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传奇》的民族性特征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李遇秋的《广陵传奇》是运用西方音乐技法来表现中国传统乐曲《广陵散》的经典手风琴创作作品。其中对民族性音乐因素的探索至今仍值得研究。本文从《广陵传奇》的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来解读该曲的民族性。
【关键词】《广陵传奇》;李遇秋;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李遇秋于1987年创作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创作曲《广陵传奇》,是运用西方音乐技法改编我国传统音乐十大名曲之一的古琴曲《广陵散》而成。因此,尽管该曲还创新性地运用西方现当代音乐创作思维[1],乐曲主旨在于用手风琴来探索表现民族题材和内容的作品(在手风琴上表现古琴的音韵),因此其中的民族性毫无疑问不容忽视。鉴于中国手风琴一直梦想创建“中国手风琴学派”,但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手风琴教学与艺术舞台实践中,外国乐曲仍占有绝对地位,这不仅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而且还影响到“中国手风琴学派”的构建[2]。为此,本文重新梳理《广陵传奇》这部具有典型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的作品,以便促进本国音乐家具有民族风格作品的传播与学习,并汲取老一辈音乐家那种积极探索民族风格的精神。
一、民族性的内容
李遇秋在20世纪80年代连续创作了一系列的民族风格作品,如《惠山泥人印象》组曲、《聊斋故事二首》《桑榆之梦》《广陵传奇》《促织幻想曲》等作品,意在借用民族传统音乐素材再创造方面做些探索。这思想来源于我国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文艺方针政策,作为军人出身的李遇秋更懂得这样创作的意义。不过,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具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要具有科学、开放、现代的时代意识。因此,《广陵传奇》运用的是西方现代的音乐思维来改编传统乐曲《广陵散》,因此,在富有民族风格的同时,极富有现代感。这种取材于传统器乐曲的创作方法,类似的作品还有《夕阳箫鼓》《十面埋伏》《百鸟朝凤》《二泉映月》等。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以往文献常提到的一个错误说法,笼统的认为《广陵传奇》是作者选取民间音乐题材的作品[3]。事实上,《广陵散》是典型的“文人音乐”范畴,不是民间音乐,这属于民族音乐范畴。原曲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即“士为知已者死”。在新创作的乐曲中更加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那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以及博大雄浑、浩然正气的冲天气概[4],这不仅体现的是古人那“重于泰山”的气概,也是今人被盛赞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人性尊严的歌颂![5]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告诉我们,解读一首乐曲的思想内涵,不能忽视其时代背景。作者借着注重伦理歌颂与情感抒发的音乐内容来重新书写,不仅仅在探索现代创作技法的运用问题。自1979年,越南挑起中越边界战争以来,持续十年的对越自卫战争正是该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位红色乐曲的创作专家的李遇秋,选这题材进行创作不能不说是契合了其时代氛围的需要。当然,此曲的创作意图也不排除是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历史的反思。李遇秋本人在那段时间也深受冲击,该曲是否是借此抒发自身那文人般的傲骨值得探讨。总之,正如李遇秋本人所说,该曲的创作“除了表现美的一面,还表现精神的一面”。用手风琴这乐器来表现传统题材尤其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题材的作品是不容易的。作为一首标题音乐,这不仅继承原曲《广陵散》标题特征,使人一看乐曲名字便能产生一定的联想,更重要的是,《广陵传奇》也采取《广陵散》在内部的每段乐曲前加注相应的小标题的做法,以引导欣赏者能把握乐曲的内容。善用标题也可以说是李遇秋的民族化的创作风格之一。
二、民族性的形式
当然,该曲流传的故事跟著名音乐家嵇康也有关。正是他在临死赴难时还弹奏该曲并引发更大面积的流传。嵇康是我国历史上重视音乐自律论美学的代表。尽管本文前面论述到该曲的内容层面,但李遇秋借此乐曲更像为了探索音乐形式方面的创新,这与嵇康美学思想相吻合。他重点探讨的是如何用现代西方音乐技法来表现这一传统经典作品。《广陵散》虽流传千古,但在当代对其改编曲还不多见,可见的只有用阮改编的《广陵散》。要想借鉴这方面的创作看来是很难的了,这无疑给作者的创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广陵传奇》的成功不仅体现的是作者的胸怀如该曲一开始注明的“英雄气概”,也体现出作者驾驭大作品进行的能力。
首先,他试图在作品的布局上基本采用的是中国古代较大乐曲常用的“散、慢、中、快、散”这一原则,在曲式上也采用的是我国器乐曲多用的多段体结构写成。但在织体上采用的是西方擅用的多声部形式来表现。尤其这多声部在表现“英雄气概”方面优益于我国音乐创作手段。如开始一段类似如西方式的“引子”或“序曲”,有概略“剧情”的意义,从这引子便能梗概性了解到该曲的基本风格。乐曲开始便来一个强烈的和弦后旋律由同向向反向进行发展,这是西方常用的用来增强力度的手法。随着力度的增强,和弦音越来越密集且不谐和,这确如一个英雄开始正式登场。这样的多声手法显然是中国传统乐器所需要的。
尽管该曲是依据古曲而创作,但仍力求对传统旋律规则如调式、调性的突破。期间也不乏有西方传统大小调体系中常见的离调、转调、复杂而远距离的调性关系,以及同主音大小调调性交替,甚至出现有无调性的因素。但作更重要的事,这些西方音乐技法与民族性相结合的问题是那时创作的初探。这些中外创作手法的联合使用,无疑在塑造“英雄性气概”的艺术形象极为有利。也是对手风琴音乐创作的一种有益探索。
在音乐素材使用上,许多文章称该曲采用的“移植”手法,其实并不尽然,该曲只是采用了原曲的部分素材。不能算是“移植”的作品[6]。在采用大音程的跳跃、半音级进进行以及西方的模进技法的同时,也不时出现中国特有的手法,如乐曲开始的地方还采用鱼咬尾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见该曲开始的第四、五小节,第五小节的开始音是第四小节的尾音)[7]。这显然是很有“民族风格”且具有现代感的基调[8]。在和声层面,较多使用民族的五度叠置和弦以及平行和弦,似乎是想用来模仿古琴音乐的音响果效。更为明显的模仿是在第一段,10到18小节用右手似乎在模仿古琴的泛音奏法,18到20小节的低音区旋律似在模仿古琴左手按弦演奏[9]。此外,乐曲还突出了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旋律特性音”的创作方法,如第二段、三段中表现“悲”与“怒”的情绪[10]的部分。
但要想模拟古琴的实际演奏方式还是比较困难的,古琴的演奏技法的特性是手风琴无法做到的。特别是民族音乐中那“弹性音高”是手风琴等键盘乐器怎么也无法模仿的。
参考文献
[1]高洁.李遇秋与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 2002(5):20.
[2]申波.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3):64-65.
[3]马瑜慧.李遇秋手风琴作品创作概况[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4):54.
[4]李莉.李遇秋手风琴音乐创作特征[J].2007(6):122-126.
[5]曾致.音鳴千古广陵散——观新编京剧《广陵散》有感[J].艺海,2009(8):30.
[6]刘勤.手风琴曲《广陵传奇》演奏的技术处理与艺术表现[J].黄钟,1998(2):77.
[7][9]王琦.手风琴曲《广陵传奇》的音乐分析[J].宿迁学院学报,2009(2):99.
[8]许键.文明的冲突:中国手风琴多元化、民族化之路[J].人民音乐,2010(9):42-43.
[10]马瑜慧.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旋律特征[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3):48.
作者简介:钟剑鸿,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