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小学语文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起源,问题意识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而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小学生要想学好语文,不仅要想问、好问,还要敢问、善问,通过设计情境,由学生兴趣入手,民主平等地沟通,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最终形成“问题意识”,而这种好习惯却是终身受益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7-008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84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尚未解决、难以解决、想努力解决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学生思维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可贵的质疑精神和科学的思维习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問。”说的是积极的思维总是从质疑开始,从疑惑开始,从问题开始,而“学问”,说的是学习与疑问是不可分割的,学生求知的过程必然要从问题入手,想问、好问、敢问、善问,真正做到勤学好问,进一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设计情境,使学生“想问”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限,提出问题的意识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任务学习,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渐产生学习认知的需要,产生“想问”的需求,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例如,关于《梅兰芳学艺》教学,我预设了四个问题:梅兰芳为什么要学艺?梅兰芳学什么艺?梅兰芳如何学艺?梅兰芳学艺效果如何?接着,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基础上观看梅兰芳演出照片和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的经典表演。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和问题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明确、任务清楚,学生在欣赏国粹的同时积极寻找答案,并感悟到我国京剧的博大精深。最后,通过让学生自由提问,学生得出梅兰芳学艺时勤学苦练的精神值得学习。点明了教学重点,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养。
   二、从兴趣入手,使学生“好问”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营养剂。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抓住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好问”的习惯。
   例如,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拼音会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厌学。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学好语文的第一关,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每天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是如何学会拼音的,学习的过程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我则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这样,学生每天都有新鲜感,参与展示的学生有成就感,这一做法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勤学好问的好习惯,也激励了学生要敢于挑战自我。
   三、创设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素质教育要求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指导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课堂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领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发言,把课堂的话语权主动还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犯错,给予学生再思考再补充的时空,多鼓励、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平等的人,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保护学生的求知心,实现“学习无疑”,真正使学生实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使学生养成“敢问”的习惯。
   例如,关于《西门豹》教学,我采取“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比赛形式,打破了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下发挥思维的想象力,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其中一生提出,“作为地方长官,西门豹掌握了一方生杀予夺的大权,为什么他不下令把巫婆等人抓起来处死呢?”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我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总结其中的原因。原来西门豹是非常聪明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一箭双雕,一是起到“杀鸡骇猴”的目的,二是达到“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目的。这里,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人物特征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了学生敢问意识,对教学重点的突破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授人以渔,使学生“善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启发我们要善于传授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这是贯彻终身学习理念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尽量做到能让学生发言解决的,尽量让学生通过发言解决;能让学生独立思考消化掉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消化掉;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和方法自我解决的,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容易使学生养成善问的习惯,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总之,小学语文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从学生“想问”“好问”“敢问”“善问”等方面下功夫,既要设计情境,又要从兴趣入手,既要创设民主氛围,又要“授人以渔”,使学生逐渐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和能力才会真正得以实现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淑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2]苏晓斌.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22).
  [3]赵云.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的前提与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4(25).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庄小燕(1978.8— ),女,汉族,江苏丹阳人,中高职称,研究方向:阅读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2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