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社会情绪疏导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发展,利益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舆论场中的价值观念冲突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公众的消极情绪,为社会管理埋下了隐患。从心理需求层面分析,积极理顺社会情绪,把握社会舆论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社会情绪、理顺社会管理体系,也有助于全面提升民众的政治素养和社会管理参与水平。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情绪;舆情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76-02
人的内在需求和社会情绪是紧密相连的,这对政治活动也有巨大影响。本文以社会管理为视角,深入分析人的需求层次与社会情绪间的内在联系,为管理者疏导社会情绪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心理需求层次和社会情绪维度
(一)生理需求与生活满意度
众所周知,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成员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初步判断,代表着人的原始需求。在社会学领域,基层民众的生理需求被满足程度,对社会情绪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术界,基层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又可分为两种:一般需求满意度和社会需求满意度。所谓一般需求满意度,主要是指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被满足程度;所谓社会需求满意度,是指人对公共服务环境的感受,比如环境是否公平,服务是否高效,权益是否得以保障等。
(二)安全需求与社会安全感
安全需求也是人的本能需求。如今,我国基层民众的安全需求大致包含人身、食品、信息、环境等方面。如果这些方面缺失,就造成民众缺少安全感,进而引发社会恐慌等情绪蔓延。社会安全感反映了基层民众对安全与否的集体认识,这种情绪具有集体特征,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情况下,社会安全感突出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基层民众维权意识和社会现实的矛盾,群众的安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了非理性情绪蔓延,最终形成群体性事件。二是基层社会民众心理失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不同群体间需求差异,突出表现为极端的物质和金钱需求。
(三)社交需求与社会信任度
社交需求是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坐标。当生理、安全需求得以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上升到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的民众社交需求满意度处于低位,普遍表现为社会规则失灵,民众信任度偏低等,公权力在这一方面还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尊重需求与社会公平感
尊重需求是一个较高层次的需求,在这一层面社会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情绪。一般来说,尊重需求基于社会成员的公共活动及情感互动,是社会个体理想信念、价值标准以及社会情绪的集中宣泄和体现。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必要基础,也是尊重需求得以实现的前提。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日益显现,民众公平感缺失导致突发事件屡屡发生,社会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尊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舆论场中情绪化严重,这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五)自我实现需求与社会共识度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个体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能、独特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体验。社会共识度是左右群体性社会行为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一定时期影响社会活动的关键要素。当前,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兴起,网络将民众情绪无限放大,在社会层面普遍表现为共识度降低,信仰缺失,一些观点相互矛盾等混乱现象,加之一些极端主义思想打着“自我实现”的旗号宣扬极端个人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约束,在不同社會阶层间煽风点火制造对立情绪,严重破坏了社会共识度,助推负面情绪蔓延,导致基层民众价值判断上出现扭曲现象。
二、社会情绪的风险体现及成因
(一)价值观:社会共识模糊
价值观是人内心深处的一把尺子,它是指引个人行动的“总阀门”。一旦人的价值观念出现迷失、社会信仰缺失,就会导致个人态度迷茫,行为失范。在一些舆情事件中,由于民众价值观迷失造成的社会共识度降低问题屡见不鲜,一些价值混乱、观点偏激问题屡屡发生,一些嘲讽弱者、弱肉强食、审美变审丑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情绪泛滥后成为社会普遍情绪,实质上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公信力:群体猜疑固化
政府的公信力不仅关系到各级政府的自身形象,还关系到政府政策措施的权威性。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官民对立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公信力完全丧失,使得个别事件成为导火索,一些基层民众借机进行情绪宣泄,表达对政府的不信任和不满。政府形象不佳再加上一些错误的做法,进一步刺激了基层民众的对抗思维升级,加深了隔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众思想多元体现出两种倾向:一是一些群众面对利益差距,难以克服自身环境产生的非理性情绪,各方信任度降低,共识度降低,陷入恶性循环困境。二是社会舆论对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泛化讨论,个别人借此攻击我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进一步加深了基础民众的不信任感。
(三)获得感:社会治理滞后
在社会转型中,一般很容易形成矛盾、冲突尖锐现象,一些群体由于利益受损,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怨愤。如果管理者没有积极化解各方矛盾,就可能导致冲突爆发。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个别现象,导致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助长了负面心理的发展。此外,合理的民意诉求渠道尚未建立,社会情绪引导缺失,造成社会压力无法有效释放,在舆论场中反向情绪弥漫。
(四)阶层化:圈群意识失衡
当前,新媒体在舆论引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些具体舆情事件中,群众的思维定式和群体印象不佳,造成了民众情绪异化,呈现出鲜明群体特征。当前盛行的一些圈群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个体情绪传染给整个群体,通过情绪传播强化了阶层群体的判断认知,进而构成群体事件隐忧。一旦冲突发生,势必对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形成极大伤害,并对事件形成的向心力构成毁灭性打击。
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社会情绪疏导路径 (一)保障民生诉求,“点对点”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各阶层社会矛盾多是不同的利益诉求造成的,社会民众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不满情绪无处发泄,社会共识度降低,造成一些利益纷争频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阶层必须从切实保障基层民生的基本需求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理顺管理体制,化解矛盾焦点,彻底解决突出问题。一是善于观察分析判断,深入基层,切实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自我需求,结合实际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有效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化解由于利益矛盾产生的怨恨情绪,进一步增加社会共识度。二是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立足于基层实际有效解决,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合理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和利益关系,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基层群众自我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同心同向,实现共同发展。三是牢牢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优先解决群众的基本需求,如就业、医疗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教育和引导等方式理顺民众情绪,将各类突出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创新工作方法,“背靠背”完善治理
全方位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尤其是大力实施社会心理辅导以及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基层民众认识自身诉求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形成社会共识度,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一是突破原有的社会认知及情绪引导模式,善于借鉴新型群众引导方式和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模式,把关系群众、服务群众视为第一位工作,借助各种手段把服务延伸到基层,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社会情绪疏导,释放民众内心的压力和不安情绪。二是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各类群众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以发展的眼光,用大量事实来化解基层群众的片面认识,化解他们的心头疑虑。三是高度重视个案引导和情绪化解关注,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提前预判基层民众的普遍认知和心理诉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政策措施,化被动应付为主动作为,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共识度奠定基础。
(三)壮大主流舆论,“心连心”理性互动
在社会管理中,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要想让管理者和基层民众实现“心连心”,就要充分壯大主流舆论的声音,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及传统媒体,在重大、敏感、热点问题上及时有效发声,主动进行社会舆论引导,理顺民众情绪,引导民众朝着争取的意识方向去思考。一是做好各类媒体的融合发展,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优势和新媒体的快捷迅速特点,实现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加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力,实现各层次舆论的健康协调发展。二是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引导民众情绪合理宣泄,要精心找到群众利益和政府管理直接的共同点,引导基层群众和各级政府实现“共鸣”,从而有效掌握舆情走势和引导的主动权。三是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舆论阵地,要进一步引导民众进行理性思考,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用客观的标准来分析评判我们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趋势。四是以培育提升社会共识度为核心目标,推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构建,有利于不良情绪的合理疏导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四)完善治理体制,“片连片”疏解情绪
引导情绪是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推动当前社会各阶层的情绪、舆论,有助于发展力量“片连片”整合。一是进一步拓宽民情诉求宣泄渠道,建立科学顺畅的沟通互动交流机制。二是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民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渠道和途径,建立现代信息基层上的群众工作架构,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群众工作体制机制。三是有效改进现行的群众工作机制,积极做好社会焦点、主要矛盾的化解工作,合理满足群众诉求并进行思想疏导工作。四是有效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引导他们表达诉求的理想化合法化,为他们构建一个表达自我、情感宣泄的空间。五是进一步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担当各级党委、政府和民众进行紧密沟通联系的桥梁,引导各方顺畅交流。
(五)培育文明风尚,“网联网”正本清源
在当前自媒体时代,作为社会管理者,必须进一步推动“网联网”正本清源,借助互联网工具弘扬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壮大主流声音,有效抵消化解一些杂音,引导基层民众实现心理平衡。一是打造和谐文化,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整合以及创新发展,积极培育群众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二是打造防御之盾,借助现代网络通信的优势,切实加强对群众的关怀和引导,以增进基层利益为基础,有效提升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是打造精神支柱,通过大众化的、健康向上的心理导向,提高基层民众的道德认知能力和社会识别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全面客观分析社会各类现象。只有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效化解社会转型中的不良情绪,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粱樱.心理健康的社会学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1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