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分析情緒智力的结构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后,发现情绪智力的维度影响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标准也是情绪智力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情绪智力等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品质去改善人们心理健康的状况。这也启示我们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通过对情绪智力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绪智力;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8-017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165
一、情绪智力简介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萨络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科学家梅耶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
萨拉维、梅耶对情绪智力的理解被认为是狭义的。认为情绪智力是知觉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情绪的能力。哈佛大学教授戈尔曼和心理学家巴昂对情绪智力的理解是广义的。认为情绪智力包括五个方面:(1)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心理学家巴昂指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
本人认为,情绪智力是由两个等级构成的。情绪的知觉、调整、理解和运用,这些是情绪智力的基础。在这些基础之上,还有情绪对认知、情绪对思维、情绪对人际关系、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调节的能力。同时,情绪智力也在受这些因素的反作用而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
二、心理健康简介
对于情绪智力结构中不同因子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对于心理健康,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学者均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群以及人生的不同阶段,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所不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具体标准:(1)智力正常;(2)人格完整统一;(3)情感反应适度,表现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4)意志品质健全;(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这是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这7个方面的内容与情绪智力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涉及情绪智力的很多方面。
三、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从情绪智力的视角审视心理健康
1.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情绪智力的内涵与结构中包括了个体情绪管理和控制,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长期的消极情绪体验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多种心理疾病。不善于调控自我情绪的人,会长期处于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因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较强的人,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清楚、准确地把握,同时善于将消极的情绪体验转变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避免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
2.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研究表明,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可以让人际适应情况更好,并进一步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能很好理解他人情绪和善于表达情绪是人际沟通能力的表现,人际沟通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而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所以,可以通过提高情绪智力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3.情绪促进思维有助于智力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的人有正常的智力水平,这似乎与情绪智力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萨拉维、梅耶情绪智力的理论中就提到了情绪促进思维。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所以,情绪智力有助于智力水平的维持,从而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二)从心理健康的视角审视情绪智力
1.良好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情绪感知能力的基础。心理健康的人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良好的自我意识包含了良好的自我情绪感知能力,而对自己情绪的感知能力是情绪智力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所以,情绪的感知能力有赖于心理健康。
2.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调整情绪状态。人际关系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良好人际关系又可以获得更多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有助于调整情绪状态,提高个体调节情绪的能力。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
3.统一的人格是情绪智力的基础。巴昂指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情绪智力联结着认知与情绪,与人的认知、人格关系密切。心理健康的人拥有统一的人格,人格以其无形的形式影响着情绪智力的方方面面,是情绪智力的基础。
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和情绪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该通过提高情绪智力等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品质去改善人们心理健康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王莹.论情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2]赵丽静.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