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8年7月5日,由文牧野导演的处女作《我不是药神》上映,它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走向大众的视野,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该电影自上映以后,票房一路飙升,上映第1天豆瓣16万人评论,首映9.0分创造了国产院线评分成绩的最高纪录,上映三天后票房高達10亿,总票房达30.75亿。本文主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电影《我不是药神》进行分析,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期对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我不是药神》;使用与满足;受众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094-03
由徐峥、周一围、王传君等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自上映以来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票房屡破新高。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但《我不是药神》的出现却成为了2018年电影圈的一个奇迹,朋友圈、微博等都不难见到对于此电影的高度评价,一些主流媒体也对其进行宣传报道。《我不是药神》成为2018年的电影佳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角度出发,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和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根据 “使用与满足” 理论, 受众选择接触媒介都是基于自己一定的需求或某种愿望,当媒介能够满足这种特定的需求时,受众便会主动去接触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提出,他的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将受众对媒介的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并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之前,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主要以传播主体为对象,自该理论提出之后学者们将研究对象转移至受众身上,通过探究受众在使用媒介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在受众心理与行为上的效用。
根据 D. 麦奎尔和布姆勒等人通过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调查,把受众观看电视的动机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转移和消遣逃避或感情释放;2.人际关系,电视可以代替社会交往,为个人提供陪伴;3.个人身份,将电视中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参照,探索现实,强化既有价值观;4.环境守望,获得新闻和信息[1]。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得到的满足对电影《我不是药神》进行分析解读。
二、《我不是药神》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一)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引发情感共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电影来满足自己的这种精神需求,从而去寻求情感上的共鸣。纵观当下,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影视作品良莠不齐,一些极具商业色彩、脱离社会现实的口水片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电影《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通过对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物的刻画,揭示了最为真实的人性,极具现实主义人文关怀。影片围绕“以人为本”的创作思路,在塑造底层英雄的同时又聚焦了白血病患者群体的生存困境,彰显出强烈的悲悯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讨论且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利用面对至亲至爱在病魔面前且无力负担医治的“无力感”,表达出了人性上的无奈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痛点,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该部影片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是社会中各阶层各类型的人,有小商贩、打工者、牧师、警察、夜店舞女和一群患白血病的病人。其中程勇是一个卖印度神油的小商贩,人生失意,为了钱走上贩卖假药这条路,由于警方对走私药的严查,他及时收手,用卖药挣的钱开了一家工厂,人生开始走向正途。但在程勇看到有太多的病人因为无钱买高价药而丧命时,他决定不惜冒着进监狱的危险再次“重走”卖药这条路,甚至在仿制药涨价之后自己贴钱也坚持以最初最便宜的价格将药物卖给病人。程勇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是唯利是图的。但是即便如此,在面对生命时,他的良知和他内心对于白血病患者的大爱以及他的善良拯救了众人,做了不平凡的事。影片人物所展现的人性的伟大光辉,让观众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
再比如:影片的其他人物。黄毛他得知自己患病,从老家跑出来自生自灭,他把抢来的药分给其他病人吃,为了保护程勇被卡车撞飞;吕受益,不想让家庭再被自己所拖累,不想让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受苦,不想死却最终选择自杀;思慧独自抚养女儿,为了让女儿活下来去夜场做舞女;牧师为了帮助病人与贩卖假药分子争辩;曹警官面对一群病人高喊时的那一声“放人”,他们的一系列行为对人性的善良、人性的美做了很好的诠释。
电影的价值之一就是对社会和历史的一种再现和反映,从而产生一种映射和关照,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对于人性的表达与受众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给予了受众精神的满足与灵魂的享受,因此影片也获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
(二) 满足受众环境监测的需求,引发现实思考
环境监测是指受众通过观看电影《我不是药神》能够了解到真实的社会现实。D.麦奎尔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把电视节目“环境监测”效用看作是信息监测时对观众心理、生理产生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不仅通过报纸这一大众媒介来了解身边的社会,还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电影作品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作品,相较于报纸和广播来说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他的论著《电影的本性》中阐述了他对电影的本性的理解,即“真实”。对于受众而言,导演的责任就是去满足受众对于现实生活的缺陷,去还原受众在生活中所无法涉及的真实的社会,揭示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引发受众对于现实的思考。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恰好满足了受众环境监测的需求,为受众提供了观看现实社会的窗口。影片故事的发生地设定在传说中的“魔都”,但我们所观看到的并非是张爱玲所描写的苍凉华丽,更不是《小时代》电影中所展现的镀金奢华。受众所看到的不过是遍地污迹的弄巷、逼仄狭窄的民居、分外無力的生与格外局促的死,片中的人物衣饰灰头土脸、餐饮粗劣、眼神里透露着对生存的渴望。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一片繁华景象,影片中对于场景的描述正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真实景象。
该影片的主题更是涉及文艺工作者们所避而不谈的现实问题:法理与人情的冲突,法律应该为人民服务,但同时法律也要捍卫药品创作者的权利。例如影片中,曹警官对局长说,“我们这样做等于是断了病人的活路,这个案子真的不好办”。局长回答说:“法大于情的事情你见的还少吗,我们作为执法者就应该站在法律这一边”。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更是将法与情的这种冲突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影片还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比如: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立法是否存在缺憾,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等的问题。电影的尾声当警察曹斌面对一屋子的病人时,一位老妇人满含泪水的说:“我病了三年,四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你就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不吃药,我们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只想活着”。通过这样一个细节,观众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而这些问题并非一部电影所能解决。优秀的文艺作品永远都不是给社会问题开出药方而是通过作品诉诸于人的情感,激发出人性中善良而美好的一面,继而建设更美好的社会。
反观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很少有像《我不是药神》这样触及现实,引起共鸣的作品,它取材于社会问题,走现实主义风格,充满希望和人性的力量;它满怀对生命的的敬畏,描写了慢粒白血病人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社会中的最底层,他们身处生命的困境并且身上所散发的那种对于生命的渴望,温暖而又有力量。该影片不仅留下了欢笑与眼泪,留下更多的是关于社会现实的思考。
(三) 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提高社会认同感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新鲜的事物越能够刺激人内心的满足感,引起人们的注意。受众通过观看《我不是药神》能够获知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信息,感知社会状况的变化,更加方便与他人进行交流,不会因为信息滞后而落后于他人。
首先从电影题材本身来讲,药神取材于现实生活,相比于其他电影的题材,现实主义题材本身能够吸引受众,带给观众心理上的新鲜感和满足感;其次,这部电影是一部医学文化与法律相结合的电影,通过这部电影受众了解到社会中原来有这么多人会因为慢粒白血病而去世。此外受众也能够通过电影了解到这部电影的原型“陆勇事件”,以及我国医药制度改革的进程。陆勇自己身患慢粒白血病,2.35万元的抗癌药陆勇吃了两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印度仿制药与正版药同效,病友们开始找他代购仿制药,2013年陆勇因销售假药罪被逮捕,上千名白血病患者自发在网上联名申诉。此事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陆勇被无罪释放,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意见稿》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2017年2月慢粒白血病的主要药物格列宁被纳入医保,药品的价格有所下调;2018年中国医药19个省市相继将格列宁纳入医保,中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物实施零关税。至2018年慢粒白血病人存活率也从2002年的百分之三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五。《我不是药神》上映之际,有关部门已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另外,《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凭借真实的故事情节,以及角色的感情流露获得一致好评。当身边的朋友都在关注讨论这部电影时,没看过电影的人自然也将无法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一种不合群的社交体验,久而久之容易被孤立。根据社会心理学家阿西的群体压力研究,人们为了避免被孤立的恐惧会产生趋同的心理。所以观看这部电影的受众会获得最新的信息,与群体会有相同的关注话题,从而会获得来自群体和社会的认同。
三、结 语
通过对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该部电影在精神层面、环境监测、求知、社会认同等方面都给予了受众满足感。剧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矛盾冲突与笑点和泪点的把控上都做到了极致,剧情符合本土受众的情感诉求,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电影所表现的人性的光辉,所传递的价值观启迪了更多的人进行自我反省,对自身行为进行修正。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并非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在市场语境下,受众能否得到满足是文艺作品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面对这种情况,在电影创作时一方面要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坚持以受众为本。其次对于电影作品本身而言,要坚持内容为王。在电影题材选择上要从社会现实出发,紧扣时代主题,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相结合,以戏剧故事触动观众的心理,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达到人性上的共鸣;另外电影作品要弥补现实主义的空缺,增加人文思想的内涵,满足受众精神世界的需求。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不是要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喜好,而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创作出受众满意而又具有精神内核的高质量影片。
参考文献:
[1]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2.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尹欣.浅析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成功要素[J].电影文学,2018(12).
[4] 徐兆寿.色相世界、表达快感与精神超越——电影《我不是药神》观感[J].中国文艺评论,2018(10).
[5] 顾煜新,王立智.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主旋律电影的传播——以《红海行动》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4).
[6] 刘子晨.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小成本电影的走红[J].新闻传播,2013(7).
[7] 郭雯.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粉丝电影”的走红现象[J].新闻传播,2018(5).
[8] 李博.从《我不是药神》看现实主义电影[J].戏剧之家,2019(3).
[责任编辑:武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13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