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之厌久处生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教育,我是个门外汉,却又迟迟进不了门,只好自己摸索。教育类书籍在书架上占据了一层,看得多了,就有些生厌:爱心、耐心、责任心……充斥其中,就像谁不知道那样。一个观点能写出好几本书,真正对自己有用的观点却像大浪淘沙,一本书能记住一句话就算不错了。
初拿到李虹霞所著《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本书必定是对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仿作,也许是高仿,可我仍提不起兴趣。
“文过于实”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二印象。翻开书的前几页,“梦想、喜欢、爱生、温暖、眼泪”,这些都是被用得泛滥的词语。已为人师两年的我,再不会像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那么“轻易相信”了,相信只要付出就能让学生成长。太多时候,太多人和太多事情,让你明白教育不是想象中的美好与单纯。我就不信你在说着“两个班,真好”时没有抱怨过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我也不信你在句句不离“幸福”时没有感慨过教育的艰难和困苦。你只不过滤去了各种负面情绪和思想,带着最纯真的念想与大家分享罢了。
“我看世界的眼睛比您矮”, 这是本书中的一个小标题,也是第一段让我看到李老师爱生胜过自己的话。所有强调耐心、爱心的篇章都敌不过这一句站在学生立场说的话语。也介于此,我开始认真读起这本书来。如果说前面的章节都是李老师对她所有幸福的阐述,那么从这之后,她就开始一点点地来解释幸福的来源了。
你看,学生转学之后因不舍李老师又重新转回来学习了,李老师曾给予过她多大的爱与温暖啊!那个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很多的学生“梦”,李老师又花费了多少时间握着她的手教她一笔一画写出端正的字迹!那一通最后的电话,那一声清醒后的“李老师”,是她用了多少的关怀和暖意在孩子们心上深深烙下后才换来的!有了心底深处的温柔相待,有了课堂上恰如其分的严慈并济,我们怎能不说,这些孩子是如此的幸运?
你听,她的言语是如此溫柔,用关切疼爱每一个成长的孩子,用眼泪唤醒每一个掉队的孩子;她的言辞是如此激烈,在家长面前一次次愤怒咆哮,只是为了让他们“跟上来”,对孩子多一点照顾与关怀;她的朗读又是如此美妙,带领孩子们走进母语的怀抱,在语文的学习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你看,她为了不让孩子走弯路,一次次地改革教学方法,将音乐和语文整合起来,还不辞辛劳地改编和录音;她为了让孩子们学得不那么辛苦,将作业变成一项项任务,等着孩子们来认领,对于每个孩子的错误,她会一一指导,直到他们“过关”;她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会到“幸福”,主动承担跨年级双班语文的教学任务,让两个班的孩子在她的带领下都变得幸福而聪慧。
你听,那教室里传出的诵读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让在场的家长不禁为之动容,为之落泪;那课间的乐器声,让教师们深深陶醉并赞叹不已;那一声声稚嫩的“李老师,我想你了”,以及一句句家长们发自肺腑的感激话语,也从未停歇过。
她弯下腰来,带着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孩子们自此学会了爱护环境;她乘着飞机跨越千山万水,只为赶去看一个曾经在她教室里学习过的孩子,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她张开柔弱的臂膀,把和别人斗殴的男孩护在身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责任。
……
为人师者,尽可能应在孩子前行途中多扶一把,多尽自己的一份力。我明白“李虹霞”只有一个,成功从来都不可复制。但我也愿,这个世界,我的学生们,因为我的出现,有过一点点改变,哪怕是一点点!
于教育,我仍是个门外汉,却第一次有被人点拨的感觉。或许因为自己原先带着太多对教育书籍的偏见,让我在未读之时即已厌恶丛生。但无论怎样,感谢机缘,这本书未曾让我与它擦肩而过。这是我近来最大的阅读之幸。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文渊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0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