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穿梭在生活信息的提炼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字与信息》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节重要的实践活动课,教师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数字编码的学习,学会观察、分析周围的数字信息,并能够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学会数字编码,提升对应思想和符号化思想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生活信息;数字与信息;对应思想;数字编码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将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思想在数字的学习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一、从教材的设置编排反思课堂教学
  《数字与信息》作为一堂实践活动果,旨在将数学思想以及方法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使学生学会数字的编码方法,能够提升对于数字、数学的抽象和概括能力。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明白了数学、数字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学习中,就已经学习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字应用实例。对用数来表达数量以及顺序,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数可以编码、传达信息,学生却并未有深刻的认识,因此,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学,就要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数对于生活的意义,能够使用数来表达事物,进行简单的交流。
  二、从教学的准备环节反思课堂课堂
  结合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课前准备阶段,要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字信息,课前收集的信息包括,一些特殊电话及其代表的意义,邮政编码 ,自己的学号等。让学生先自己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律,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先主动的探讨这些数字信息,学习运用数学思维能力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从体现的数学基本思想反思课堂教学
  1、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字信息
  如:常用的人民币、时钟等数字都是代表一种数量,而某个学生是几年级或者几班这种问题就表示了一种顺序,这种用法是学生们认识最多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数字信息。还有其他数字信息则是需要学生用心去收集的,如360、361?、84消毒液等所代表的商标信息;如110、112、114、117、119、120、121、122、12315等所代表的特殊公共服务电话号码信息,它们采用了比普通电话号码更为简洁的组合,能够更便于人们在记忆以及在紧急时刻的拨打方便性。
  2、生活中数字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数字信息在生活中的用处有很多,随处收集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场合的数字信息,但要正确的使用这些信息,就需要知道这些信息所代表的确切含义、编码规则等。
  首先是为了方便使用而通过数字编码传达确切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了生活中数字信息的绝大部分,人们通常使用这些数字来传达数量、顺序、大小、高低等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使用能够使事物的描述更为精确。其次是具备了一定规则的数字混合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了一些固定的信息,结合一定的顺位信息组合而成,这类信息在各个行业专业领域使用较多,如股票号码、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
  3、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
  新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包括了数学思想的学习。在数字信息中,要教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数字信息知识,或者数字信息的分析与识别知识,更重要是通过这些数字信息知识的学习传达一定的数学思想,而在数字信息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其中传达的重要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在几类数字信息中,除第一类中大小、数量、顺序等信息需要视场合而确定对应对象之外,引入一定规则进行编码后,往往使这些数字信息具备了一一对应的性质,根据这个数字往往能找到确切的对应对象,这种对应思想是数字信息所传达的基本思想。
  四、从数学实践运用中反思课堂教学。
  反思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好实践运用的主题,不能局限于教师的思维设计应用题。同时,突出设计方案的多样性,体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思维方式也多样化。教学中,教师要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交流中,主动发言,积极思考,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从学生熟悉的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入手,感受数字带来的基本信息,体验数学学科教学的实际价值,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大量数字与信息的基本实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形成数感,体验数字应用于生活之中,寓于丰富的实际生活之中。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真正实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渗透这样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具体这样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金根.穿梭在生活信息的提炼中——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2,01:37-39.
  [2]陈青云.蘇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一课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1: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