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个用思想行走的追梦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松,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教师,徐州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徐州市云龙区名教师,徐州市“刘婷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本科生校外导师,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信息学科兼职教研员。获评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倡导“融合共生,思维课堂”的教学主张,追求“润泽灵动”的教学风格。近5年执教、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讲座10多场次,20余篇文章在省级专业刊物发表。
  1998年,我中师毕业,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江苏省常州师范学校学习计算机教育专业。那年,国家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幸运地成为一名弄潮儿。两年的“技术”学习给了我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也成为我追梦做一名优秀教师的起点。
  学习实践
   2000年,教育部宣布,从当年9月起我国中小学要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一年我参加工作。上班第一天,校长便把我领进刚刚成立的信息技术教室,20多台没有拆封的电脑整齐地堆在教室的一角。看来,学校才刚开设信息技术课,除我之外,学校也没有第二位信息技术教师,更谈不上什么相关的教研活动,一切都要靠我独自摸索。除了教学,我还负责打字、修电脑、做课件、照相、錄像、做专题片……接管了一切与电脑相关的工作,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技工”。哪位教师要上公开课,我就熬夜为哪位教师做课件,久而久之,课件做得倒是小有名气,可轮到校领导听新教师的“亮相课”时,我因毫无章法的课堂教学被听课领导训哭好几回。痛定思痛之后,我如饥似渴地“充电”,报考了“专升本”,继而又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大量阅读《爱弥儿》《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终身教育引论》等教育著作……我开始改变工作思路,由“技术工”努力向有思想的“教育者”转变。课堂是呈现教育思想的载体,也是教师修行的主阵地,我在完成学校任务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学科教学的研修。学校里没有教研活动,我就跨校、跨区去“蹭课”,那阵子,听课评课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在一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拿出了初生牛犊的勇气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教学生知识之前,教师应当先思考学生为什么学,再根据分析‘为什么学’来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专家的肯定,让我稍稍找回了一点自信。在另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对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提出质疑后再次亮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上选取的实例应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但执教教师有他自己的理解,我们各持己见,居然在众目睽睽下争辩起来……教研时刻,大家总是那么忘我、那么纯粹,学术的争辩没有谁对谁错,都是在为自己的思想发声,也许这就是专业精神吧。连续几次的研讨发言引起了市教研室领导的关注,他说:“你这个小老师挺能说的,下次就去听你的课。”就这样,我被“点”上了公开课的舞台,也在不断地“听、评、议”中渐渐崭露头角。
  磨课赛课
   第一次上公开课,就是市级的,我必须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我找语文教师润色课堂语言,请父母做学生听我试教,对着镜子练仪态表情,站在空无一人的机房反复走课堂教学流程……课上,我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小学音乐课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深化艺术形态的感悟,这也正符合“课标”中提到的跨界思维和课程整合。耳目一新的课堂呈现给听课专家和教师留下了良好印象,我也在此次展示课上萌生了“技术与文化融合,打造情景课堂”的教学理念,并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中想到的“情景教学”》发表在《中小学电脑报》上。
   此后,我踏上了一条专业技能竞赛之路:先后参加了徐州市中小学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大赛以及区级、市级信息技术评优课比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2005年暑假,我被选派参加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但这一次我仅得了二等奖。我意识到,教师的成长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中实现的。于是,我开始学着做教科研,试图用教科研的力量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先后主持研究了省、市级立项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素材的有效选用与合理设计的研究”“STEAM教育视野下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小学创客教育SPOC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等,还试着让千字文变成“铅字文”发表在杂志上。我满腔热情地徜徉在一轮又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幸福的课堂上。
  2008年,我再次代表徐州市参加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并获一等奖。这次我执教的《初识Power Point》,依然采用融合语文教学内容的形式,以再读古诗《望庐山瀑布》为例,启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把想象的美变为直观的美,读懂古诗的意境与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湛美妙。这次的赛课让我对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新感悟:小学信息技术课往往过分强调技能的传授与运用,课堂上大多呈现理性思考、注重逻辑思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和渗透。其实,没有文化和情感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技术+文化+情感”的融合共生,才是支撑学生生长的自然态势。
   自此,我提出了“融合共生”教学主张,这次课堂教学竞赛也成为我日后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我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规划。
  农村支教
   支教,是我从刚踏进师范学校大门那天起就一直渴求的。2009年,徐州市教育局开始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校长终于把这次机会留给了我,临走时反复叮嘱:“村小条件不好,一定注意安全。”只记得当时的我激动不已,连声道谢。支教的日子过得很缓慢,仿佛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都有凝固的可能。学校没有信息技术教师,更谈不上什么信息化教育,支教期间,我为当地教师带去信息化教学的新思路,教他们利用微课、互联网等手段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并普及共享,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将农村孩子的学习带入到信息化课堂特有的互动与趣味中,真正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实现偏远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支教的一年,让我懂得了坚持——坚持用最醇厚的情怀和专心的对待,守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坚持把细小的改变和成长带给别人,也带给自己;坚持用教育的力量为孩子插上希望的翅膀,引领他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坚持让生活在阴暗潮湿中的苔花,也有牡丹花开般的绚丽多姿。
  相遇导师
   后来,我调入了徐州市青年路小学,这使我的专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青年路小学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电化教育,经历了“电化教育”到“信息化教育”再到“智慧教育”的发展历程,更在“九五”到“十三五”期间通过课题引领,持续开展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研究。来到这所学校,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学校的发展,是在“技术”的不断更新中被赋予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不断积淀、前进和提升。
   在青年路小学,我遇见了老一辈的信息化教育专家张尔栋校长,他是享受國务院津贴的江苏省特级教师,现年78岁的他还经常来校与教师们交流,常告诫我们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适度超前”的思想。看了他亲自撰写的3万字的《青小电教发展史》,我深切地意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追逐时代精神和更新技术的意识,要有技术始终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情怀,要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
   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我还遇见了现任青年路小学校长刘婷,并加入了“刘婷名师工作室”。刘婷校长是江苏省科学学科特级教师,她善于用思想引领学校的专业共同体建设,她鼓励大家开展指向融合、指向思维的项目化深度学习研究。她说科学和技术是不分家的,希望我有“做一个全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她为我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心,手把手地引领我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给予我成长的动力和平台,用她博大的教育情怀倾心指导我不断寻找教育实践的新坐标,为我的教育理想插上了新羽翼。
   在“刘婷名师工作室”学习工作期间,刘婷校长带领我进行了“工具撬动,思维进阶”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进程中,还就我提出的“融合共生”的教学主张进行了细致的论证。刘校长指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又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新维度,学校教育应聚焦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开放智慧的“思维课堂”,“用智慧点燃智慧”,实施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渐行渐悟:学习信息技术是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根基和目的,具体课堂呈现形式是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引发相关经验和认知冲突;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无论是问题还是任务,是算法还是程序,都将包裹在一起作为支架递给学生,支架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使学生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思维的进阶。为了有新的突破,我把常规课当成公开课对待,刘校长则经常帮我邀请省市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信息技术学科特级教师、名师等来指导把脉,听课研讨,帮助我梳理有思想性的教学主张体系,力求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不断的淬炼中,我最终形成了更加成熟稳定的教学主张:“融合共生,思维课堂”。我也在刘婷校长的引领中有了更深的领悟:优秀的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思想”为自身学科、自身专业发展做最好的诠释。
   2016年,我被推荐参加“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高级研修班”学习。一年的学习时间里,我对自己提出的教学主张进行了更多的课堂实践验证和理论沉淀。我多次被派往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参加分享交流活动。在“特后班”的结业会上,我作为学员代表执教了《机器人的传感器》一课,并作《工具撬动,思维呈现》的专题汇报。
   回顾近20年的教育之旅,我在懵懂中相遇各种比赛;在憧憬中追随一位又一位校长、特级教师、专家导师,感受着他们给予我的时时鞭策和鼓励;在历练中与一群志趣相投的同行和谐融洽地交流,共同探求学科领域的困惑和发展方向。我将带着执着的信念和激情,不忘初心,努力攀行,用思想推动梦想,为我的教育事业做出最长情的坚守,带着无限期望与憧憬,做一个新时代的追梦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8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