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涂丽霞

  摘 要: 为探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简称MUNSH),对我院10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护士的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得分低于国内常模,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总体幸福度明显低于国内常模。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正常人,总体幸福度降低的发生与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护士 幸福度 心理健康 压力
  有资料表明[1],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护理人员由于其服务对象、社会地位、工作压力和工作风险等造成心理健康问题要比一般职业更突出。有文献报道[2],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护士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以及个体自身的健康,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提出不同的看法,根据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等)应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我院10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以了解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护理管理者能更好地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一些参考,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临床各科护理人员100名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3](简称MUNSH):MUNSH由24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是关于情感或体验的一句描述。10个条目反映情感,其中正性情感(PA)和负性情感(NA)各5个,另14个条目反映体验,其中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各7个,要求被试根据近期生活感受回答“是”(2分)“否”(0分)或“不知道”(1分)。第19项答“满意”记2分,“不满意”记0分,总的幸福度=PA-NA+PE-NE,得分范围-24至+24,为了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记分范围0-48,国内常模为在职干部常模。
  1.2.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由调查者向各临床科室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详细讲解指导语,由护士自评,为保证资料的真实、客观,要求护士独自完成,不受她人影响,1—2天后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105份,收回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95.24%。
  1.2.3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方法为均数、标准差、t检验。
  2.结果
  2.1护理人员一般情况:在接受调查的100名临床护士中,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5岁;护龄1年—26年,平均护龄13.5年;学历:中专66人,大专30人,本科4人;职称:护士58人,护师23人,主管护师15人,副主任护师4人。
  2.2护理人员幸福度与常模比较见下表。
  护理人员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总幸福度与常模比较(±S)
  由上表可见:护理人员的正性情感、正性体验明显低于一般正常人,负性情感、负性体验明显高于一般正常人,总幸福度明显低于一般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3.讨论
  3.1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100名护理人员正性情感得分(2.51±2.36)明显低于国内常模(7.52±1.55),负性情感得分(4.28±3.15)明显比国内常模(1.98±0.39)高,总体幸福度平均得分(20.6±10.8)明显比国内常模(37.70±8.5)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结果表明: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差。
  3.2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幸福度是测量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幸福度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四个方面的内容,幸福度标志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正性情绪对成功的体验时间长,幸福感强;而负性情绪对成功的体验时间短,幸福感弱。正性情绪可以推动和引发人的积极行动,而负性情绪使人逃避、悲观和焦虑。正常情况下正性情感(兴高采烈、愉快、满足等)和负性情感(紧张,抑郁、焦虑等)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平衡,当个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中,导致正性情感降低,负性情感增加,幸福度降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3.2.1护理人员编制不足,致临床护士超负荷工作、频繁的轮夜班,扰乱人体生物钟,引起睡眠紊乱,睡眠不足致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容易发生差错,稍有不慎,引起医疗纠纷;据报道[4],河南省护理学会调查192家医疗机构,大多数护理人员严重缺编,缺编率达31.3%,申小梅[5]等调查,89.8%的护士超时工作是常事,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长期的压力,使临床护士有57.4%处于亚健康状态。
  3.2.2工作压力大:随着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繁重的工作之余得不到休息,加上医院管理者重医轻护,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偏见,护理人员的自卑感增强,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增加,社会地位及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产生负性情绪(焦虑、厌恶、愤怒等),幸福度降低,工作满意度下降,如允许再择业,被调查的护士中仅有15.8%再选择护士职业[6]。
  3.2.3护理人员年轻化:本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人员中年轻护士占多数,而年轻护士工作时间短,阅历浅、工作经验不足,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应变能力差,面对患者的质疑,无所适从,导致负性情感体验增强,幸福度降低。
  4.结论
  本调查结果表明: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正常人。建议护理管理者在注重护理质量的同时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需求,合理配制人力资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护士的待遇,对护士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为护士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尊重护士,爱护护士,充分发挥每一个护士的潜力,减轻她们的生理、心理压力。医院管理者必须改变观念,重视护理工作,使护士能重新认识自身价值,提高她们的工作满意度。护士本身应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年轻护士),增强业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学会调整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尊重自己,爱护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泽娟,李林,胡娅丽.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14(1):11.
  [2]周英,尢黎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护理管理者的启示[J].现代临床护理,2003,2(3):53.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90-93.
  [4]刘瑞玲.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8):807-808.
  [5]申小梅,和宝兰.护士超时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2007,26(1):28-30.
  [6]孙月芬,闫丽红,康福霞,等.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2-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70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