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笔画的小楷题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代画坛,中国工笔画面背负着继承与创新的使命。中国工笔画以形、线、渲染为基础,小楷书法在用笔和线条节奏表现上和工笔画有着先天的契合感。本文希望对工笔画与小楷书法相同性的探究,为当今工笔画的发展找到一条合理的道路。
  关键词:小楷书法;工笔画;探究
  1 小楷书法的书写形式与审美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字形的发展已经具备楷书的基本形态,虽然点画之间保留着汉隶的一些基本特点,唐楷典范式的风貌已是呼之欲出。至唐,楷书的风貌已完全发展成熟,往下的宋元明清时期,楷书在既定的大范式下以不同形式运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当楷书形成之时,它速度运用到人们的日常书写当中,而小楷更是其中运用范围最广的一类。小楷字形偏小,大至两到三厘米,小则更有蝇头小楷之称。小楷笔法轻灵,细硬显秀美,整体严整方正而又能展现空灵之感。小楷书法这种精致严谨,质朴简明,平和自然的审美属性,与工笔画有很大相同之处。在工笔画中,画家往往还以小楷题款,书法线条与画面的勾勒线条协调统一。
  书法在历代不同时期所崇尚的审美倾向不同,而楷书追求方正平直,结体严谨,笔画精良的审美没变,在字体形态、笔画形态和笔画几何位置上,都有严格的呼应、协调及对比关系。而在书写小楷时,要求更甚之,整齐挺拔、生动有致、灵活多变,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使其字字珠玑,畅快淋漓,神采飞扬。小楷在发展过程中,早期比较严谨、雄健、平正,中期显得端庄、厚实,到了后期加入行书笔法,在点画用笔显得更随意而显得豪纵意气,而现代的小楷书雅致中又有衣中刚劲的豪气。
  2 工笔画的特色
  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从发展雏形慢慢走向成熟。“尽其精微”是工笔画的一个追求目标,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是“形”,注重细节的刻画处理,对物象更加写实。线条是工笔画的根本,线条的质量直接影响画面的好坏。小楷书法运用在工笔画中,达到一种“以线立形”的效果。在五代、两宋均开设画院,此间工笔画创作达到高峰,而赵佶把绘画中的勾线技法融入书法之中,开 创了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中国书法讲究藏锋内敛,而赵佶的瘦金体挺进犀利、锋芒毕露。赵孟頫评价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瘦金体吸收前人书法的精华,并揉进了工笔画的勾线技法,运笔灵动而快捷,而笔迹显得瘦劲。尤其是宋徽宗在工笔画上的题字都采用瘦金书,将瘦金书与工笔画完美结合,瘦硬的书法风格与工笔画相映生辉。
  工笔画的笔法精谨细腻。如《牡丹图》采用小楷书法在画面中呈现出猫眼的“竖线”。又如五代的画家黄筌,他的花卉翎毛,工细逼真,苍鹰如真物来袭。工笔画在唐代盛行开来。不仅因为画技法成熟,而且改进了绘画的材料。尤其是绢料的改善,推动了工笔画的发展。如米芾的《画史》:“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工笔画的工序先画好稿本,并反复地修改。然后,覆上含有胶矾的宣纸或者绢,并用狼毫的笔勾勒出图案,然后敷色,并一层一层渲染在画布,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工笔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独特风格,例如,以线为造型,要求是工整与细致,采用中锋笔,保持了线条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在工笔画从构图、线描、设色到细部的处理都有平面感、装饰性。装饰性来源传统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物象,采用提炼、夸张、创造的手法达到艺术美感。
  3 工笔画以线立骨的绘画特征
  “有巧密而精细者”,这是工笔画的基本要求。采用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的形式可表现出来。而小楷书法与工笔画有异曲同工之意。工笔画写实,外形大概相似,注重意境。如在唐代的王维创水墨画中,尚意轻形,题材由人物转为描写大自然,大致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因而,画法就有工笔和写意之分。人物画由来已久,尤其在晋代时期,有顾陆展和张均,而唐代的阎立本以画历代帝王像为主,画法精致,上色浓重,除了人物衣饰细节表现外,更突出性格的特点。之后还有吴道子和韩干,以及周昉均都有极高造诣。而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如五代的黄荃,钩花之后填色,富丽工巧。而徐熙独创的没骨画法,不用勾出轮廓,直接用色彩渲染出物象的形和神,表达细致,清新脱俗。由于画法比较简单,主要采用写意的画法,因此,影响比较深远。
  《双喜图》是北宋画家崔白的代表作,崔白作画多用古法,骨法奇古,笔具天机,工写结合,用笔疏放灵活。图中所绘坡草、翠竹,随风摇曳,而又秀劲挺拔,难道不是书法用线之功吗?荆棘利刺,古木槎栎,土坡率意,兔鹊工细,都得力于书法点画之丰富。
  在绘画理论上,元代赵孟頫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入画加强其艺术表现力,有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虽然多指写意画,但看他的工笔画,如《浴马图》中的人物鞍马,坡石景物的勾勒,《幽篁戴胜图》中的竹枝竹叶,禽鸟用笔,多与他的小楷书法用笔相同。
  传统工笔画与小楷书法结合,追求用笔生动、渲染层次丰富、形象细腻而逼真。不断加以创新,才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工笔画与小楷书法以细致入微的笔法,明快沉着的色调,具有东方意韵的笔触,工整细腻,抒写性并富有诗意的风格,表现在形与神、心与物、形式与内容的相互统一,在绘画上体现为虚、静、柔、淡、逸的审美情趣。以线造型为工笔画的骨干。明代画家边景昭的《三友百禽图》中,所绘禽鸟及松竹梅石,也无不体现出书法用线。那灵动的竹枝,不正是小楷的横划,竹叶不正如撇捺,更如松针、梅枝、鸟喙、丝毛皆是点画也。近代画家齐白石,善画工笔草虫,虽极其精微,但细观仍是笔笔写出。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采用中锋笔的较多。大多以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为主,具有强烈的中国民族审美情趣。尤其是宋代的李公麟采用白描画法,笔法细致,又有小楷书法的飘逸华丽特色。
  4 结语
  小楷书法具有精致、隽永的艺术特点,在一撇一捺之中都要比其他字体更为谨慎、精细。与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对比结合,两者具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书画同源,是人们对中国画公认一致的觀点,工笔画虽无写意画用笔丰富、肆意,然同样也不可不重之,一幅好的工笔画,单就线稿就要让人产生笔画审美的愉悦,传统线描就有十八描,是由传统人物画的勾勒形成的不同风格而成的总结,每一种都不失其神韵和风采,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与和谐,体现了中国画线条的丰富表现力。无论哪种线条,都要求作者对毛笔要有绝对的把控。现今作工笔者甚多,然而多半道出家,绘画功底欠佳,又无书法基础,甚者执笔都不会,一味描其自然,反复堆积制作,以为新意,然细观之,除却颜色,画面不立,线条轻浮死板,软弱无力。工笔画以线为形之骨,而要有好的线,必要有好的书法功力,自古以来,名家名作,无不体现如此,欲使工笔画作品线条变化丰富,提高线条的表现力,或挺拔刚健,或婀娜多姿,或刚柔相济,或苍茫浑厚……书法不可不学,结合工笔画的特点,学习小楷正是重要的捷径。
  参考文献:
  [1] 刘临.取精用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白立献.历代小楷精选[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8.
  [3] 王荷.肌理在工笔画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3).
  [4] 袁牧.试论笔墨的肌理与肌理的笔墨[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02).
  [5] 陈洪绶(明).陈洪绶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6] 高居翰(美).山外山[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 沃尔夫林(瑞士).艺术风格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 张小鹭.现代重彩画技法[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9] 于非闇.于非闇工笔花鸟画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10] 姚舜熙.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 杜哲森.元代绘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邓彬(1972—),男,广西百色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2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