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来自心海的流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谦

  【真题展播】
  1.那段路,我不是一个人在走
  2.谁说
  要求:
  (1)选择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真题解读】
  这是2013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作文题,本考区今年中考作文题,较之以往,形式上没有变化,仍为选题作文,即“命题+半命题”形式。
  题目1是命题作文,审题不难。“那段路”既可以实指脚下的路,也可以虚指一段时间或成长的路、助人的路等。“我不是一个人在走”,就要写出另外一个人或几个人。审清题意不难,并不意味着好写,因为本题很容易“撞车”或落入俗套,如:学前的路,有父母陪我们走;小学、初中的路,有父母、老师和同学陪伴着走。如此想来,岂不千篇一律了吗?因此,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角度,独辟蹊径,写出有特色的文章来。
  题目2是半命题作文,写作自由度较大,根据掌握的素材去补题。若从学生方面取材,就可以补题为“谁说差生无优点”;从老师方面取材,可补题为“谁说师道无尊严”;从家长方面取材,可补题为“谁说爸爸不是朋友”;从古诗方面取材可补题为“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总之,作者写作时应从角度新、开口小、材料熟等方面思考,尽量多补出几个题目来,供自己比较选择,这样成功几率会大些。
  【金题链接】
  我心中的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师点睛】
  结合2013年的考题,我预测2014年考题仍然紧紧贴近学生“自我”来命题,而且半命题的趋势较为明显,这也是我们应该反复练习的题目类型。
  写好半命题作文要过两关:审清题,补好题。
  如何审清题?
  “我”规定了写作视角,必须写“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绝不可以写成“我们”、“他们”等。再看题目中另一个关键词语“心中的”,此词语有赞美之意,因为留存心中的,一定是在自己的意识里占有地位的,如果是一闪而过的,心中就不会打下烙印,也没有书写成文的必要。所以,可以从题目中得到以下信息:本作文主要围绕作者内心深处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事件来写。
  如何补好题?
  我们可以补充人物,如父母、老师、同学;可以补充事物,如大山、河水、草木等;也可以补充抽象事物,如梦想、2014、翅膀等;甚至还可以补充自己的想象,如未来、诺贝尔文学奖、太空之旅等等。
  总之,对于本题,考生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在填补词语时,要反复思考,找出最有特色、最拿手、最吸引人的那个来写。
  【精选时文】
  我心中的光
  这是一家资产过亿的集团企业。在采访集团董事长时,我发现他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只伤痕累累、锈迹斑驳的手电筒。董事长手抚着手电筒,讲起了一段往事。
  那时,高董事长还是小高,在一个国营工厂里做政工干部。5年时间,他亲眼目睹了这个工厂是如何从兴盛一步步走向衰败的。无论如何,他没有想到终于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会登上下岗职工的名单。看着那血红的纸上乌黑的名字,他头晕目眩,跌跌撞撞地回到家。
  很长时间他都不敢出门,不找工作,也不与朋友联系。家庭的重担骤然压在妻子身上。妻子在郊区的市场上有一个摊位,丈夫下岗以后,她把摊位收回来自己经营,每天起早贪黑地打理生意。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片荒地,没有人家,没有路灯,只有一趟半个小时一班的公共汽车。那天晚上,妻子给他打电话,自己没有赶上最后一班车,让他去接。
  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晚上。他费力地蹬着自行车,妻子坐在前面的大梁上,给他打着手电筒。夜,漆黑一片,路,磕磕绊绊。妻子一只手压在他的手上,一只手擎着那只斑驳的手电筒。“你还是出去做点事吧?”妻子试探着问。他不语,像以前一样。车子一晃,手电筒灭了,两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你要干什么?”他恼怒地问。妻子站起身,打开手电筒,幽幽地说:“天这么大这么黑,而手电筒就这么一点亮,但只要它开着,我们看见的就只有光――你可不能让我跟孩子走一辈子黑路啊!”
  这句话在他的心里激荡了好几圈,狠狠地撞击着他。他扶起自行车,把妻子搂在怀里……
  高董事长说,妻子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出了车祸,遗像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底下,天天看着自己。她就像那只手电筒,是自己永远的爱、心中永远的光。
  【时文小评】
  “我”心中的“光”,既指手电筒的光,也指妻子对他的鼓励和期望。黑夜里,手电筒那一点微弱的光,会给人以希望、激励、方向,让人们摸索着前行,直至走到天明。试想,如果连这一点光都没有,黑暗中的人该往哪个方向走,他有信心走出“黑夜”吗。处在困境中的高董事长,正因为有了妻子在黑暗中几句鼓励的话,他心中有了光,于是他经过拼搏走出了黑夜,走向了光明。他说妻子“就像那只手电筒,是自己永远的爱,是心中永远的光”。这是他的肺腑之言,更是点睛之笔!
  文章感情真挚,扣住了“心中的光”,写得很有深度。
  我心中的黄河
  尚渤然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河,我爱家乡的浑河,更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小时候,黄河就是那首古诗。
  “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妈妈问我。
  “今天的任务是什么?”我有些迷糊地说。   妈妈瞪着眼睛说:“你忘了?背《登鹳雀楼》!”
  “啊,会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全对,去玩一会吧,我去做饭。”“妈,黄河真是黄色的吗,咱家这有黄河吗?”“咱东北没有黄河,等你考上大学,自己去看吧!”
  从此,黄河在我心中悄悄地打下了烙印。
  上学后,黄河在我心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因为,我一遍遍地读着这个关于黄河的神话故事。传说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后来,舜任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改鲧的“围”、“堵”、“障”为“疏川导滞”,就是利用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趋势,顺势把堵塞的河道疏通,并把河水引入河道,然后引河入海。大禹也因此被称为“神禹”。黄河身为华夏母亲河,一定充满了传奇色彩,它太伟大了!
  现在,黄河就是那歌曲。初中,我学习了《黄河颂》。我被那歌声震撼:“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这时,我虽然没见黄河,但已感受到了它雄浑的气势、奔放的热情,看到了黄河对中华儿女的震撼力和感召力!黄河,已在我心中奔涌出激情的浪花!
  黄河,我心中的河!我从古诗、传说和歌声中认识了你,我相信,我一定能亲眼目睹你的风采!
  【点评】
  角度独特。写黄河,对一个生活在东北、没见过黄河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作者选择了古诗、传说和歌曲三个角度来写黄河,内容集中明确,黄河的形象历历在目。
  结构精美。首句概括段落内容,总领全段;尾句小结感受,回应题目。三个段落,长短适度,排布整齐,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使文章富有节奏美。
  我心中的浑河
  高靖媛
  一切都在发光。玻璃制的建筑在发光,渡船的甲板在发光,而最耀眼的,还是远处美丽的浑河。盛夏,我来到了沈阳人民的母亲河――浑河岸边,开始一次畅游之旅。
  我登上渡船,顿感一片清凉,微风拂过,暑气全消。船开动了,我们在浑河柔软的皮肤上慢慢地行进。向船两边看去,船身泛起了层层浪花。一朵朵小浪花你追我赶,相互推搡,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目光向远处投射,在耀眼的阳光下,浑河宽阔的河面波光粼粼,恰似一匹长长的绿绸,被无数双手用力抖动着,与广阔的蓝天相映成趣。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游船已驶过浑河大桥。令我奇怪的是,在大桥的不远处还有一段残破的小桥,似乎与周围的景色不太相配。导游介绍后我们才得知,这座断桥是古老的浑河桥,邓小平、刘少奇等人都踏上过,为了留作纪念,在浑河桥改建时专门保留了一段。
  不断行进,我的目光不甘于停留在美丽的水面上,又向两岸延伸――只见排排绿树洒下浓浓的阴影,几只悠闲的小狗在林荫小路上欢快地追赶戏闹。再向远看,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显示出沈阳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久居闹市的人们悠闲地享受着美丽的河景……
  沿途绕过一座“如意岛”,岛上放养着的野鸭野鹅给浑河增添了生机。河边戏水的游人在浑河的流淌中播撒着欢乐。
  富民桥、长青桥,一座接着一座,美丽的浑河就在条条彩带的圈围下,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听导游说,古时的浑河是沈阳交通运输的黄金水道,它不仅滋润了两岸大地,还担负着沈阳发展的重任,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
  恋恋不舍地离开浑河,从此,浑河已然成了我心中的河!
  【点评】
  感情真挚。作者对浑河不乏赞美之意,表达真挚,毫不矫揉造作。移步换景,情景交融,每一笔都紧扣“心中的”,一切都是有感而发。
  语言流畅。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好的语言才能表达出你的心中之“意”。本文的语言,顺畅、自然、精美,读来如行云流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345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