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洋为中用,何乐而不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中的多元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外国小说教学是学生打开视野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目前中学外国小说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其独特的文化意味也并未在教学中凸显出来。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种“学生不乐学,教师不乐教”的尴尬局面。不可否认,造成外国小说教学的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教材方面而言,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教材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包括与之配套的语文读本和选修读本,其中共收录外国小说21篇。所选篇目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外国小说的特质让习惯于阅读传统小说的学生仍然感到陌生,情节上的跳跃性,意识上的流动性需要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参与,而学生对这类作品接触较少,适应性显然不强,加之翻译时所造成的一些隔膜,使学生望而却步,兴味索然。
  其次,从学生方面而言,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目前教材中出现的外国小说的接受和认可程度。笔者发现目前学生最喜欢的是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文学类作品,相比于对这些作品的巨大热情,学生对外国小说的阅读兴趣却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国小说由于描写的内容和时代与他们的生活有差距,往往是陌生的、遥远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之外的,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外国小说的时候,为学习名著而学习,缺乏内在的动力。
  再者,从教师方面而言,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模式化,使得外国小说教学缺乏小说味,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老师在进行外国小说教学的时候通常依照故事背景、人物分析、情节介绍、结构剖析以及语言讨论这样千篇一律的套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表面上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只做表面文章,学生收获不大。
  那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做到洋为中用呢?
  第一,另辟蹊径,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入手。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情况的一些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外国小说的冲动往往是来自于相关的电影。那么,我们在外国小说教学中是否也可以采取这一手段来导入呢?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教学中,笔者选取了电影《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受刑,爱斯美拉达给他送水这一电影片段作为课堂导入,电影中奇丑无比的伽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冷酷无情的围观群众、温柔美丽的爱斯美拉达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电影片段艺术地再现了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电影片段的欣赏,满足了学生对文本中主要人物的一个设想,然后再让学生重新回归文本,找到电影和文本之间在表现上的异同。这一差异性的对比激起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从而在阅读时更关注文本的细节。经过这一次的尝试,笔者意识到,电影与小说作为艺术上的一对姊妹花,他们本身的相似性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性又为读者的深入阅读文本提供了必要性。因此,以电影片段作为小说教学的一个导入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
  第二,提高认识,加强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任务的承担者,自身文学素养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个人认为,关心文学发展,研究文学现象是语文教师良好文学素养之一。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自进入教师角色之后,笔者发现自己对文学发展的关注已经失去了兴趣,其知识仅仅停留在读书时的知识范畴内。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习惯于现成的结论,一切以教学参考为依据,不愿也不会去认真品味文学语言。而那种所谓职业麻痹、倦怠下的絮絮叨叨地提问,匠气十足地诠释,是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对文学的激情,对真、善、美的欣赏与追求。
  勤于阅读名著,树立起审美的观念是语文教师良好文学素养之二。语文教师的阅读实践越丰富,对教师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越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博览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语文教师,才会有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机智,信手拈来的潇洒。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克服时间少、作业量大、上课任务重、各种培训繁杂等困难,把广泛阅读书籍、勤于阅读名著作为自己文学素养的基本功,培养、树立起审美的观念。
  第三,改变模式,丰富课堂。
  在语文课中,教学过程被描述为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学生是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方,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学会把文学和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了解作者的思想心理图式,还原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以作者的人生经验来帮助理解作品;同时重视读者(学生)的生活经验,读者(学生)是以自己的经验和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
  由此看来,过去单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见,平等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的形态。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是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真正地融入课堂中,进入到文本里。
  在语文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消解了传统师生关系中的二元对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对话题的调控和对交流的引导以及交流过程中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还体现在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适时提出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的话题,给学生搭建适当的“对话平台”,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
  笔者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外国小说教学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与契机,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审视外国小说的教学,以科学的方式落实外国小说的教学,真正将学生引领进外国小说的殿堂,洋为中用,何乐而不为?
  (宋琰 浙江省菱湖中学 310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8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