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羌族村寨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羌族文化重构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使众多羌族村寨遭受严重破坏。在羌族村寨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出现了四种重建模式和五种建筑类型,分别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羌族村寨的文化重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负面影响乃至严重破坏。在未来的灾后村寨重建工作中应重视村寨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克服重居住功能而忽视文化功能的倾向,做好规划设计,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羌族;村寨重建;文化重构;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TU09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09)03-0111-04
  
  羌族主要聚居区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县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地质地貌、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众多羌寨被毁或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巨大,使羌族文化损失严重。作为历史遗存的羌族村寨,由于受建筑抗震需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村寨自然环境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通过灾后重建恢复原状,与羌族村寨紧密关联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自然生态的修复相对较为容易,而作为灾后文化重构重要内容的羌族村寨重建则更为复杂和困难,因为村寨重建并非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居住建筑的重建,更是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复杂文化工程。在羌族村寨的灾后重建中,呈现出多种村寨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这些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于当地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正在产生重要影响。
  
  一、羌族村寨灾后重建中的几种模式和建筑类型
  
  根据对灾区羌族村寨重建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羌族地区村寨重建由于受地震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文化保护、发展旅游业、改善村寨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几种不同重建模式。灾后村寨重建包括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下发指导性建筑设计图纸和规范指导村寨重建、由乡村基层政府组织在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统一规划重建、由对口援建方统一规划援建、民间援助机构提供建筑方案及部分资金援建、当地居民自主自建等几种重建方式,由于人们对羌族建筑文化、羌族村寨建筑在羌族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作用、羌族社会和文化发展与现代化的关系等许多问题理解不同,由此产生了多种具有不同风貌的建筑类型。这些不同的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于当地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地羌族文化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经初步梳理,大体可分为四种重建模式五种建筑类型,现分述如下。
  
  (一)羌族村寨灾后重建的四种模式
  
  1.原址原貌恢复重建
  地震中,部分羌族村寨的建筑虽受到了严重损毁,但由于原有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村寨基本布局未发生明显改变,村寨建筑受损虽然严重但未受毁灭性破坏,加之原有建筑密度不高、原址重建受场地制约小,村寨建筑可以分别利用原有建筑基础和材料恢复重建、加固修复、局部拆除修复,因而整个村寨的农房重建基本上是在村寨原址、利用原有建筑基础及旧建筑材料并就地取材补充部分相同建筑材料、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和结构布局的恢复重建。经重建后的村寨,建筑风貌、景观环境未发生明显改变。代表性村寨如黄泥夯土建筑村寨汶川县威州镇高山羌寨布瓦村,石砌碉房村寨理县桃坪羌寨、理县蒲溪乡高山羌寨休溪村,木结构吊脚楼建筑羌寨北川县青片乡五龙寨和神树林寨等。
  
  2.原址或就近选址按羌族传统建筑风貌重建
  地震中,部份羌族村寨建筑损毁严重,必须拆除重建。受村寨建设用地、保护羌族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传统居住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地羌族群众利用从废墟中清理出来的部分建筑材料或购买部分现代建材,采用传统泥石墙体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加传统石砌墙体结构、外观风貌和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基本遵循传统,在房屋原址或村寨内外另行选址重建。部分村寨因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大,村寨被迫整体或分散到附近地区安置重建。经重建后的村寨,除被废弃的部分受损严重的建筑外,重建的建筑在建筑风貌、景观环境上基本与原村寨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保持协调。代表性村寨如茂县牟托寨、黑虎寨、理县桃坪乡佳山寨和若达寨、集体就近搬迁到佳山下部安置重建的桃坪乡东山村等。
  
  3.原址或就近按新规划设计新建
  地震中,部分羌族村寨建筑被毁或严重受损,村寨需要全部或大部分重建。根据村寨建设用地情况,在原址或就近选址进行规划、或民间自由调节土地进行重建。此类村寨的灾后重建,多由地方乡村基层政府组织在征求当地村民对新居建筑的设计意见后,分别由工程建设承包方按统一规划设计施工,或由对口援建方在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基础上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或由当地村民共同商议从政府提供的建筑设计方案图纸中选择一种方案自行施工建设。受设计者及普通羌族群众对羌族建筑文化、建筑功能布局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关系、如何发展文化旅游、如何在建筑上处理好文化保护与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等问题理解的影响,经重建后的村寨在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上呈现多种状况:
  一是村寨重建农房建筑在风貌上多为1-3层现代混凝土框架砖墙体结构涂料外墙或局部石墙体平顶建筑、屋顶加具有羌族建筑特点的尖角装饰,内部功能和布局为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而做了相应改变,如成都至九寨沟干线公路沿线岷江上游汶川、茂县境内的许多村寨。
  二是村寨部分受损农房建筑基本按当地传统建筑风貌修复或重建,部分农房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石墙体或下部石墙体上部砖墙体结构、平顶或人字坡瓦屋顶、单体或连排重建,内部功能和布局为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而做了相应改变,如汶川县索桥村、乐善村、克枯村、茂县白水寨、吉鱼寨等。
  三是村寨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建设,新村寨在外观风貌环境上得到美化,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砖墙体外表贴石材的平顶建筑,外观风貌既具有羌族传统石碉房建筑风貌又体现出时尚,内部建筑功能布局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及发展旅游食宿接待,如北川县新建的吉纳羌寨。
  四是重建的新村寨外部景观环境较之原有村寨发生巨大变化,在原村寨附近另行选址建设的连排分布、单层平顶联建小户型(每户仅50余平方米)混凝土砖墙建筑,与当地原村寨的环境风貌和建筑风貌差异巨大,建筑内部功能布局既不能适应传统生活需要也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如在地震中被毁的汶川县著名高山羌寨萝卜寨。
  
  4.就近或异地搬迁统一规划设计新建
  部分羌族村寨因当地自然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导致原来的羌寨已经不适宜继续居住,村寨整体异地搬迁。新村寨经征求搬迁村寨群众的意见,由援建方或迁入地建设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建成的新村寨在环境景观和建筑风貌上呈现三种状况:
  一是新村寨采用新型轻钢梁架、人字坡屋顶蓝色彩钢瓦、下部石墙体、上部免拆模板网填充墙水泥墙面生态房结构,建筑成本较低、美观时尚、抗震性强,建筑风貌因建筑材料原因及多为 四户联栋建筑而与当地传统羌族建筑风貌存在较大差异,建筑功能及其布局同于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普通居民住宅楼,如茂县杨柳村。
  二是新村寨因迁入地为内地汉族聚居区,统一规划重建的羌族村寨建筑采取与其他汉族灾民安置点建筑风貌大体协调的川西民居加大玻璃窗、外部墙体局部贴片石装饰的新式民居建筑,外部美观时尚,内部功能及其布局适应现代生活及开展旅游食宿接待,如异地迁入邛崃市南宝山茶场的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和跨坡村夕格寨。
  三是新村寨采用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仿照内地乡镇现代普通2层民居楼房连栋成排修建,房顶及外墙加具有一定羌族建筑文化特点的尖角及局部贴片石装饰,村寨环境及建筑风貌与现代城镇一致,建筑功能及其布局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如迁移到茂县牟托村岷江西岸河谷台地上安置重建的茂县苏村、爬川村。
  
  (二)五种建筑类型
  
  1.传统型建筑:包括羌族传统的石砌碉房、黄泥夯土碉房、木质梁架石墙体瓦房、木质吊脚楼四种。此类建筑因为是按受损建筑原貌恢复或基本按原貌复建,建筑风貌、室内功能及其布局与原建筑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
  
  2.传统风貌新碉房建筑:以北川县吉纳羌寨为代表,外观风貌仿传统石砌碉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墙体外表贴浅青灰色文化石修建,内部功能和布局按照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和旅游食宿接待需要建设,底层置客厅、客房、电气燃料厨房、卫生间、二楼卧室和客房。
  
  3.现代“新碉房”建筑:此类建筑在岷江上游河谷公路干线沿线随处可见,外观风貌以平面呈长方形和近方形、高1-3层的单户或连户平顶建筑为主,房顶上加砌仿部分羌族地区碉房顶部供奉白石神的尖角状房顶角,外墙用白色或浅黄色等涂料墙面,部分房屋外墙上部用红色彩绘一周雷文等装饰纹饰,内部功能和布局按照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建设,仿现代城镇民居或商住建筑设置客厅或商铺、卧室、客房、厨房、卫生间等。
  
  4.轻钢梁架生态房建筑:此类建筑目前在茂县杨柳村试点,正待推广。建筑皆3层楼房,多数为四户连栋、少数为单户及双拼建筑。建筑结构以现代新型轻钢建筑材料构建梁架,以免拆模板网和当地石、木、黄泥及少量混凝土、砖等修砌墙体,以蓝色玻璃彩钢瓦搭建人字坡屋顶及二层檐。建筑平面布局,底层2厅(客厅、餐厅)1厨1卫,二层2室1厅1卫,三层1室l厅,内置楼梯间。
  
  5.川西民居建筑:此类建筑以邛崃市南宝山茶场修建的汶川龙溪乡直台村、跨坡村夕格寨3个羌族移民安置点为代表。因安置点地处川西汉族聚居区,当地民居建筑风貌属川西民居,安置点所在的南宝山茶场同时安置有大批来自青川等地震灾区的汉族移民,3个羌族移民安置点中有1个安置点为汉、羌移民杂居安置点,加之当地气候雨量充沛,因而建筑采用以人字形坡屋顶的3层川西民居风貌为基调,结合居住采光、审美和发展旅游食宿接待的需要及羌族石墙体建筑风格,采用大玻璃窗、外墙局部贴彩色瓷砖或石材、青灰色琉璃瓦屋面,使建筑外观显得美观时尚。建筑内部功能和布局根据人口数的相应户型面积安排,底层客厅、厨房、卫生间及卧室,二层及三层为卧室、休闲厅、卫生间、阳台。
  
  二、羌族村寨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羌寨文化重构的影响分析
  
  由上文,羌族村寨灾后重建大体分为四种重建模式和五种建筑类型,这些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目前正在对羌族村寨文化的重构产生重要影响。
  在四种重建模式中,第一种原址原貌恢复重建模式,因未改变当地村寨的原有村寨环境景观和建筑风貌、建筑功能及其布局,对于当地村寨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使当地羌族村寨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得到了有效恢复,促进了羌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第二种原址或就近选址按羌族传统建筑风貌重建模式,因重建的村寨在建筑风貌、景观环境上保持了与原村寨的基本协调,建筑功能和布局基本遵循传统,不会对当地村寨羌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明显影响。此二种重建模式对当地羌族村寨的文化重构,在恢复传统、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方面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种模式从总体上看,除以吉纳羌寨为代表的模式由于较好地处理了当地文化传统与生活现代化及与羌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使村寨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美誉度得到提升,对促进当地羌族文化的重建、经济和文化发展、社区秩序的重构皆具有积极作用外,其余模式因建筑风貌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村寨建筑及其环境的传统民族文化氛围和美誉度,建筑功能及其布局的现代化导致相关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传统为了适应新的建筑功能和布局,已经停止或将停止使用、传承,从而将导致相关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传统逐渐改变和消失,因而该种模式对当地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总体上看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尤其是以汶川萝卜寨为代表的模式,由于在村寨建筑风貌、景观环境较之原来的村寨改变巨大,新建筑的建筑功能和布局既不能适应传统生活需要又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新村寨占用了当地最好的大片高产耕地,而新村寨又缺乏发展旅游业的文化吸引力和民居食宿接待功能与空间,其对当地羌族文化将产生巨大而长远的破坏性影响。第四种就近或异地搬迁统一规划设计新建模式,由于忽略了羌族建筑与一系列羌族非物质文化的内在依存关系,改变了羌族村寨固有的传统建筑风貌和建筑功能及其布局,导致与建筑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中断,将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此二种模式对当地羌族村寨的文化重构,总体上看负面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五种建筑类型,除第一种传统型建筑对于保存当地村寨羌族建筑文化、促进羌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外,其余四种建筑类型因建筑功能和布局为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及发展旅游食宿接待的现代建筑,不仅导致当地羌族村寨建筑的文化变异,更导致当地羌族一系列与建筑紧密关联的非物质文化传统传承中断,加速当地羌族文化的变异和消失,给当地羌族村寨的文化重构造成长久而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传统的羌族碉房建筑,客厅火塘是各种家庭保护神灵的聚集中心和家庭日常室内活动的中心区,房顶平台是家庭成员向自然神灵祭祀祈福的神坛区和晒粮、挑花刺绣等的生产劳动区和家庭成员集体活动区,建筑功能和布局的改变必然导致有关的系列生产、生活及信仰习俗被迫中断传承,从而导致文化变异及消亡。但是,第二种建筑类型和第四种建筑类型,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羌族传统建筑风貌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同时具有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和发展旅游业的明显优势,在羌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差的地区使用,则不失为一种具有文化创新性的优秀现代羌式建筑。
  
  三、结 语
  
  羌族建筑是羌族村寨的代表性物质文化遗存和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载体,在羌族村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文化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灾后羌族村寨的重建,对于羌族文化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对于村寨建筑风貌、建筑功能及其布局在村寨文化构建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大量的建筑在设计上明显呈现出重居住功能而忽视文化功能的倾向,导致灾后重建的大量村寨建筑不利于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当地村寨灾后民族文化的重构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未来村寨灾后重建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克服重居住功能而忽视文化功能的倾向,根据当地村寨的文化状况因地制宜地做好规划设计,切实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特别鸣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徐学书研究员提供部份调查资料并给予悉心指导,在此深表谢意。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汶川地震灾区羌寨重建与羌族文化重构研究”(项目编号:09CMZ018)阶段
  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喇明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27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