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会孩子欣赏音乐,应该比教会孩子唱几首歌更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孩子处在变声期,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喜欢欣赏课,爱上欣赏课。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课;情景创设
  一、欣赏音乐创设情境很重要
  “创设情境”就是设置与乐曲情绪及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样,例如,在欣赏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时,老师可以通过讲作曲家的故事、播放波西米亚优美的风光录像,让孩子们去体会作曲家作此曲时的心境,让孩子很快就能与作曲家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欣赏一些乐曲时也可以用光线、挂图片,甚至可以在教室環境布置上做文章。
  通过老师语言的引导,激发起学生欣赏乐曲的欲望,并打好与乐曲情绪产生共鸣的感情基础。老师的语言应用力求确切、简洁。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不可不讲,但又不能多讲,因为音乐是不可用语言来代替的。只有当学生不满足老师对乐曲的介绍而产生一定要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急切欲望时,欣赏教学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遵循音乐艺术的特点——多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果要让学生欣赏一首乐曲,听一遍是不够的,至少2——3遍。欣赏乐曲时的“听”,就是通过听某首乐曲,听出情,情投入。每一遍的听,老师要有不同的要求,老师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欣赏内容的理解程度。
  音乐老师的欣赏提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面部表情与动作的。对于一些结构较复杂的曲目,教师可在第一遍欣赏之后对乐曲作补充性的解说,并随之让学生重听全曲或分段欣赏。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听乐曲反应冷漠,甚至在听完之后有大失所望的感觉,那就势必会使欣赏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尽力帮助学生,使他们通过欣赏乐曲能进入音乐情境。
  三、欣赏音乐,让学生领悟音乐表现手法
  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了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对乐曲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可以有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分析的内容可包含乐曲的主题思想、乐曲的结构、乐曲的风格、乐曲的速度与力度,以及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来确定分析的角度和深度。采用边分析边逐段细听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做便于保持学生已经产生的特定情绪,并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主动地去探究乐曲的内涵。让孩子理解一些音乐的表现手法,也是教给孩子欣赏音乐的一种能力,只是老师要掌握好这个“度”,教给孩子欣赏音乐的方法,让孩子终身受益。
  四、教会孩子欣赏美、创造美
  当学生听懂了某首乐曲,不等于此次欣赏教学目标就可以“划句号”了,教师应适时地启发学生创造。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创造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欣赏完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后,让孩子们分小组创编一曲踢踏舞节奏,然后小组设计动作表演。有时还可以让他们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所听到的音乐;用简易乐器富有表情地演奏乐曲的主题;根据乐曲主题习作简单的变奏谱;绘出简单的图画,表现乐曲的基本情绪和基本内容等。所有这些创造活动都必须要“动情”。教师应努力启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音乐欣赏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亚. 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M].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8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