的方式,如采用量化积分制、小组流动红旗等方式,来强化后进学生的进取心。还要培养后进学生的羞耻心,通过让后进学生自己写评语,在民主班会上谈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培养后进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激励感化
  对于思想品德或学习能力某方面较差的后进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激励感化而不是职责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如:1. 信心激励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能力较差、自卑心理严重,但内心渴望进步的后进学生。先激发他们的信心,然后安排他们擅长的活动,再鼓励优秀生跟他们交朋友,要求各科教师协作,不歧视他们,这样就会使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鼓起前进的风帆。2. 爱心感化法。对于由于各种原因丧失上进心和自尊心或干脆自暴自弃的后进学生,要唤回他们的自尊心,关键是还他们以自尊。这就需要从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去关心他们,使他们在倍感温暖中体会到对人格的尊重,从而尊重自己的人格,产生向上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愿望。3. 责任压力法。对于逆反心强、有怀才不遇感、往往与老师对着干、以破坏纪律为乐的后进生,可以抓住其“劣绩”晓之以理,然后肯定其长处,指出改进方向;也可根据其能力委以班内各种工作,使其感受到责任和压力,迫使其改变自己。对这一类后进学生的“自负”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促使他们进步的好条件。
  
  三、运用“柔性管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辅导员要把柔性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辅导员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良性发展。这也就是应该把握好“度”的问题。
  第二,构建柔性管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当今的教育在观念、方法、目标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建立起一套适合于“柔性管理”的柔性评价体系,才能达到通过评价充分促进后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三,柔性管理思想的真正内涵,无论是后进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真正的理解。对于那些身心发育还不完全的后进学生来说,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要数奖惩制度。我们既不能像过去那样,以“严师出高徒”的理念为指导整日批评后进学生,也不能像现代那样,以“给后进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为指导整日表扬后进学生。我们应提倡合理的奖惩和适当的表扬。
  总之,在高职学院后进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借鉴和运用柔性管理的方法,需要紧紧围绕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目标,突破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的限制,把握后进学生思想脉搏,然后有的放矢地采用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瑞瑞.德育与辅导员[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3]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正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概论[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