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近些年许多农村父母选择进城务工,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随着留守儿童数目不断增加,相关问题逐渐显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基于湖北省竹山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留守儿童在情绪管理、社交焦虑及孤独感方面存在显著问题,为此,从家庭教育、校园氛围、社会风气等方面提出具可行性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1-0075-02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出行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迅猛推动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而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但受户籍制度、教育住房等原因的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连续三个月以上将子女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老人或其他亲属照料的适龄儿童少年。2016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发现,截至目前,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相较2016年摸底排查工作的902万人下降了22.7%[1]。尽管数据有所改观,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亲情缺失、教育不足、行为失范等问题仍不容忽视,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包括情绪不稳定、孤独感强、自卑敏感等问题。周宗奎等在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品行和情绪感受上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2]。胡义秋等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特别是低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3]。任宁等在研究中表明,留守儿童的总体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且存在年纪差异[4]。有鉴于此,本研究拟选取湖北省竹山县部分地区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发现问题,立足当地发展特色,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的三家儿童托管中心为主要调查地点,对205名留守儿童发放问卷并回收,共收回201份,有效率为98%;年龄为9—15岁。具体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心理测试问卷和数据分析工具参考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5]。该表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问卷结构,结合临床与实践经验,通过专家指导与预实验,最终确定了24个反映儿童心理过程和特征的条目。各条目按得分情况划分为,1和7属于疾病状态,2和6属于亚健康状态,3—5为健康状态。
本次调查选取情绪反应和焦虑体验条目进行分析研究,情绪反应条目下,得分为1和7的共有57人,2和6为24人,表明该检测中处于健康状态的留守儿童仅占一半,平均得分2.995;焦虑体验下,疾病状态共22人,亚健康状态为47人,平均得分3.687。从统计结果中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在情绪管理能力与焦虑体验上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情绪敏感、适应环境能力弱、面对困难容易焦虑。
(三)研究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向留守儿童发放问卷,由班主任向儿童说明填写规范与流程后,采用统一指南进行填写说明,现场独立完成后统一收回。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
留守儿童们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若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社会知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些孩子在思想发展与心理成熟时期产生异常,也有孩子变得坚韧勇敢、有担当。本研究着重探讨前者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亲情陪伴的不充分、心理教育的不重视、帮扶制度的不完善都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呈现出显著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家庭层面
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抚养,父母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缺乏勇气、面对困难时感到无助、有心事时无人倾诉。而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与焦虑、敏感、自卑的状态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会使留守儿童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形成散漫的学习习惯,甚至过早辍学去打工。留守儿童家庭除了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外,更存在生理需求不及时满足的问题,农村环境下的低社会地位导致父母即使在外务工,也无法为子女提供同城市孩子相同的辅助条件,更不用说社会支持与时代意识,这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资源上落后于城市儿童,更在心理健康问题上表现得比非留守儿童突出。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农村儿童们学习、生活、玩耍的集聚地,也是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在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部分农村教师仅仅看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同时家校之间缺乏直接有效的沟通,导致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不对称,即家长不能及时获取子女的在校状态、学习情况、情绪反应,而教师对学生也没有充分的了解,不清楚学生的日常喜好、知识结构和性格特征等。因此,留守儿童即便表露出心理健康状况异常问题,也难以被教师与家长发现,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对儿童自身及其家庭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制度层面
留守儿童的滞留归根于城乡经济不平衡,父母为抚养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而选择外出务工。研究显示,在经济资本方面,城市儿童最高,其次为流动儿童,而农村留守儿童则位于最低端;在人力资本方面,城市儿童最高,其次为流动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同样处于最低端[6]。面对这种不平衡状态,现在仍缺少针对性的策略,包括对教育资源、物质资源、娱乐资源的整合与应用,部分农村地区儿童仍无法享受到与时代匹配的资源条件。 三、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竹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部分留守儿童在情绪管理、焦虑反应等方面已经存在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都给予关注,根据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建立一套可实施性强的应对策略。
(一)父母应加强对子女情绪的关心
家庭成员的缺失很大程度造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常,因此,帮助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首先需要父母及其他亲人加强自身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满足子女的生活需求,更应注意到他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强化他们在子女监护与教育方面的职责;同时,父母也应增加回家的频率,与他们互动交流,减轻留守儿童们的心理负担,缓和情绪焦虑、敏感孤独等问题。
(二)学校应加深对学生心理的关注
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督促教师自觉树立起平等公正的教学理念,不能对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加以歧视,而应对该部分儿童给予更多精神层面的关注,帮助他们在校园学习、同伴交往过程中树立坚强、独立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校更应与儿童父母保持定期联系,将孩子的情况及时反馈,达到“家校合作”的模式。对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保持“早发现,早干预”的态度,争取在问题初期克服。同时,建议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聘用专业人员定期对所有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帮助孩子们学会倾诉与交流。
(三)社会应加大对儿童生活的关爱
社会力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巨大潜在力量,但目前这部分力量在参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面还不够深入[7]。首先,政府应出台符合当地形势的法律法规,在保证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适当补助。其次,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应将目光投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多组织活动与他们交流,缓解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同时,公共媒体应履行自己的职能,通过宣传平台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真实的展现给大众,倡导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Z].2018-10-30.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3] 胡义秋,朱翠英.不同学龄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167(1):105-110.
[4] 任宁,沈莉.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754-756.
[5] 程灶火.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5-18.
[6] 申继亮,刘霞,赵景欣,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1):108-116.
[7] 李俊鹏,曾炜珊,谢琼,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J].南方论刊,2018,(1):36-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3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