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习小组的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解放教师的身心,优化教学实效性奠定基础。初中历史学科,其知识面大多为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还课堂于学生,让他们在相互合作、彼此互助中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对合作学习中的一些个性化问题要做充分的评估和引导,从而发挥出每一个学生主体性作用,真正促进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自我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 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057
初中历史教学正持续进行教学改革,试图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模式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因此,教师需紧扣教材,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其中,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能够深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学习模式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形式,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学形式要丰富,激发兴趣
历史知识离学生过于久远,如果光靠教师来描述、解说,整个过程会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等因素,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交流,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视频授课、学习小组竞赛、历史知识辩论赛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或者走进博物馆现场讲课等。下面,以《三国鼎立》这一课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视频教学,即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后,再提问导入新课。比如,三国鼎立,指的是哪三国?你知道三国时期的哪些历史人物吗?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发言欲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ppt,演绎出“东汉末年的混战”的局面,让学习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甚至可以让各学习小组成员讲三国的故事,丰富课堂内容。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可以持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可以让课堂充满了新鲜感,可以促使学生想到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二、学生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单元,学习小组优劣直接影响该小组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注意几点:一是四至六人为一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热情,以及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调控力。二是每个小组要有组长及记录员。組长负责学习任务的分配及组织成员进行合作学习。记录员负责整理小组各成员的观点,以及成员表现。三是学习小组成员以“优中差”进行组合,从而实现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促进的作用。下面,以《动荡的春秋时期》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各学习小组进行探讨、思考。比如,导入环节,教师以《一鸣惊人》与《楚王问鼎》这两则故事导入新课。并且让各学习小组思考:为何春秋时期楚庄王对周天子如此无礼,而周天子却无可奈何。各学习小组经过组内讨论后得出结论,并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各学习小组的观点进行对比,最终,得出答案,即天子势弱,诸侯势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案例分析题,让各小组去思考问题。比如,西周时期,周天子享九鼎,诸侯享七鼎,为何到了春秋时期,郑庄公不顾规矩,享受九鼎呢?而且一些诸侯也随之效仿。针对这个问题,各学习小组成员迅速地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将学生的想法记录,最终形成一个结论,即西周的分封、宗法制、礼乐制度等全部瓦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有了深度的合作交流,可以充分地交流、学习观点。因此,学生的科学分组以及学习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是确保学习任务有效开展、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基础。
三、教学要制定目标,明确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将知识点转化为问题,供各学习小组进行思考。教师对于问题的创设,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各学习小组的成员的学习过程不出现偏差。学习小组的成员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还要注意层次性,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与能力相匹配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创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解读。下面,以《秦统一中国》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统一中国的人物、时间以及秦始皇一统中国的目的、措施和影响等内容。在这个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要将问题具体化。比如,①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等。②秦始皇是如何确立中央集权制度?③秦国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问题有内在的联系的,都是围绕秦统一中国这个主题来创设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秦灭六国形势图、秦朝疆域图,以及思考秦灭六国背景,进而探讨出秦灭六国的意义。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需要教师通过创设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与讨论,从而掌握教学的重难点,最终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一个健全的个体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其巧妙融入,不留痕迹,从而在点滴之间实现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渗透,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同样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不仅挖掘学生的主体功能,更优化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娜."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文信息,2018,(11):109.
[2]尹昕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002):P.66-67.
[3]黎华连.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7,(34):101-101.
[4]冯惠斌.浅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J].才智,2017,(19):11.
[5]程双芬.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中国科技投资,2017,(12):3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7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