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彤

  摘要:《梅花三弄》这首由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主要以钢琴演奏基本技巧为基础,通过借鉴和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产生音色的联想,巧妙的运用指尖,指腹,手臂的控制来模仿古琴不同的音色,把蕴含在作品中的民族音乐风格和韵味表现出来,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演奏技法 音色 意境
  
  《梅花三弄》是我国一首古老的琴曲,旋律优美古朴,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子借物抒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耐寒,傲骨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了中国古代文人超脱尘世,孤芳自赏的思想情感。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于1972年受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的启发,将其改编为一首古朴雅致的钢琴独奏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词里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高贵意境。改编后,曲子不但保留了古琴曲清雅幽远的意境,保持了民族的调式和风格,而且还运用丰富的织体以及和声上的优势,发挥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成为民族钢琴作品库里璀璨的明珠。
  钢琴源于欧洲,靠榔头击弦发声,其发音直接,音色明亮结实,讲究声音的颗粒性,更长于制造辉煌的快速音流和厚重的和弦音块。从钢琴弹奏的原理上看,钢琴是键盘乐器,因此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和所长。弹跳音、弹连奏就特别能显示钢琴的优势,也就是说,钢琴的音符在被演奏后,我们不会对这个音有任何的作为,而古琴的琴韵就在音后表现的最为丰富。因此,如何用钢琴来表现古琴的韵味,是演奏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器乐是以旋律为主的,所以以单音营造出了丰富的音色内涵。而钢琴发音则主要囿于触键所发之力度变化、触键所施之速度变化的范围。这种差别造成了中国钢琴改编曲演奏中的特殊触键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建立在钢琴弹奏的基础触键方法之上,即手指的支撑传力和手腕、手臂、肘乃至全身的综合运用,吸收借鉴中国乐器一些奏法,创造出的具有“民族器乐音色”的触键方法。在《梅花三弄》这首作品中为了更好的模仿古琴音色,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变手指的触键部位。从用指尖触键到用指腹部位触键,指面平坦会形成一种受力的缓冲,从而对音质产生影响,使声音柔润。弹奏时指腹触键动作要缓慢、柔和,弹出第二个音后才放掉第一个音,同时注意手臂力量的横向移动,减少垂直方向用力,这样才能使琴锤敲击琴弦得到缓冲,使声音柔和、圆润,每一变化层次都可以产生细微的音色变化,因为手指越立起,琴键受力越直接,音色越明亮。如:作品的引子部分。这部分古琴谱是用散音演奏,钢琴谱则运用左右手倚音八度的手法来模仿低沉、宽广的古琴“勾弦”奏法。弹奏时应避免紧张,音符一带而过,手指触键要慢,声音不能散,要形成音色的宽音域,指尖应紧贴键面,使用牢固的指尖,使音色集中到一点,弱而不虚。同时“运气”往前送,制造出幕夜晚钟的悠远音响效果,尽量达到“神似”。
  2.改变手指的触键高度。一般来说,触键时指尖触键之前与键盘的高度落差越大,触键速度越快,触键时的力度也就越大,弹奏的音量也就越大。反之,如果触键之前指尖与琴键的距离越近,甚至没有距离,指尖是贴着键盘的,触键时的力度就自然会相应变小,弹奏的音量当然也就越小,如果同时还放慢触键时的速度,则弹奏出的音量会变得更为微弱乃至于无。掌握了这一点,提高手指触键加快下键的速度就能 能获得有晶莹剔透的颗粒性音色效果,这有利于演奏作品中的十一连音,十二连音,六连音等。如:作品的86小节,92小节,120-132小节的左手部分音调三次上行,三次被叹下,左手的分解琶音更为激动,弹奏时,左手的六连音,七连音注意节奏的平稳和音流的流畅,指尖需要快速离键。最后一句几乎横扫钢琴键盘的琶音华彩乐句要弹得辉煌流利。
  3.改变手指的触键速度。在钢琴演奏中,手指触键速度的改变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一般来说,指尖触键速度越慢,弹奏的声音越柔和,越深沉,如果手指在触键后继续保留在琴键上的话,能给听众造成一种连绵不断的延长效果,极大地弥补了钢琴作为击弦乐器在表达歌唱性弦律上的不足之处。慢速触键的弹奏方式可以根据作品的音乐需要来决定具体的方式方法,如果音乐作品需要把音色表现得连绵,悠长,深沉而富有歌唱性,可以尝试在弹奏时把手指高高地抬起,再缓缓地落下的慢速触键方式。在这里,抬指的动作不是可有可无的,有了这个动作才可能有缓缓落下的触键方式带来的非常深沉的音色效果。缓慢的触键速度是创造柔和歌唱性声音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触键速度影响着声音的强弱,触键速度越快声音越强,反之则越弱。另一方面,触键速度还影响着声音的明暗、刚柔等。慢速触键适用于作品中全部的梅花主题
  4.改变指尖的坚度。从相对放松的指尖到相对牢固的指尖,每一层变化也都可以改变键盘动作速度和击弦速度,对声音的变化产生影响。在 114小节,梅花的主题再次出现。调式由以前的F宫转为E宫,主题需要用牢固的指尖塑造出灵动的气息;在147-148小节要注意力度p到f的转换,其后右手围绕左手,在高低音区进行两次对答,应把握好乐句的语气,高音区用牢固的指尖,演绎出纤细而干净的音响。放松的手指可以弹奏曲区中温婉、绵长的音色效果,如230小节开始的结束段落
  5.改变触键的用力形式。钢琴触键的用力形式一般包括:垂直方向用力和水平方向用力。垂直方向的用力,主要是依靠手臂来带动整个手掌和手指以适合的角度接触键盘,。使手臂的力量放到指尖,尤其是在弹奏大和弦时,这种大角度的触键尤其显得丰满,厚实,深沉,和声音响集中的音色,在作品的华彩段落都需要这样技法,来达到辉煌的效果。如177-180小节用大和弦的紧张度加切分节奏,抬起手臂,运用垂直向下的方式,将力量送到牢固的指尖,力量逐步递增,180小节的左手后两个十六分音符,不要太急,稳步推向更热烈的下一个场面204-216。水平方向的用力形式触键, 使旋律连贯柔,使一种可以使琴键以一种缓冲的方式受力。 如228小节和结束句的和弦弹奏。
  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主要是模仿古琴的音色,古琴的音量较小,风格古朴,低音区音色低沉,浑厚,苍茫,余音延长不断;高音区,音色圆润而清亮,富有力度而又悠扬,极富穿透力。王建中先生改编的钢琴曲《梅花三弄》,在追求民族风格和模仿民族乐器音响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以追求新的钢琴音乐民族风格和音乐效果。在演奏该作品时,演奏者必然要在形成与发展于西洋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更适于表现中国艺术风格、感情发展的手法与技巧,要在熟练掌握西方钢琴演奏的基础上理解并结合古琴的演奏方法,发掘民族意味,才能以韵传神,将曲子完美的表达出来,才能使得钢琴改编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旭著.钢琴弹奏音色论[J].钢琴艺术,1996(6)
  [2]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赵晓声.双琴记:古琴与钢琴的随想[J].钢琴艺术,2001(3)
  [4]魏严格.论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J].中国音乐学1992(3)
  [5]钱永利.古琴音色散论[J].音乐探索[J]. 1998(4)
  作者:
  王彤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5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