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银河落九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按照高考要求组织应试。在此背景下,师范类院校、教育类专业、考证类机构的课程体系改革也以 “国考”大纲为指引,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声乐》课程作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重点课程,因为尚无立竿见影的方法和卓有成效的途径,以致在探索中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局面。通过详实的调研分析,笔者对国考背景下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实施《声乐》课程改革提出一些操作性建议和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探讨。
【关键词】国考;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声乐》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方向
教师资格考试考纲要求:“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掌握幼儿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教育方法。”通过对近两年幼儿学段的教师资格国考真题的分析不难看出,涉及声乐理论及应用的内容不仅存在于笔试模块《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考题设置中,在“面试”环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的弹、唱、画、跳、手工制作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决定幼儿教育活动成败与否的因素,选择、设计、开展、完成音乐活动也是国考背景下考查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就意味着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须打破常规的“鹦鹉学舌”式声乐教学,按照国考的标准和大纲,梳理出新的《声乐》课程建设方向,暨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正确娴熟的演绎技巧、分辨声音优劣的素质,还需要具备指导组织、实施并评价艺术领域活动的能力。
二、《声乐》课程改革面对的问题和现象
(一)生源素质不堪其重
由于国家通过农村及偏远地区减免学费等方法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边、穷地区。这些孩子初中毕业,文化基础差,参加声乐学习基本属于无门槛入学,“零”音乐基础;由于新媒体铺天盖地的传播效应,她们所接受的音乐就是流行歌曲、饶舌唱段或其他非主流音乐形式,对正统的音乐训练缺乏耐心和兴趣;由于方言区的语言特点,多数学生存在音准问题,甚至个别学生存在五音不全的现象,在集体演唱时更是各唱各的调;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考不上高中“流落”至此,学习目標不明确,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动机不足,之所以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主要是将来就业比较容易或者是受父母之命。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使得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声乐课学习中学习困难和厌学现象屡见不鲜。
(二)专业教师纸上谈兵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多来自师范类或非师范类的音乐学院,沿用的是学院派专业教学,将传统的声乐教学搬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仿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痕迹较重,过于强调专业性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的训练,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由于教师与幼儿园的接触交流有限,接触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狭窄,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动向理念关注不多,在传授中弱化了幼儿歌曲及演唱方法的学习,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习内容与实际需要结合不到位,无法满足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的需要。
(三)实际教学措施欠妥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以我校的声乐教学为例,在教学内容中,75%的时间都在进行艺术歌曲的训练,课程内容弱化了实用性,专业性又达不到,造成美声唱法不美,民族歌曲不精,儿童歌曲不通的现象,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脱节。
在教学中,由于师资过于强调发声技巧的表达,忽视视唱识谱和音准音位的训练,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识谱,除了老师教的,拿到新谱茫然失措,为自学和后期教学造成阻力。
由于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零散薄弱,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完整地范唱儿歌作品,使教师指导音乐活动课时,无法完成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与教学法理论无法同步,只好重复音乐素质技能技巧的训练,无暇兼顾教学理论,造成恶性循环。
2.教学方法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都是以示范、模仿、练习为基本的培养模式,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容易丧失声乐学习兴趣。教师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会逐渐产生懒惰情绪,泯灭了教师自我奋斗和成长的激情。有些教师一味遵循自己喜欢的风格作品进行教学,学生的演唱视野狭窄,不利于声乐教学与时俱进地发展。
3.课时、教材及教学资源配置
课时设置不合理。班级人数普遍为50-55人,声乐课每周安排一节,大班教学。教师对教学内容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进行分组训练,只能有选择性地针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练习、分析与指导,能达到教师要求的学生屈指可数。
教材单一,缺乏新意。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数在使用复旦卓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之声乐教材丛书,此书出版于 2006 年6月,未编入当下传唱度较高、符合学生时代风格的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产生共鸣,降低了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设备陈旧。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就是一块黑板,一张讲台,一部钢琴,显然不能吸引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新一代人。设备滞后的课堂和信息轰炸的手机,使学生对手机更有期待。
(四)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测评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现有的评价方式为平时成绩(课堂抽查)30%+期中考察(面试)30%+期末统考(面试)40%,最后为总评成绩,没有较好地体现出对学习过程合理的量化评价,也没有通过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多元化评价,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够全面、科学。 三、《声乐》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国考大纲明确提出,本学科的考试重点为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笔试环节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测评和面试环节的幼儿歌曲演唱能力。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依据培养目标和考试要求进行课程优化。
一方面进行课程整合,将现有的声乐课与乐理视唱课合并成一节90分钟的连堂课,改变声乐课单一的以发声训练为主的专业课,融入音乐基础课乐理和音乐技能课视唱教学。在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识谱的能力,满足国考和实际幼儿教学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减少艺术歌曲的数量并删掉演唱技术难度较大的歌曲,增加幼儿歌曲曲目,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视唱练习融入演唱作品中。例如《粉刷匠》,可将乐理知识简谱记谱法的教授与视唱课程中三度音程模进的音准训练结合在一起。作品简单,学生学习压力小,容易掌握知识点。歌曲随着理论与技巧练习的难度提高,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1)加强教师自身专业和教学素质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组织观摩优秀学校的教学课堂。通过各级各类教学比武、音乐沙龙,增强教师的业务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开展不同风格的音乐会,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歌唱审美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学习,顺应时代发展,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
(2)加强教师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的联系。鼓励教师深入幼儿园音乐教学,让教师掌握一线教学的实际需要,或者请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成果指导教学活动,园校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互赢互补,教学相长。
(三)重构教学模式,促进学科发展
顺应实际教学与国考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的“范唱—模仿—练习”式的教学重构为“课堂讲授—自我练习—小组展示—评价学习”式,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自我呈现过程。
(1)“课堂讲授”主要是对音乐基础知识以及歌唱发声技巧的理论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范唱部分。在这一部分,知识点要精练,体系要完整,要针对幼儿教学的特点对知识进行切割后整合。如音乐理论基础部分要将实用性和必须性相结合,便于学生的国考需要。
(2)“分组练习”则是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学生自我探究,带着学习任务进行自我练习。这个环节是学生最容易偷懒的环节。为缓解集体课所带来的压力,分组练习是最好的模式,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是对教师讲解课的消化,同时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3)“小组展示”通过学习小组的项目学习,检验分组学习情况。例如,创编表演唱幼儿歌曲《小毛驴》。小组成员首先要完成演唱部分,接着完成动作编排,以及队形造型。突出歌曲的风格特点,人物形象,体现童真童趣,最后通过集体表演唱来展示成果。
(4)“评价学习”就是观摩学习小组或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价,达到博采众长,共同进步。国考大纲中规定,幼儿教师要具有正確分辨声音优劣的素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过对比,老师示范讲解,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教师在评价中应该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正面评价,给出中肯建议,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学会反思。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以探究的态度,发挥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互助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锻炼,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达成了国考的要求。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特点寻求科学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地教和学,顺利地实现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综合化的音乐教学训练形式。如在教学中,我们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卡农声部训练,将声部旋律线条通过卡农的形式变成多声部的合唱,学生的音准、节奏、歌唱的协调性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且形式新颖很容易受到学生们的青睐。此外,在节奏节拍训练中也可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通过手掌与身体的接触,创造不同的声效,使肢体与节奏形成和谐的统一,既锻炼学生的节奏协调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方法容易接受,学习氛围轻松,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音乐知识,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得到锻炼。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
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以任务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师首先通过讲解演唱作品的重难点,并布置学习任务,并通过任务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我练习中,学生通过互助学习,分析作品,完成设计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在小组展示中展示作品,可以是集体展现,也可以是个人代表小组展示,交流任务完成情况。在评价环节中,通过学生互评自评的方式,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通过总评提出不足和优秀之处,巩固拓展技能。学生的参与度、创新能力得到发挥,更容易掌握知识要点。
(三)运用游戏法
把音乐知识编成游戏的方式,和学生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如音乐游戏《抢凳子》,学生在表达肢体的同时关注音乐本身,跟随音乐做不同的动作,音乐一停就要找到凳子,既训练了乐感又获取了音乐知识—休止。
五、合理化教学评价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不是去当歌唱家,因此,在新的评价体系里,将弱化艺术歌曲演唱的比例,提高平时小组复课幼儿歌曲表演唱的成绩,在总评成绩里加入自评和小组评。具体方式可以设置为:平时成绩50%+期中(艺术歌曲演唱)15%+期末30%(以幼儿歌曲表演唱为主)+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5%=总评成绩。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教学的研究和分析,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更好地服务幼儿音乐教学的需要和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需要。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与时俱进。只有以幼儿教育发展方向为根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培养方式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达到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之间的无缝对接,才能让学生保质保量地通过国家资格考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
[2]金振丽.高师学前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音乐时空,2014(23).
[3]赖桂玲.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4(5).
[4]杨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教研究,2015(9).
[5]陈恩清.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9(5).
作者简介:张瑞,广东江门幼儿师范学校,音乐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