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络载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时代建设进程,高校中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高,多种社交媒体软件的使用易如反掌,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影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要求,新时代发展下思政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强化对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在微网络发展背景下,本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促进教育工作的更好实施。
关键词:微网络 载体视域 高校 思想政治 隐性教育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更新,信息化时代已经悄无声息的到来,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实施受新时代发展的影响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受网络无处不在的影响,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下高校建设工作的实际需求。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为促进其效用的充分发挥,为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与社会发展特性相结合,做到与微网络特征的充分融合,促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实施,为人才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
隐性教育在高校的实施中属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能够对大学生成长产生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为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模式需要适当改变,将思想政治的教育目的隐藏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适当弱化教育者的角色性,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加强对环境的建設与文化的建设,提高对娱乐与舆论的重视度,加强服务体系的构建,完善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的更好实施,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对周围的氛围感受,通过无形的影响实现教育目标。隐性教育在实施中具有较多的特征,例如,能够将教育的接受者转化为主动获取者,教育过程中提高接受者的感受性,教育实施所使用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多样化等。
(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析
所谓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主要是指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活动行为等形式将思想与意识融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加充分且全面的感受到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接受党发展下的理论观念,以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的思想道德素养。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多种网络载体与网络平台形式层出不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强化,以渗透方式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成为了有效途径。
二、微网络载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新时代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现代化技术发展影响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网络媒体的更好建设与应,信息在传播中所使用的载体方式逐渐增多,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中,其内容与方式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无法通过网络社区与平台的有效运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热情,知识掌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多方面造成限制影响。现阶段,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主要集中在95后并进入了00后时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新思想的接受速度较快,如果思政教育无法通过有效方法的采取,则无法对学生产生实际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终的教育成果将缺少实效性。且在大学生的发展中,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与高校管理者在教育中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力度不到位,缺少对其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因此在工作的开展中并没有做到认真对待,导致最终工作对整体的人才培养以及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造成极大影响。
(二)信息化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发展中,自身逐渐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发展下其具备了一定的的开放性与隐蔽性,随着信息传播动态速度的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对自身需求的满足更加会以网络的选择为主,主动利用网络信息化获取所需求的信息内容,在过程中会有一些大学生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高校在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面临较大的挑战,大学生的教育活动受到信息化时代的极大影响。高校为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需要顺应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社会发展背景相结合,促进对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影响。
三、微网络载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受微网络发展影响,以此作为载体视域的利用下,高校在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中需要将其实施重点充分凸显,根据工作的实施需求建立微网络载体运作下的专业思政工作团队,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更好展开与实施构建全方位的微平台与载体,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政教育选择。
(一)抓住网络载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高校在针对大学生展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施中需要做到对微网络载体下思政教育工作建设重点的充分把握与全面了解。高校在建设中需要根据大学生个体化的成长发展路径中所形成的特性与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中的微传播与其结合,构建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架构,对思政教育的文化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引导高校大学生在微生活的成长方式下将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内容有效突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文化与建设工作中实效性的综合发挥,促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微网络意识与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的结合。
(二)构建微载体运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队伍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中,引入微网络载体的运行方式,需要专业化与先进化的专家队伍支撑。现阶段,高校为大学生所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其教育环境的构建产生一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内容,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中,隐性教育方式的渗透需要通过微载体运行体系的构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更加专业化的队伍力量支撑,做到对高校发展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的实施环境、教育对象、传播渠道、宣传内容、传播平台以及教育方法。 (三)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和其他载体
在微网络载体视域下促进高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实施,需要与微网络载体做到充分的结合。通过利用当前所存在的多种网络载体形式加大工作的展开力度。例如,在专题类网站或主题类网页中添加更多的建设高校宣传网页,促进相关思想政治的宣传;网络视频与图片类等,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中拍摄一些相关的宣传视频,或是组织思政教育的摄影比赛,将作品发布至网站中,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浏览;针对一些社交通讯类的微网络平台,通过微信等形式建立相关的教育公众号等,定期定时的向学生推送有关的思政教育信息与教学内容。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提升,高校大学生在发展中逐渐进入微交往环境、通过微网络载体形式下的文化传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高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更多的渠道与发展空间。
(四)开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活动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影响下,高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需要做到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根据实际教育工作的展开要求,时刻围绕“中国梦”,与微网络技术結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模式创新,在教育工作的实施中,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创建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活动,构建丰富的文化发展环境,促进大学生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下意识的提高,觉悟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为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拼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微网络发展背景的影响下,传统高校所采取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同时教育工作行为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当前教育模式的采取中,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更好开展,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结果。通过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促进思政教育平台的更好建设,为大学生思政的培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将微网络载体视域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梦.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困境及成因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8):77-79.
[2]王晓菲.“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策略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04):63-64.
[3]杨燕.微网络载体视域下民办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7,(09):31-32.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班主任视域下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XGJPB3014;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