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的心路距离缩短、再缩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说到底,其本质不过是每一个不同个体心路历程的体验及其体验过程中的自我发展。我们不应先设定健康不健康的概念,而是走进学生,找准定位,让师生的心路距离不再遥远。
关键词:高校;师生;心路距离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说到底,其本质不过是每一个不同个体心路历程的体验及其体验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其间,大学教育中任何一个任课老师亦或辅导员对他的包容、关爱,任何一个任课老师亦或辅导员对他闪光点的发现,都将会使这个学员信心满满,努力向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本心,致力管理的真谛“育心”,牢记教书的使命“育人”;找准自我定位,淡漠标杆论文;让师生的心路距离不再遥远,使莘莘学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的心路展现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移入人脑并经过人脑加工改造过的物质。有些大学生之所以心理失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极个别是自身心理疾病问题外,我们认为,多数同学主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适。有的同学因自我调整或者自制力强,其心理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如此以来,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很难发现他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却因为十年寒窗一路走来,都是父母包办,缺乏自我管理的历练,因而在现实面前选择了自我闭关。但无论是哪一种,心路历程的特点是:目标消散,眼花缭乱,保姆转换,无所展现,一声叹息,自成一体,痴情网络,打工挣钱!
1.目标消散。相较于中学阶段的单一目标——大学,多数学生考入大学后,接之而来的却是目标消散的不适感。一方面是明确目标实现后,对于如何渡过大学,走向社会,尽管有高校入学教育第一堂课的提醒,但自我准备的心理并没有随之有很好的调整。高中时老师说的话,仍记忆犹新,考入大学你可以尽情的玩!大学就是玩的地方!这比入学教育中辅导员们要求好好学习的话,在心理接受上更容易适应!
随着慢慢淡化初入大学满眼的新鲜及学长学姐热情,军训过后,当抱着书本急匆匆的走进教室,眼前的老师失去了来大学前想象中的风采和神秘的面容。课堂的课程也再没有高中的数理化那么情有独钟。
从心理角度看,中学与大学无疑是心理调适的一个交汇点!失去明确目标后的枯燥学习,不确定的未来,在告别了面壁十年,怀着一路憧憬,乘着高中士气的余勇,怀着满满的自信他们,在自我沉寂下来后,除去来自学兄学姐们告诉自己毕业即失业消息外,也许只有“考研”这一较为明确的目标,自己尚可掌控!
2.眼花缭乱。除去迎新、军训、入学教育、心理普查等这些固定板块,扑面而来的,一方面是学院层面的各种活动,年年岁岁花相似——接连不断;另一方面是学生层面,岁岁年年人不同,眼花缭乱的各种社团。大一学生的感觉是各种活动参加不完,大二学生的感受是逃出生天,大三学生开始自我审视,大四学生蓦然回首,毕业就在眼前。有悔无悔,感叹留恋,不同的感受,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步入社会后,随着岁月的时光感悟沉淀!但大学已经不再,除去自己,又有谁给我一张慧眼。
3.保姆转换。在提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很多心理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独生子女问题,421家庭现状。认为集万千钟爱于一身的他们,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所以出现沉迷网络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很重要的一点,是高中和大学间的“保姆转换”!相对于大学,高中老师保姆的角色较为简单,生活上有421的家庭支持,学习上有考大学统一的目标,这时候的学生心无旁骛,问题也就很少出现。但考上大学后,家庭退居二線,学生们大学的一切一切,不是万千钟爱集一身,而是万线一针汇一点的辅导员。这里,一方面是中学时代学生们已经养成的有了问题老师才找我的惯性思维,心里暗暗期盼——“别找我,老师”,老师最好别见!一方面是辅导员们成天忙于事务,焦头烂额,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从而担心学生有了问题找到自己,客观上行为的无意疏远;而当发现自己的学生确有问题时,只能是被动应战。
4.无所展现。对于经过努力,千辛万苦考入大学的学子们来讲,他们追求的理想是能够翘起其人生的一个支点。考入大学前,他们认为大学就是这个支点,但考入大学后,他们却发现这个支点却是那么不尽人意,无所展现!竞争的班干部,辅导员注重的只有班长团支书;一腔热情加入的社团,除去这样那样的活动,一年后再也找不到哪些地方还可以留恋;学习内容理论陈旧,实际工作中很难用的上手;面对老师的照本宣科,我还必须被动上课;大学要求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能够排名的综测!是自我矫正,努力追求,一路向前;还是跟着感觉走,按部就班?
5.一声叹息,自成一体,痴情网络,打工挣钱!面对诸多的不适,于是乎,我们很少发现校园内匆匆于教室和图书馆的身影,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双双对对却屡见不鲜!宿舍里不见埋头读书,却时时看见有不少学生电脑前,手机上沉浸游戏,赤膊奋战。也许,感受到家庭经济付出的艰难,打工挣钱的学生也很普遍。相对于“躲进小楼成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洒脱,也有少数学员,陷入迷茫,困惑人生,斗志消沉,裹足不前。上大学错了吗?
二、高校全员育人口号下的短板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一种理念,不仅理论从业者不断挖掘其内涵,高校作为座右铭,也贯穿于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实践。但问题是:宏观层面学校引领性活动的缺乏,微观层面相关部门政绩观的偏差,核心层面教师辅导员考评制度的程序化,高校全员育人的理论很丰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很骨感。
1.宏观层面学校引领性活动缺乏。缺乏引领,则缺乏激情;缺乏激情,就没有行动。30年代,青年学生之所以冲破层层封锁到延安去,50年代,青年学生之所以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是民族召唤,二是党的引领。随之而形成的激情岁月,造就了他们中英雄辈出,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事迹。许多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暮气沉沉,但教育改革一路走来,又有几个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说:“为什么中国总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为什么中国没有一所创新型大学?”宏观层面学校引领性活动的缺乏,是不是钱学森之问的回答!大学是培育人才,引领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殿堂。大学服务于社会又引领社会,大学用创造精神引领精神家园,让人类心灵高尚!大学活动呼唤引领性的革命,以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激情! 2.微观层面相关部门政绩观偏差。没有了活动学生就没有激情,没有检查就没有了纪律,没有了考试学生就不会发奋学习,没有了制度就没有了规矩。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但反观我们的这些管理,我们真的可以以主导自居?其实,不是我们的要求错了,而是我们太注重政绩,忽略了主体。团委为什么那么多活动辅导员不认可,学生不积极,组织靠要求,过后无意义?除按要求完成固定动作外,主要原因还是政绩作怪。再看上课,明明老师照本宣科,但相关部门不去纠正老师问题,却一再要求听课纪律,其实偏重的不是遵纪是学生天职,而是不被领导批评的教学程序。宿舍管理也是如此,我们一再强调安全,强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每周一次的例行检查,作用却是不大。其实,相关部门都忘记了自己“育人”责任,自己的政绩是“育人”,不是制定了多少制度,开展了多少活动。
3.核心層面教师辅导员考评制度程序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核心是任课教师,核心是辅导员。但现行考评制度下,教师的工作重心不是在课堂而是在了论文;他们的职称晋升,在程序上,教学要求是完成工作量,论文要求则是层次和数量。对于辅导员,高校一直强调专业化、职业化乃至专家化。创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等,这些证书辅导员拿的越多越好,论文每年一定要发表,还有其他一些测评要求必须做到,这些,我们不否认能起到提升辅导员能力,但不可否认应制之作的强行要求现实中造成了辅导员“育人”精力的分散。辅导员能力提升无论那一化,现实的效应不过是头衔化。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那么不尽人意,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管理再也没有学生毕业后,谈起时,仍怀着那种温馨的记忆!因为,我们的思维发生错位,我们为了完成评估和指标,“全员育人”流于口号。今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评价方式以 " 代表性成果 " 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高校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这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指导性意见。
三、回归本体前提下,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的构建
“育人”即育心,这是大学育人的本真和灵魂。德国教育家施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须倡导尊重理念,强调育人目的,坚持服务宗旨,创新管理模式,学习上给学生以指导,思想上给学生以鼓励,以教育者的责任感,凤凰涅槃,回归本体,完成自我角色的定位构建。
1.从自我做起。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力求做一个让学生平常愿意接近你,有事愿意咨询你,遇到困难想起你的辅导员。让讲课不再照本宣科,告诉自己论文再多,也只是自我发展一个,把理念回归课堂,使学生放飞理想。
2.工作重点接地气。反对“事不为,劳学生;求政绩,找事情;泛形式,乏内容”为虚化成绩,流于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坚持从学生实际入手,每项工作注重实效,精简程序,力避跟风随风。
3.管理向学生的优点看齐,学生不足,重在分析出处,改进工作思路;处理方式,重在以心感化,坚持交流引导,反对思想僵化,动则扣分、处分、通报。
4.师生交流生活化,在师生关系上,改变学生中学时代形成的被动思维,每学期至少有一两次面对面交谈。
5.倡导首创精神,激发学生创造力,把活动交给学生。譬如“文明宿舍构建”、“学习标兵” “创新管理”、“优秀自我行为”等。
6.激发了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用热情服务带动,用校规校纪规范。
四、让心路的距离不再遥远
纵观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说到底是师生关系的心路距离。为什么很多高校都有固定的心理辅导中心,有专职老师和设备,但解决不了学生们眼神的迷茫和心路的困顿。记得张小娴作品《荷包里的单人床》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现在有一首流行歌是郁可唯唱的《飞鸟与鱼》,愿我们不做飞鸟,回归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之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