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流浪者”的另类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界对《毁灭》中的密契克形象的解读完全依循中国式的道德伦理观,认为作者以重笔墨塑造了一位革命叛逆者形象。只有将该形象还原至俄罗斯传统的宗教语境中,方可发掘该人物身上所特有的俄罗斯式的“精神流浪者”所独有的特殊禀性。
关键词:密契克 “精神流浪者” 特殊禀性
法捷耶夫的《毁灭》塑造了不同立场的人物类型及其革命面貌,其中,对密契克着墨尤多。译者磊然先生在前记中评价道:“在《毁灭》里,法捷耶夫在塑造与工农结合的、革命的知识分子莱奋生的形象的同时,也成功地刻划了一个反面人物,一个浸透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密契克的形象。”[1]该解读完全依循传统的道德伦理观,以身份属性为先导,给密契克打上了革命叛逆者的标签。但是,惟将密契克还原至俄罗斯传统的宗教文化语境中,方可挖掘出该形象身上所赋有的特殊禀性。
密契克是典型的俄罗斯式的“精神流浪者”——在精神层面追循着自我心迹,却在现实的煎熬和夹层中艰难度日。俄国哲学家弗兰克认为:俄国的革命偶像“曾为几代人所推崇,被看作是活的救世主,使许多人为之牺牲,如今那些愚钝的幻想家或没有良知的伪善者还在自觉不自觉地崇拜这一偶像,借它的名义枪杀人民,摧残俄罗斯生活,侮辱真正的宗教。正因为如此,这一偶像才失去了自己对灵魂的统治力量,成为僵死的偶像。活的灵魂都恐惧而厌恶地逃避它。布尔什维克党指责俄国革命知识分子的‘背叛’,这从自己的观点看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他们不理解或不想理解证明这种背叛的合理性的深刻悲剧。知识分子在自己最高愿望实现之时,在半个多世纪所苦苦追求的革命及其理想的胜利来临之际,恍然大悟了:他们所信仰的救世主是一个可怕的、能毁灭一切的怪物或是一个只能鼓动疯狂者、或者只能激起丧失理智的杀人行为的僵死的偶像。”[2]笔者以为密契克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踊跃跳入时代的红流,此时,“大多数俄国知识分子都生活在一种信仰之中,具有一种‘生命意义’;对这种信仰的最好定义就是革命信仰。”在残酷的革命现实中,密契克孤独无助,非但无法实现自身夙愿,连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无从实现。可以说,密契克所处的时代语境并未提供更强烈的存在感和意义感。众人的评价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否定性的,甚至领袖人物莱奋生也断定他是个软弱而懒惰的窝囊废,从文本表层看,显性作者并未植入自己的价值判断。但“隐含作者”却悄然设置了唯一的女性形象——护士瓦丽亚。該女性作为俄罗斯文学中的“中介新娘”,以母性的柔情对密契克关怀备至,具有一定的拯救功能。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求新求变的欲望,密契克也不例外,这个反面人物的内心有着强烈的改变欲望。密契克不乏证明自己勇敢和实力的良机:为考验新兵,巴克拉诺夫提议带领他去侦察日本兵的动向。果不其然,密契克勇敢地将子弹射向了日本兵的身体,但他所希求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却迟迟未来,战友依旧嘲笑他。密契克所追求的意义并未在战场和子弹中得到答案,只有空虚感和无助感将其包裹在黑暗的夜里。其后所描写的无意义的甚至是残酷的行为将密契克一部部逼出了部队:首先是莱奋生不顾朝鲜农民的苦求掠杀其牲口。密契克看在眼里,揪在心里。密契克内心坚守着人道主义的立场,但这与战场上的强盗逻辑是完全对立的。作者在理想生活与革命现实的差距和矛盾中刻画了密契克身份属性——既无法与资产阶级分子同流合污,又无法融入新语境的生活中。他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所属,只能游离于社会逻辑之外。可知,选择走中间路线的密契克注定是逃离式的悲剧人物。
莱奋生和斯塔辛斯基密谋毒死费罗洛夫一事彻底摧垮了密契克的存在意志,密契克的精神世界体系悄然倒塌,当密契克试图回归原生活的时候,与莱奋生的对话浇灭了其继续留下的希望。这表明,密契克的自我定位与现实所需格格不入,尽管他努力地证明自己,但最终结果证明,在这个战斗圈子里不可能有属于他的位置,这种没有回应的回答使他失去了继续努力的信心;当下语境需要的是强盗逻辑和丛林思维,而密契克至死无法屈从并适应该环境。密契克在革命情境中做一个“动物的人”都不得,更不用说实现其精神抱负了。
最终,密契克选定在巡逻时逃离这令人窒息的生活。但成功摆脱死亡的纠缠后,他并未得到想象中的轻松和喜乐。密契克毫无恶意的逃跑动机,只是体现了个体意志与集体无意识的矛盾之处。赫克教授谈到俄罗斯的宗教品格时如是说:“没有别的民族像俄国人那样随时准备宽恕和忘却。……我还未曾见过对敌人表现出真正仇恨的俄国人,不管他是士兵、军官,或者是教士。他们都很懊悔被卷进战争,他们宽恕并忘记那些对他们他们的不公正对待。”[3]密契克本欲依靠新时代的公共关系实现自我救赎的理想,但置身其中的苦闷感和无意义感却消解了他的抱负,他唯有逃离现存秩序,而摆脱世俗关系正是其寻找救赎的解救之道。
参考文献
[1]磊然译.[苏]法捷耶夫.毁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译者前记,1984.6.
[2]徐凤林.[俄]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88-89.
[3]高骅,杨缤.[俄]赫克.俄国革命前后的宗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6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