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荆轲刺秦王》课本剧编演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经历和情感体验丰富起来,使之对社会和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在进行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组织了一个课上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就文中荆轲行刺秦王,即“轲既取图奉之”到“秦王目眩良久”这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片段化模拟再现,扮演荆轲和秦王这两个人物,进行一场搏斗。在此之前,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一系列动词:荆轲用“取—发—把—持—揕”等动作,表现他想抓住时机刺杀秦王的果断;而毫无准备的秦王则用“惊—起—拔—操”等动作,来表现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来临时的反应。通过动作对比,演绎出当时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课堂气氛很热烈,每名学生都很入境。几个小组表演后,他们仿佛或是英雄虎胆的荆轲,或是威风凛凛的秦王,观看的学生则变成了殿上惊愕的群臣,纷纷发出“王负剑!王负剑”的呼声。表演结束后,有学生当堂向我提出,是否可以将文中其他地方也进行改编?我决定趁热打铁,告诉他们可以,接下来的课堂交给大家,但是需要注意相关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习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下课以后,有几名学生找到我,表示想尝试将《荆轲刺秦王》进行全文改编,但是,对礼仪、语言等方面把握不好,希望得到帮助。利用课余时间,我给他们讲解课本剧的相关知识:课本剧的概念、特点、格式,并指导学生通过导、选、读、编、演、评等六个步骤,对课文进行编演。
  一导。正确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排好课本剧的信心。在课堂上,学生觉得角色扮演很有意思,但不知道,如果将一整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会涉及相当多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在准备期间就打退堂鼓,产生畏惧思想。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好疏导。
  二选。选出全文感情最充沛或者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抓住不同角色的特点,鲜活地演绎才能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道具可以动手制作,
  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动手能力。
  三读。需要利用手边的工具书通读全文。本文是节选,只截取了矛盾较为突出的段落。学生可以阅读《战国策》第91章燕策三,对删减的原文进行自主学习。全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把握故事整体的情节,如兵临城下之际太子丹等人的惊慌失措。
  四编。为了剧情的发展,需要将缺失的内容编写完整。学生在编写课本剧时,存在单纯照抄原文,复制完对话就无话可说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告诉他们有时候作者会省略一些内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之补充完好。
  五演。将不同人物的性格、语气、动作表演出来,不要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把握文中人物出现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语调有何不同等。尤其要注意秦国时期的礼仪,像立容、坐容、行禮等,绝不能简单地走过场。
  六评。课本剧演出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点评。将表演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当之处说出来,向学生提出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
  讲过基本的步骤后,几个学生开始为表演课本剧做准备。上课之前,我心中有些忐忑不安,这样的放手会不会使课堂乱作一团?没想到,学生自主设计台词,加上与之配合的动作。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衔接做得非常好,甚至加入了自己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比如荆轲向太子提及田光先生已死的悲哀,补充了课本上所缺的前因——田光先生将荆轲举荐给太子丹。再如众人易水送别之际,诗词的增加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令人垂泪。还有,荆轲、秦舞阳面见秦王之际,课文中有一连串动作描写,其中“轲既取图奉之”的“奉”,学生表演时,注意了秦代的行礼,将身子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十分恭敬地用手捧着。更特别的是,“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这是一种词义的转移,而不是不紧不慢的走,学生表现得惟妙惟肖。
  表演的学生全神贯注,观看的学生聚精会神,连我自己都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剧终之时,班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观看的学生踊跃发言,各自谈论内心的感受,甚至好几个学生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陶行知的话语在这一刻响彻心扉,一堂课上得生动又有序,大家都觉得文言文的学习不那么生涩,因为我们为它孕育出了情感。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彼此之间相互沟通,刻苦练习,才会有最后的默契配合,使荆轲这一英雄形象在课堂上熠熠生辉。一堂非常规的语文课,为什么会激发出学生如此浓厚的学习兴趣?
  首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动力。每个人都有一个演员梦,渴望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用表演的形式,使学生把抽象、难懂的文言文字转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课本活起来。通过课本剧的演出,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主动从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死记硬背”变成“活学活用”。
  其次,没有思考,就没有创造力。通过学习《荆轲刺秦王》,学生体察作品人物的性格特点,编排出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台词,以干净利落的动作、生动的表情再现了那一幕幕的传奇历史。同时,学生大胆尝试,将身边的废旧纸箱加以利用,变废为宝,亲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道具:匕首、长剑、首级箱、药囊等。既丰富了课本剧的内容,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将审美融入骨髓,将文化继续传承。
  第三,没有沟通,就没有协作力。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协作的快乐。由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协作潜能。在这一过程中,使他们感受到什么是语言的魅力,增强了沟通能力;什么是合作的可贵,凝聚了团队精神。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想要更好地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大家以沟通为基础,团队为中心,协作为桥梁,实践为根本。
  教育学家于漪曾说:“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声波的消逝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萌芽、开花,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因为演,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开拓了创造思维,培养了组织能力,丰富了校园生活。可以说,这节课后,我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对文言文背诵不那么排斥。当然,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要勇于乘着新课改的浪潮前行,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不断发现和解决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封丘一中新校区(453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8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