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的新建建筑物数量大量涌现,而防雷工程问题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筑物防雷检测是防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做好防雷减灾的关键。基于此,首先探讨了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内容,接着分析了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处理应对措施,以确保建筑物防雷安全。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检测;常见问题;处理应对
  1、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内容
  1.1基础接地体检测
  在混凝土还没有浇筑施工前,在焊接完成承台和桩基础后,应做好以下检查测量:测量接地电阻值;降阻剂数量和型号;附属人工接地体埋深和类型;接地体类型;柱主筋直径;基础埋地体深度等。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也就是焊接地梁后,应做好以下检测:测量接地电阻值;判断作为引下线的柱主筋数量;柱主筋和地梁焊接情况;是否选用油漆标记;对引下线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等进行检测,并对比施工设计图纸;地梁接地体选用超过两根的主筋时,各个连接点是否选用双面焊接,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地梁与承台的焊接质量。
  1.2引下泄流系统检测
  在对引下泄流系统进行检测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检测内容:其一,在第一层引下线完成后,需对断接卡的材料、规格、位置、数量、高度等进行检测;其二,在建筑物外墙还没有抹灰前,也就是明敷引下线时,应对引下线搭接焊接质量进行检查、测量接地电阻,同时还要查看接地与引下线的焊接情况;其三,在焊接引下线主筋后,应对焊接质量、引下线间距、数量、规格、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测。
  1.3接闪系统检测
  新建建筑物屋顶天面暗敷的接闪带、接闪网、接闪针在未封装前,对接闪系统的检测主要包括:引下线质量、焊接方式、接闪网焊接质量、规格、材料类型、网格尺寸,接闪带规格、材料、敷设方式等;若接闪带、接闪网、接闪针与引下线进行等电位连接,应选用金属支架作为引下线底座,且等电位连接点应超过两个。
  1.4楼层接地系统检测
  针对楼层接地系统检测,在混凝土建筑施工前,应根据均压环焊接质量,需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测:对于三类建筑物,低于60m以下,可每间隔两层设置一个均压环,在60m以上需在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均压环;针对二类建筑物,低于45m以下,可每间隔两层设置一个均压环,在45m以上需在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均压环;针对一类建筑物,低于30m以下,可每间隔两层设置一个均压环,在30m以上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均压环。若均压环直接选用楼层圈梁,应选择两个以上主筋,对引下线和均压环接地电阻值、主筋焊接质量分别进行检测;若均压环选用的不是楼层圈梁,可选择规格为4mm×40mm的镀锌扁钢作为均压环,需对引下线和均压环接地电阻值、扁钢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应做好建筑物内金属门窗的雷击防护,在每个金属门合适位置安装均压环,并预留接地端子。若建筑项目未设置均压环,需要对引下线间距、数量、位置、规格、引下线焊接点质量、焊接方式进行检测。
  2、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应对
  2.1接闪器部分
  在对接闪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有:①接闪带规格材料偏小;②接闪网格密度低于规范要求;③在屋面突出的金属物或遭受雷击严重的部位忽略了接闪器保护;④突出屋面的金属物未进行良好接地;⑤接闪带与接闪器、接闪带与接闪带、引下线与接闪带间的焊接面积不足;⑥接闪带出现锈蚀。
  以上问题的处理应对主要包括有:(1)解决接闪带规格材料偏小和锈蚀严重的问题,应优先选用φ10mm以上的圆钢或镀锌钢材。(2)应做成网格的接闪带,不同防雷类型的建筑物,其接闪网格尺寸有一定的差异。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网格尺寸应不大于5m×5m或6m×4m;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网格尺寸不大于10m×10m或12m×8m;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网格尺寸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3)应在建筑物屋面凸出处和拐角处设置接闪针,针对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或容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均需安装接闪器保护。(4)若屋面有突出金属物存在,应将其与避雷带进行焊接连通,且焊接点应超过两处。(5)针对双面焊,其焊接口间的长度应在6d以上,针对单面焊,其焊接口长度应在12d以上。(6)若避雷带锈蚀较为严重,应清除铁锈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层防锈漆面层进行保护。
  2.2接地装置问题及处理应对
  因接地装置的隐蔽性较为突出,只能通过建设单位工作人员提供的材料规格、埋设深度、焊接情况等数据信息作为检测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信息普遍存在着:①电阻值比规范要求值要高;②接地装置与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之间的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③焊接面积不足;④防腐措施不足。
  处理应对主要包括有:(1)针对电阻值过大,可通过换土、长效降阻剂、增加接地体埋地深度、深井接地、选用化学方式处理土壤,常选用的化学物主要包含氮肥炸电石渣、木炭、食盐等方式来达到降低接地电阻值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用深井接地。
  (2)为避免跨步电压的出现对人体产生危害,防直击雷人工接地体应距离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的距离应在3m以上。若不足3m,应采取以下方式:①应将绝缘物包裹在水平接地体局部;②埋设水平接地体的深度应在1m以上;③选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将一定厚度的沥青层敷设在接地体上时,应确保宽度在接地体2m以上。
  (3)针对防腐措施不足的问题,在土壤腐蚀性较强时,可通过选用热镀锌钢材等防腐措施,或者增加截面积。
  2.3引下线问题及处理
  在检测引下线过程中,主要问题有:①引下线同规范要求不符且数量不足;②引下线与避雷带、引下线与引下线间的焊接面积不足;③引下线与地面距离较近的位置处未進行安全防护;④部分引下线锈蚀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的处理:(1)对引下线进行布设时应沿着建筑物周围对引下线进行均匀布设或对称布设,针对拐角处的引下线,其间距应根据建筑物周长进行平均计算: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应分别不大于12、18、25m。(2)引下线与引下线、引下线与接闪带间的焊接长度不应小于6d(双面焊)、12d(单面焊)或2b(扁钢)。(3)为避免机械损害和人身接触电压引起的安全隐患,针对外敷引下线在地面上1.7m到地面下0.3m的地线应选用暗敷、橡胶管、改性塑料管等防护措施。(4)对于外敷的引下线来说,因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其表面很容易锈蚀,引下线外敷时,应在表面涂刷一层防锈漆或选用热镀方式进行防护。
  结论:
  综上所述,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是防雷检测机构的主要工作,也是确保社会安全生产的重点。随着建筑物防雷检测的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将从源头上不断减少建筑物雷电灾害隐患,以增强建筑物防雷的安全性,真正将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落到实处,以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亚胜,叶发新,赵俊朋.浅谈建筑物防雷设计装置施工图的技术审核[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S2):245.
  [2] 黄文标,黄文高.铁塔避雷针防雷检测跟踪验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2):88-89.
  [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作者简介:邵丽予(1990-),女,汉族,天津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天津防雷检测。
  (作者单位:天津市防雷技术中心第三分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6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