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种植环境条件与新技术应用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玉米种植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新技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为玉米增产提供可行办法。
  关键词:玉米种植;环境条件;新技术;应用
  1   玉米种植环境条件
  1.1   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前提条件,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生存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玉米的根茎一般生长到1 m以上,其分布就会比较广,因此对土壤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为了让玉米种苗在土壤中更好地扎根,需要土壤保持一定的疏松程度,以更好地获取水分和氧气。此外,玉米种植地土壤的水分含量必须大于一定的要求,且在幼苗阶段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会更高。
  1.2   对气候环境的要求
  1.2.1   气温
   气温的变化范围对玉米的生长会造成严重影响。玉米淀粉酶保持活性的最佳温度在23 ℃,超过或低于这个温度都将影响玉米淀粉酶的产生,从而影响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导致玉米减产、质量下降。此外,在玉米幼苗的发芽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过高的温度将导致水分流失速率加快,从而造成幼苗缺水,影响存活率。可见,在玉米种植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最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 ℃。
  1.2.2   水分
   玉米在幼苗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非常大,其生长对土壤的含水量及空气的湿度均有一定要求。相对于人工浇灌,利用自然界降水来保证玉米正常生長所需的水量会更大。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供水量对玉米的产量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加大灌溉力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在玉米幼苗的生长时期,应加大供水量,可以利用人工灌溉与自然降水相结合的方法。
  1.2.3   光照
  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光照,光合作用能够促进玉米内部各种生长基质的完善,从而提高质量。我国北方地区的日照时长大约12 h,能够满足晚熟型玉米对光照的需求,因此成为了玉米的主要来源地,也是提高全国玉米生产产量和质量应着重研究的地区。
  1.3   对养分及肥料的要求
   玉米从土壤中可以获取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由于玉米的种植周期较短,想要达到较高的产量,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除了从土壤中获取之外,人工施肥也是必须的环节。人工施肥不仅能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同时还可以改变种植地区的土壤成分结构,使其更适宜玉米的生长。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肥料进行合理补充。肥料的使用也是当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个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2   玉米种植应用的新技术
  2.1   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目前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从玉米生长的根源入手,在选种、育种时,严格按照玉米种植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无菌化操作,提高玉米种子质量,防止玉米在幼苗期带病,提高存活率和植株的抗病能力。其次,在玉米种植的管理阶段,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农药的使用,加强生物防治。
  2.2   玉米高产技术
   玉米的高产技术主要应用于玉米栽培阶段,主要依靠栽培、种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目前我国在栽培阶段并没有提高产量的好技术,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更多专业人员不断地研究和尝试,也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对世界现有高产技术的借鉴研究,找出适合我国环境和条件的高产技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2.3   种子改良技术
  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对种植的环境有严格要求,其产量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国外的优良玉米种子难以适应国内的种植环境,给玉米增产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此研发适合国内种植的种子尤为重要。就目前我国土壤情况来看,难以为玉米种植提供充分满足其需求的环境。同时,应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以及玉米的种植情况,不断对现有种子进行改良,实现长期的增产增收。
  2.4   密植技术
   玉米植株要想获取充足的水分和光照,对植株栽种的间隙具有一定的要求,间隔过密,势必会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面对耕地有限的前提及高产高质的要求,掌握并使用良好的密植技术成为长期增产的要求。如何在缩小间隙的同时保证植株获取充足的光照、氧气及水分,保证植株根系在土壤中获取的营养不被减少是研究的关键所在。
  3   总结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玉米种植的新技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方法。将新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去,使其为玉米增产增收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政府对新技术进行推广,严格执行育种、种植过程中对种植管理体系的要求。同时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更新技术,使其更加符合当下种植情况的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