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的过程。但是,细细品味当下农村语文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准确把握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向,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这些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其改进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改进策略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朗读效果不理想
  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漏字、错字、加字和不通顺的现象,出现此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多,另一方面是受所处的环境的影响,比如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还有就是与教师自身的语文朗读功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兴趣
  有些小学生一到上课就打瞌睡、不能专心地听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听不懂,完全不会,因而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其注意力自然而然难以集中到课堂上来。所以,学习困难生中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不专心、打瞌睡等不好的学习现象更为普遍。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備课不充分
  在贫困的农村,有这么一个现象:由于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平常的班级管理及日常琐碎的事情较多,从而导致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及精力去备课。备课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没有备课或形式上的备课,缺乏实质性的思考。
  2、教参式的备课,只是照搬照抄的按照教参上的要求进行,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备课,缺乏一定的对象性。
  (二)教学时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自己都没深入专研教材,没有具体掌握哪些教学内容和哪些教育目的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目的就空洞无主。然而很多教师就在课堂教学上存在此类问题, 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都会参考教案教参。这样,往往是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没有更多地去考虑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真的符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三)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评价能力不强
  在新授课中,教师会经常这样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呢?学生的反应很强烈,可是教师是怎样处理的呢?要么不给予理睬,要么草率的给个评价便忙于引入自己预先的教学环节。在这样的教学程序中,教学就成了完成教案的教学,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的回答就是教师的满意答案,而教师能引导学生做出符合教案的答案才是教师的能力。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你真棒”“好”的评价贯穿整堂课,而忽视学生眼神、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往往没有用亲切的话语,满意的笑容,赞许的眼神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器重、关切及期望。
  三、学生方面的对策
  (一)关于预习方面的对策
  学生平时预习时间稍长或较短甚至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如何降低学生的预习负担及其引导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引导学生学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收集相关的预习资料, 从而使学生更好把握文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关于朗读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把朗读当作一个伸缩性最大的环节对待。教师讲解所学课文后,如果剩下的时间多的话,就多读读,剩下的时间少的话,就少读读,有的干脆不读,这样显得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了填空的作用,这样的朗读是毫无目的的,教师讲得眉飞色舞,而学生读起来依旧疙疙瘩瘩,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1、具体要求
  (1)朗读的要求要明确。
  朗读的质量标准就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否则就达不到正确表达文本的意思。
  读得流利就是不读破句,读的速度近似于平常说话的速度。流利不是读得快,而是不断续,要连贯。
  读得有感情,就得把握好重音、停顿、语调等。
  (2)具体指导学生的朗读
  具体指导,就是不能够笼统的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有必要进行示范,并引领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情绪饱满、抑扬顿挫的感觉。
  (3)方式的多样化
  朗读的方式允许多种多样,可以齐读、个别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等。
  2、朗读策略
  (1)多读
  教师要求学生花时间多读。比如在上课预备铃响后便开始读书,虽然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但日积月累,也能积少成多,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2)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任何好的教学理论都需要由教师去贯彻执行,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平时也应多看有关朗读方面的书籍,注意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以便在给学生的朗读训练中起有效的引领和指导的作用,教给学生有关的朗读技能。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应采取的策略
  (一)认真编写教案
  教师要编写详细教案,加强其创新性、可操作性,并且项目齐全,注意写教学反思,从课堂的得失,分配课堂教学,从而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
  (二)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在教师致力于“学”服务于“学”的教学过程中,体会读中思读中悟的感受,享受读书的快乐,鼓励学生多读,多读是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形成和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三)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心理研究表明:听说的学习效率为30%,视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道的学习效率最高,达80%左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极度安排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活动十分重要。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练习的重难点,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范本,要在模仿式的练笔中积累内化语言。
  1、教师也得注重积累
  教师在平常也得积累名言佳句,首先熟读教材,特别是背诵好的篇章、好的片段,和学生共同积累,做到言传身教,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习作的指导就有了活水源头。
  2、教学生学会积累生活中的好资源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强调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加强语言的运用。
  3、听说读写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于整个课堂,认识到全体学生是课堂的对象,要有层次的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2011
  [2]刘诗伟,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洋际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2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