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喜迎问题 巧设情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爱芳

  摘 要:《纲要》强调“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积极有效地利用幼儿自身及环境资源,在充满问题的情境中多引导、多提问、多思考、多讨论、多交流,能较好地培养幼儿遇事多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相应地增强幼儿自信心、责任感及对生活积极的态度。
   关键词:问题情境;幼儿;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62-02
   现实忧虑:
   1.家庭因素:如今的家庭多为“六加一”的恒温、封闭结构模式,家庭成员对孩子往往宠爱有加、代办过多。孩子在长辈预设好的温厢软阁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缺乏独立性、责任感,依赖性强,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困难,只会哭鼻子、找大人、耍性子,缺乏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教师困惑:幼儿园是家长的服务机构,服务、安全是幼儿园的生存保障线。虽然《纲要》一再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但面对眼前三、四十个古灵精怪、状况不断的幼儿,老师不得不为了幼儿园的声誉、自己的饭碗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哪里有火扑向哪里,为的是将问题和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可 “负责”的老师扑灭的也许正是一团智慧的火花,丢失的是三、四十个教育同盟和良好的教育契机。
   作者倡议: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幼儿是通过问题进行学习的,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教师的工作并非传授信息,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将知识置于某种条件中,发现和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幼儿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必然的联系,让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我们不仅要有效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还要刻意“制造”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推理、论断、实践、验证,在思考中成长、在辨析中沟通、在矛盾中进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信、自立、自强。
   推荐做法:
   一、利用、诱发问题情境,突现问题
   好奇好问是幼儿突出的特点,在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交往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中随时会爆发出一些令孩子新奇的问题。如:为什么吃饭的时候用调羹很方便、可吃面条用调羹却很不方便呢?为什么两组孩子比赛跑步两次的结果各不相同呢?到底怎样才能比出输赢?怎么样可以反败为胜呢?角色区里的妈妈和姐姐老为争抱娃娃而吵闹不休,能不能试着自己解决?区角结束时地上总有些瓶瓶罐罐、纸屑材料,能不能自己收拾?怎么样会让自己组更快收拾好呢等等都是包含着“问题”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只要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就可以很好地选择利用平时孩子们经常遇到的或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以深入和突现。
   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是思考的起始点。我发觉自己经常是利用以下几种方法设置问题、重现问题的:
   1、语言点拨:如我发现最近教室的桌椅老是弯七竖八地,孩子们走路极不方便,可是没有人主动摆正的时候,我会说:“今天教室里的桌子椅子怎么了?你们觉得这样整齐好看吗?走路不嫌麻烦吗?”一下子,孩子们就会踊跃地抢着收拾好,教室里马上就会显得整整齐齐了。这是一种最直接的提出问题的方式,会让孩子马上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原因和解决方式,适于用在简单、直观、便于解决的问题上。
   2、小事化大:我发现小朋友进出盥洗室时老喜欢跑,几经提醒无甚疗效,就想把事情的危害性扩大,于是就举了一些别的幼儿园孩子因地湿、鞋滑、走路急而造成的摔跤缝针、住院事情,引起了孩子的高度重视,会从自身出发找问题、想办法,防患于未然。
   3、情境重现:如在区角活动时孩子们因为不会合作经常导致纠纷、告状,老师既要参与指导各区活动,又要解决这些琐碎杂事,常常显得分身无术。于是我就用记者、游客的身份参与游戏并自然地用摄像机拍下活动镜头,在游戏评价时放给小朋友看,引导孩子自然发现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4、换位思考:这类方法一般用在对立身份引起的问题中。如有一个孩子因想要另一个孩子的圆柱体积木而引起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我就引发两人都假设对方是自己,你会怎么办?让他们试着从别人的角度、从另一个方向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5、有意制造:我还经常根据教育目标或存在问题,有意制造矛盾,巧妙促使孩子发现问题。例如学习测量时,我会有意给同桌的孩子不同长短的测量工具,造成结果不一致的疑惑;喝牛奶时,孩子们总喜欢抢大杯子,因为他们天真地认为大杯子的牛奶会多一些,小杯子的牛奶会少一些。于是我会故意给大杯子的倒底下一点点,而小杯子的却倒到杯口,孩子们马上就会产生牛奶的多少和杯子大小间的问题。引发孩子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比较和思考,由问题引发问题。
   二、鼓励幼儿尝试,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
   有了问题,必须想尽办法尝试解决,这是对事对己负责的表现。出现问题后是幼儿思维最活跃、情绪最高涨的时刻,此时应该趁热打铁鼓励孩子尝试问题解决的方法。这需要我们老师为他们设置安全的心理环境,鼓励孩子在不断的试误中(下转第78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7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