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造性游戏促进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班幼儿在经历了小班的经验累积后,迫切需要提升他们的原有经验,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社会性行为发展这方面。满足幼儿以小大人的身份亲自去模仿成人生活、感受成人世界。本文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利用幼儿贪玩好动的特点,在游戏中渗透社会教育,从而提升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游戏 社会交往能力 中班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45-01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在“做”中开展,幼儿在“做”中学习,这与《指南》中“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对我们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实践与周围人发生关系,逐渐发现和了解自我与他人,懂得自己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技能,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被周围人接受。
  1.创造性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意义
  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特别爱游戏而问题不少。因此,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特定角色的扮演来反映或想象社会现实生活,并在游戏过程中成长,了解社会规则,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2.转移生活经验、建立社会常规
  (1)生活经验的转移。医院、美食、家庭生活,这些活动场景与内容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都是不陌
  生的,尤其是孩子经常接触的,例如:点心屋——点菜、品尝、外卖;医院——医生与爸爸妈妈、病人之间的对话,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照顾与关心;理发店——发型师与顾客之间的对话等等。这些熟悉的场景与对话让孩子活动的时候更加的得心应手,不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2)社会常规的建立。在小小的游戏区域里,对于大人来说那就是模仿活动所提供的场地,但是对
  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团体,一个社会,甚至于一个世界。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章,没有制度,就等于没有游戏规则,没有游戏规则,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意味着没有公平可言。因此在活动的过程前、过程中以及活动后我们都应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常规。
  第一,活动前展开讨论:一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排队?二是如果碰到别人有困难,我们该怎么办?三是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什么,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进行提炼,将一些社会性潜在规则的弊端进行剖析,尤其是插队所造成的后果。
  第二,活动中适时引导: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教师及时的介入引导,调动孩子的情绪与情感,激发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3.发展幼儿能力、促进社会交往
  在经过了角色意识的培养与树立,生活经验的转移与社会常规的建立后,孩子在自主性极强的创造性游戏活动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体验:
  (1)交往能力的提升。与小班的创造性游戏相比,中班孩子在活动中更加“热闹”,这里指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更有交流的空间与能力,不管是在语言的表达与交流上,还是对一系列活动的逻辑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与进步。孩子们知道顾客来了,我该如何与之交流,包括物品的推荐与选择、货币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些突发状况的处理等等。
  (2)精细动作的发展。锻炼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的灵巧性,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在各个区域中我们都投放了一些材料来帮助幼儿达到这方面的锻炼,例如:
  一是烧烤屋——用吸管将食物按照打好的小孔一个个顺序串起来。二是冷饮店——利用橡皮泥和冰淇淋工具来制作棒冰与冰淇淋。三是蛋糕屋——用低结构材料来制作甜甜圈:首先将日常在玩的可以塑成圆形的积木拼成甜甜圈的样子,然后利用彩纸与皱纸制作成各色糖果
  在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制定和选择游戏的同时,我们也会根据孩子的需求设计并创设了一定量的材料,让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并能在操作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扣扣子与穿鞋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3)社会情感的流露。案例:教師按住棉花球问:“谢谢医生,要多少钱”?此时,吴优涵已经候在医院门口许久,打断了我们的对话,非常关爱的说“没有钱,我这里有”,顿时我被这名孩子的表现所感动,原来孩子一直在关心着自己。“你借给我好吗?”她点了点头,“医生,需要多少钱?”
  宝宝医生回答道:“4块。”
  于是吴优涵很热情的拿出两个笑脸帮我付钱给医生。
  案例中的吴优涵是娃娃家的宝宝,在看到教师扮演的病人没钱的时候,不加思考的就喊出:“我这里有钱。”表达的是对于他人的一种关爱,这种爱是大爱,这一举动我们没有强调过,同时也没有宣扬过,但是在自主、开放的创造性游戏中是那么自然的表露了出来,不需修饰,不需赞美,不需宣扬,就是那么的自然。
  4.结语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而创造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自由交往的场所与氛围,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实践与周围人发生关系,逐渐发现和了解自我与他人,体验自己行为的结果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懂得自己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技能,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被周围人接受。
  总之,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创设和指导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要想使幼儿游戏更富有个性化,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幼儿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观察能力和指导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