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学生身体平衡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恒

  摘 要: 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学生身体的平衡能力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学生的平衡能力好,就能快速、熟练地掌握技能,也能够在危险动作中及时调整身体,减少伤病的发生。作者结合高职院学生身体与职业的特点,对人体平衡能力在篮球运动中的特点、运用及发挥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提高高职院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篮球运动 人体平衡能力
  
  篮球运动历来受到青年学生的热爱,在许多高职院校中篮球教学也开展得很好,如何在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及解决普通篮球教学与职业技能相贴近,快速提高运动能力和职业技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就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人体平衡能力结构要素的特点,对预防运动损伤和平衡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一、篮球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正确方法
  1.合理的头部位置。
  运动生理学认为,头部在空间位置的改变或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由于反射性调节,躯体肌肉的紧张性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身体平衡。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头部的位置控制不正确,就不会有良好的身体平衡。篮球运动中身体的静态平衡与支撑面大小成正比,头部位置应保持在支撑面中点的垂直上方,如果移动,身体就会迅速失衡;变向、转身、起跳时头部要随之移动;跑动时头部要保持相对稳定,切忌晃动;急停、起跳落地时头部要控制在支撑面中点的垂直上方。
  2.正确的脚法。
  脚法即脚掌用力的方法。起动时前脚掌向后下方用力,使身体迅速失衡;跨步急停时前脚掌内侧抵地;跳步急停时由脚跟过渡到前脚掌用力,使身体重心控制在支撑面内;侧身跑、变向跑时前脚掌内侧或外侧蹬地;转身时以中枢脚前脚掌为轴,另外一只脚的前脚掌内侧碾地快速转动并保持身体的静态平衡;起跳时无论是双脚,还是单脚,前脚掌都要向下、向前下、向侧用力,才能分别完成向上、向后、向侧跳起的动作。总之,脚掌同一部位不同的用力方向和脚掌不同部位的不同用力不仅是完成各种步法的保证,而且是身体由静态平衡到破坏平衡,再到稳态平衡转化的前提条件。
  3.适宜的屈膝。
  屈膝不仅能降低身体重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在对抗中维持身体平衡,而且具备较大的灵活性,保证向各个方向迅速移动和动作的衔接,使无球移动技术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趋于统一。移动中要保持稳态平衡,屈膝的角度应视情况而定。无球移动的各种跑要做到步幅短、步频快,屈膝角度可大些;各种跳要做到跳得高、快、远,及时屈膝角度可稍小些;各种滑步、跨步、转身应保持静态平衡的屈膝角度并且重心平稳;跑与急停、滑步、跳或其他动作转化时,屈膝角度应随之调整小一些。
  4.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在完成移动技术的过程中,人体各个部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保证无球移动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对抗性并控制好身体平衡,全身各部位必须协调配合。运动员在快节奏、强对抗的比赛中运用无球移动技术时,任何一个动作环节若是出现不适宜的位移,就会直接影响移动的实效性。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使人体总重心移动的方向与身体各环节运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有利于加快身体各环节的运动趋势,占据时空优势,从而达到攻防目的。所以教师和教练员应该在教学和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身体平衡能力的训练,平衡能力是技术动作训练的基础。
  二、篮球教学中加强学生平衡能力的教学方法
  1.准备活动有利于恢复平衡能力。
  人们在正式运动之前,有必要进行准备活动。这可以使人的大脑神经系统、肌肉由沉睡转为清醒,恢复各自完成其功能的速度和能力。在篮球课的准备活动中,一般性准备活动应与专项准备活动相结合。例如在进行篮球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时,就应该把热身与各个关节和肌肉的专门性练习结合起来。准备活动时间的长短,运动量的大小均应根据个人和运动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性准备活动指活动各关节、韧带的动作,如慢跑、压腿等。专项准备活动指结合专项运动项目的动作。如篮球比赛前的运球、投篮等的练习。
  2.增加投篮练习内容,特别是行进间投篮练习。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也是学生最热爱的训练之一。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实习车间工作,经常需要保持一种姿势很长时间,他们需要全身的活动和锻炼。绝大多数投篮是在对抗中进行的,采用起跳后出手投篮的方式。行进间投篮或扣篮不仅要保持身体的稳态平衡,而且需要腾空后的平衡感和身体的控制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在比赛中要求学生增加出手投篮的机会,当投篮者与防守人发生接触时,投篮者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主动发力,在对抗中控制好身体平衡,保证投篮命中率。
  3.在快攻练习中练习平衡能力。
  身体平衡与快攻技术有着内在的联系,控制并良好地运用身体平衡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发挥,使技术动作更趋合理性和实战性。快攻技术运用前要保持适宜的静态平衡,既要保持接近最不稳定的平衡,又要符合篮球运动特点,兼顾最适宜的蹬地用力两个相互对立的要求。快攻前,身体要保持静态平衡;快攻瞬间,要使身体迅速失衡。快攻与转移过程中,要维持身体的稳态平衡,要使运球与传球、传球与接球、接球与运球、传球与移动技术衔接、连贯,控制好身体重心与平衡,从而保证推进与转移的快速性和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4.篮球教学中的耐力训练可保持身体平衡。
  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加强耐力训练,即有氧训练,以此来改善运动员呼吸循环耐力的水平。篮球运动是一项有氧和无氧能力相结合的运动,运动员具有好的耐力往往可以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尤其是在比赛的后程好的耐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旦运动员具备了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高昂的斗志,就能保证长时间、大强度、高质量的运动。
  三、篮球教学中要融入高职专业技术特点,加强学生平衡能力的练习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最大限度地与专业技术特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过多的运动伤病无疑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锻炼的障碍。要求体育教师合理安排课程和训练方法,减少运动损伤。例如在NBA打球的小巨人姚明,就经常受到伤病的困扰,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导致在一个赛季中缺席很多场比赛,主力队员的缺阵是球队乃至俱乐部的一大损失。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也经常出现学生因为运动损伤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训练的情况,运动损伤对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影响,使他们害怕运动、怕受伤,从而对上体育课和参加锻炼产生畏惧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疲劳、紧张等内因和对抗、意外等外因。体育运动中,由于平衡被破坏导致的伤害,是可以通过平衡理论的学习、科学的训练来预防和减少的。
  1.结合专业技术特点,培养学生身体平衡能力。
  篮球场上的动作都是同脚步动作和身体平衡相关联的,然而在高职学生的专业实习与操作中,身体平衡起到关键性作用。体育教学就是要结合专业技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战术能力,每项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都必须借助脚步移动协同配合,在快速的摆脱与切入中都需要良好的平衡,移动前要保持静态平衡,即保持头部稳定,头部的位置在支撑面中点的垂直上方,重心下降并落在两脚之间,上体稍前倾,使身体处于一个适宜的稳定角。移动瞬间要使身体重心迅速超出支撑面,同时脚掌用力蹬地,使身体迅速失衡,移动时要及时调整头部位置和重心,保持稳态平衡。
  2.高职学生的篮球课要强调结合球的练习。
  结合球的练习能使学生对运动产生极大兴趣,我们在篮球课中要增加持球突破的练习,练习完成后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持球突破技术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突破的时机和路线的选择固然重要,但突破前的准备姿势及突破中平衡的控制也直接影响着技术效果。突破前,即要保持静态平衡姿势,又要充分保证迅速向前的易动性,这就要求重心比一般姿势更低,上体前倾角度更大,重心投影点落在支撑面的前沿,两脚成斜向站立,距离大于肩宽10―15cm。突破时,后脚掌要充分向后上方蹬地,使重心迅速前移,超出支撑面,紧贴对手,主动发力进行对抗,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同时,向防守者的侧端放球要低要远。突破后,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重心。如果突破上篮,就可使重心继续前移并保持动态平衡。如果突破分球或急停跳投,就要把重心控制在支撑面内。
  四、结语
  篮球教学中平衡能力的训练是体育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我通过对运动损伤的分析认识,对平衡过程的充分研究,对平衡能力的有意识的训练,帮助学生预防或减少在运动时因平衡破坏而导致的运动损伤,使他们产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思想。本文仅就篮球训练分析平衡能力的问题,其他项目中身体平衡的训练与开发是今后体育工作者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明,马建龙,王岩.现代篮球无球移动技术的身体平衡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VOL19,(3).
  [2]马建龙,田振生.身体平衡在篮球进攻技术中的特点与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1,VOL26,(5).
  [3]张盘德等.人体平衡功能系列研究(1)[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