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但是传统玉米种植效率较低,很难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迫切需要将新技术应用其中。在本文的分析中,详细介绍新技术对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探究新技术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技术;玉米种植效率;机械技术;栽培技术;密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430063
  前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工种植玉米的传统模式,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设备,被应用在玉米的种植、管理中。在这一基础上,不仅节约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还有效提高了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增加了玉米的实际产量,发挥了新技术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上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1 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
  1.1 实现高产栽培
  就玉米种植来说,栽培是全过程的基础与前提。在传统的玉米种植工作中,基本上都是以人工的方式完成栽培的工作,很难保证玉米栽培的效果。随后,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自主研发,将其应用在玉米栽培中,有效提高了玉米栽培的成活率。简单来说,农民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机械设备完成栽培,以此来提高玉米种植的实际效率。究其原因,机械设备有着快捷、精准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实现统一栽培玉米的目的,进而提高了发芽时间的一致性,保证玉米的出苗率。相比之下,将机械设备应用玉米栽培中,可以更加科学、准确的掌握农耕时间,为实现高产栽培奠定基础。
  1.2 实现种子改良
  由于玉米在众多的粮食作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产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来自于玉米种子。为了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国农业部门的科技人员,致力于玉米种子的改良工作,然后基于大量的实验发现了适合我国土壤、环境、温度的玉米种子。在以往的玉米种植中,常常需要与发达国家的玉米种植进行对比,然后对环境、温度、土壤等因素的差异进行分析,确定相互之间的不同,以便于引进适合的玉米种子。不过,基于我国对玉米种子的研发、改良,已经研发出适合我国种植环境的玉米种子,将其应用在玉米种植中,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秧苗的成活率,不仅保证了玉米种植的效率,还能够实现增产的目的。
  1.3 实现密植管理
  在玉米种植中,如果植株之间的距离较小,就会增加单位面积内玉米秧苗的密度,进而会减低玉米的产量。同时,当玉米处于密度较大的生长环境中,很难保证空气、阳光的通透性,从而不利于养分的吸收,导致玉米整体的发育状况,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而将新技术应用在玉米的种植中,可以对玉米的植株距离进行更加科学的计算,以此来避免玉米种植出现密度大的问题。在玉米的生长期中,会吸收大量的养分、水分,而这只有在植株距离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从而可以不断提高玉米的总产量。同时,将新技术应用在玉米的种植中,能够提高种植的规范性、科学性,为玉米均匀吸收水分、养分,提供更好的前提条件,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2 新技术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中的应用
  2.1 新机械技术的应用
  农民需要对目标种植区域进行处理,保证秸秆的切碎程度在10cm以下,同时前茬作物所剩余的残茬应该在15cm以下。田间的所有沟系应该完整,含水量应该在65%~75%之间;将种子、化肥装入设备中,根据温度、种子等因素,确定耕种的深度、距离,同时还能够利用机械设备进行追肥、中耕,并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农药的喷洒;使用机械设备对玉米进行收割,此前需要调查玉米的株距行距、最低接穗高度、果穗下垂度、倒伏程度等,然后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保证收割的质量、效率;应用新机械技术实现秸秆还田的目的,即对秸秆进行切碎处理,并将其均匀洒在田间,使其能够与土壤充分混合,以便于更快的腐烂成为土壤中的养分。不仅如此,在完成上述的工作以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深松作业,其深耕的程度应该在25cm以上,实现对残留秸秆的深埋。
  2.2 新栽培技术的应用
  就玉米的新栽培技术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常见的新型栽培技术包含以下几方面。
  2.2.1 地膜栽培技术
  该技术适合应用在无霜期为130d以内的区域,并且选择肥力较强的土壤地块,确保基肥的充足性。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超薄膜,并对其进行紧实、严密的盖膜,但是需要在覆膜之前喷洒除草剂。在地膜以下5cm的温度大于8℃以后,就可以根据玉米秧苗的密度进行打孔、播种,随后做好田间的管理工作。
  2.2.2 夏玉米栽培技术
  从施肥的角度分析,玉米的栽培应该以钾肥、磷肥、氮肥为主,其中基肥占总肥量的70%,而追肥则占30%。从灌溉的角度进行分析,全生长期的过程中应该进行4~5次浇水,时间分别为:播种前的造墒环节、拔节孕穗期间、抽雄开花期、吐丝后10d。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玉米新栽培技术的作用,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1]。
  2.3 密植技術的应用
  玉米密植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而保证玉米的种植效率。
  2.3.1 依据品种确定密度
  在相同条件、地区的基础上,不同玉米品种的叶向、叶数、株高、株行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应该需要对密度进行合理确定。通常情况下,晚熟的玉米品种具有植株高、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同时单株有着较高的生产力,即需要更多的养分,密度应该小一些。而植株矮小、生长周期短的玉米,其植株所需的养分也相对较少,所以可以适当增加密度[2]。
  2.3.2 依据肥水条件确定密度
  一般来说,无灌溉条件、施肥水平较低、地力较差区域中,玉米种植的密度应该小一些,否则无法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相比下,灌溉条件好、施肥较多的区域中,则可以适当增加密度。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根据2018年玉米的生长情况来说,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玉米,经常出现黏虫、玉米螟、大斑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害问题,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必须将全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其中。以玉米螟为例,可以采用秸秆粉碎还田的方式,减少玉米螟虫源的总基数,而在成虫产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赤眼蜂的方式完成灭卵。另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氰聚酯、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对玉米的植株进行喷施,从而避免玉米螟的影响,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对于玉米的斑病问题,需要保证密植的合理性,并对玉米进行科学施肥,或者在心叶末期使用井冈霉素A、吡唑醚菌酯、烯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进行喷施,预防以及解决斑病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将新技术应用在其中,可以发现其所产生的作用,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说明将新技术应用在玉米种植中,具有较强的迫切性。基于这一前提,机械技术、栽培技术、密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新技术,均合理的应用在玉米种植之中,提高耕作与管理的效率,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金成.试论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17.
  [2] 张生瑞,董兴永.垄沟全覆盖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