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环境对二胡传承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民间乐器与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文化是重要的中华文化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下二胡的发展方向及其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二胡;新媒体;民族乐器;文化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代表,文化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中国民间乐器众多,其中二胡被誉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通过不断传承和后人的改进,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逐渐形成了音色圆润、雅致的民乐特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乐器及西方乐器对民间乐器的冲击很大,这种冲击不仅仅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上,而且在音乐传播方面的差异也显而易见。
  一、二胡及其他民族乐器发展
  (一)民族乐器及其文化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萧、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民族乐器是中国的艺术珍宝,是承载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乐器。在先秦时期民族乐器就已经在求神祭祀、民间舞蹈、劳动生活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秦汉至魏晋时期随着与西域文化的交流,许多西域乐器被传进并做了本土化改变,为民族乐器求同存异不断进取的发展提供了最早的机遇。历史长河中,音乐与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诗歌文化中也有许多体现民族乐器的名句,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从多个方面印证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优点。
  (二)二胡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琵琶胡琴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经开始流传。到了宋代,又将胡琴称为“嵇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到:“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自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有了马尾胡琴[1]。到了近代,人们才将胡琴更名为二胡。二胡自身有着包容性强的特点,不仅汇集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乐曲,而且和许多乐器都可以组合,为人们演奏出许多美妙、动听的乐曲。发展到清朝时期,二胡就成为了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乐器。直至今日,在我国西北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在举办婚丧嫁娶活动的时候,二胡往往会配合唢呐、锣等成为整个活动表现乐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及民间乐器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经过不断地传承和后人的改进,使民间乐器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二胡的音色丰富,兼柔美与凄凉、欢快与高亢,既可在民间场所成为常客、更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如2016年就在东京成功举办的盛世华音第二届中日韩国际二胡大赛就将二胡演奏技术进一步推向了世界舞台,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乐器之美,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间音乐文化向世界的传播。
  (三)二胡的传承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随着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二胡的宣传和音乐的普及使其不断受到人们重视。二胡音乐曲目的风格变化多样,大致可分为传统乐曲、古典乐曲、地方性乐曲和当代新创乐曲四种。对二胡音乐的推广方面做出贡献的民间人士很多,众人都耳熟能详的曲目之一就是华彦钧创作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将二胡与身俱来的凄美,柔美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几乎达到身临其境,“听者落泪”的效果,《二泉映月》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二、新媒体环境对二胡等民族乐器发展的积极影响
  因为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优点,民族乐器在这一时代中的发展仿佛乘上了一辆顺风车。一方面,随着其它乐器及表演形式的发展,与多种乐器的融合使得二胡曲目及演奏方法不断被创新和拓展;另一方面,通过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二胡的传播和交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说为二胡音乐的传播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弹奏指法上的改变使得其所发出的音色越来越多样,演奏的乐曲也逐渐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也随着中西音乐的交融发生了改变,既有模仿古典乐器弹奏之曲,也有模仿西方乐器的演奏技巧。比如由提琴改编的作品《流浪者之歌》《阳光照耀着塔库尔干》等。二胡与小提琴虽然都属于弓弦乐器,两者之间也有着很多共同的特性,但不同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弦法不同,弦法不同则左手技法也不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二胡可分为左右手两只手许多种技法,比如左手有揉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颤音、垫指滑音、拨弦等,右手有顿弓、跳弓、颤弓、抛弓等。虽然如此,将四弦的乐曲改变为两弦乐曲依然有一定难度。二胡在演奏这一类曲目时采用了固定调读谱法并且利用左手的指距与弦法关系保证音准。例如二度音程常用相邻的手指来演奏较为便利,如1、2指;三度音程就往往使用隔指演奏,手指感觉更松弛,如1、3指。和弦则是多个音程的组合,因此设计指法时要根据音程度数,考虑好指距关系。二胡名家刘天华先生在创作二胡的同时也学习了琵琶而且将它与二胡结合起来,如《空山鸟语》中第四段的三连音快速连奏就运用了琵琶的指法,对于二胡技巧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相较于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手段多样、传播者自由、不受国界限制以及信息量大的特点。乐曲在新媒体下可以被无限的复制、传送、欣赏以及下载,无限重复性是新媒体的独特之处,是其他的任何音乐传播形式所不具备的。新媒体为二胡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我国民族器乐的立体化传播。新媒体环境下还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音乐名家”,利用互联网可以寻找到相关的学习视频和专家的教程,从而解决、减少在自我练习过程中遇见的困难。此外,新媒体的自由度让民族乐曲创作者在创作时更加大胆地加入自己的新想法,在向更多的前辈学习的同时,视频及网络等新媒体使既往民乐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使我国民族乐器传播更加多元化。
  三、新媒体对以二胡文化的消极影响
  事物所带来的影响往往都具有两面性,二胡等民族乐器所蕴含的丰厚底蕴与文化才是其灵魂,新媒体方便快捷不受限制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民族乐器的魅力,但快节奏的传播与带来快餐式的接受过程,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了解各类民族乐器的经典之处,很难让受众对民族乐器产生更加深刻的認识,从而导致民族乐器的文化底蕴难以被人了解。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有一些民族乐器艺术者提倡将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流行音乐与民族乐器、乐曲所拥有的文化不同,如果一味地迎合大众审美将民乐与流行音乐相组合有可能会破坏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并且在网络的传播中一些乐器或乐曲所蕴含的文化本意也有可能被误解产生其他意义。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更容易接受、更受欢迎的还是以流行音乐为主,因此如何在众多流行音乐中获得属于民族乐器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思考。在当代民族乐器可以利用传播速度快、自由度高的新媒体来进行快速发展时,也要注意避免一味追求发展而忽视民族乐器所蕴含的丰厚文化与内在美。中国民族乐器即要与时代共同进步,又要保证民族乐器的内在文化底蕴的传承,这样民族乐器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光勇,龚月新.浅析二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J].北方音乐,2018,38(19):41.
  作者简介:傅怡然(1997—),女,本科,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西北民族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