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观,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做到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展开一番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五个主要的内容。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素养,真正地获得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教学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益。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加强数学史的应用
数学史是联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渗透数学史的内容,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目光看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师要积极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给予学生直接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要学的知识与具体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动画,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表达方式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勾股方圆图”证明勾股定理的巧妙方法,感受我国古代数学家思想上的独创性;又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我向学生讲述平行四边形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如“火车车厢之间是使用一种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车钩锁连接在一起的,从而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等,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这样,通过数学史的渗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趣味性,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目光看到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发生的根本,是学生更有效地探索数學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数学知识点的获得,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精髓,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进一步地与数学进行更加密切地接触,这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益。
比如,我们可以将初中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总结出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用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可以总结出来分类讨论的使用范围:在几何知识中的三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角的分类、弦切角定理等的证明都涉及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含有字母系数或者绝对值符号的方程、不等式、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等问题中也需要使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解决,等等。总之,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使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数学现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通过问题与学生产生互动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是多个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使用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互动中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一张中午时段温度直线上升变化的图像,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问题,并向学生提问:“从这张图里,你能够得出什么信息?你们还能够找出现实生活与这张图像变化类似的例子吗?这些变化中有什么规律?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函数图像有什么特点?”这样,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探索一次函数函数图像中涉及到的问题,可以更加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本文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探讨。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与原则,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用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数学教学的价值。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使用数学史,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上的渗透,使用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数学课程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杨.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7,15(04).
[2] 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