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孩子有问题,换所学校就能解决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父母想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用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充分沟通,而非期待换一个学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歌手孙楠和妻子潘蔚称为了陪伴孩子上“国学”学校,举家搬到了远离徐州市区的地方,租了一套月租700元的房子。这件事在2019年初持续发酵,吃瓜群众纷纷扒出房屋月租、出书宣传、“国学”学校只有培训资质无国家认可学历,以及孙楠夫妇是该校股东等许多细节。
  对于这些细节,真实情况如何,尚无评判。但大众如此关切此事,除了孙楠的明星效应,还因为教育是当下全民关注、忧心的焦点,是无数父母和社会的焦虑映射所在。
  国学能拯救一切吗
  这些年,国家重视和宣传传统文化,希望民众能够传承和学习其中之精髓,并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但有些人却滥用国学的名号招摇撞骗、借机敛财,内容也是无论精华糟粕,统统大肆宣扬。例如之前的“女德班”,就是封建思想对女性束缚压迫那一套理论的复辟,对此须要警惕。还有些人则是附庸风雅,对国学一知半解、概念混淆、牵强附会。以潘蔚书中一段话为例,“我喜欢穿含蓄不外露的中装,让孩子们看到妈妈的尊严。孩子们都知道,妈妈衣服上的5个盘扣代表着五德,竖起的立领代表着生命上达的心意……”
  这段话大有问题。1.潘蔚是否有考据,中装的盘扣代表五德?2.“孩子们都知道,妈妈衣服上的5个盘扣代表着五德”,这是否是孩子真正的认知,还是假借孩子之口或是她想要灌输给孩子的?3.中装就代表尊严?那古代妓女岂不是很有尊严?4.妈妈的尊严是靠服装来表达和体现的吗?4.含蓄不外露是美德,那穿比基尼就是伤风败俗?5.界限不清。潘蔚的言论可以说是她个人对服装的喜好、理解和象征赋义,但扩大到国学、品德的范畴,极为不妥。
  可以看出,潘蔚对国学的学术、逻辑思维以及人的尊严、教育的理解甚为表浅。也许她主要是为了宣传新书及投资的需要片面夸大了国学的作用,可惜因研究有限,反过来毁损了国学。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要懂得一点儿历史、科学、教育和心理学的发展和进程,就不难知道:国学不可能拯救一切,也不可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中西方融会贯通,兼容并蓄,才是正道。
  教育路径的选择
  孙楠夫妇为子女的教育效仿“孟母三迁”的出发点和努力值得肯定,但是,初心好,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其他父母更不要盲目效仿。
  首先,这里涉及义务教育和学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学历对于孩子必不可少,无论是进一步求学还是将来的社会融入和就业。孙楠家庭的经济条件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试错机会,这不是普通人能够负担的。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王菲的女儿窦靖童身上,曾经的继父李亚鹏费尽心血让她上了北京的一所知名高中,但最终她选择退学,踏入音乐圈。另一个不要学历的著名例子是比尔·盖茨,他曾退学创业。由此不难看出:不寻常的教育路径,需要经济、资源或异常出众的才华来支撑。
  还有一些反向迁徙的例子。一对北大的夫妇在多年隐居山林后,为了孩子,选择回归社会,让孩子接受常规的教育。这对夫妇无疑是明智的,他们清楚隐居山林是他们作为成年人的选择,但不应该将他们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爱、尊重、教育孩子是要让孩子有机会去了解、参与、比较各种教育,让孩子在伙伴和社会中学习、成长,最终能独立思考、做出他自己的人生选择。
  其次,选择国学学校,能否解决孩子的问题、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潘蔚提到孩子的两个问题是:1.女儿厌学、玩儿游戏;2.弟弟爱抱怨。这两个都是常见的让父母头疼的教育难题,前者涉及学习动机,后者有关习惯和性格的养成。
  学习动机的解决策略
  关于学习动机,父母需要明白:孩子天生是有学习的本能、兴趣和动机的,但随着长大,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被削减或破坏了。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1.很多孩子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学习;2.父母的财富使得孩子目之所及的东西都唾手可得,没有奋斗的目标;3.孩子迷茫,而父母却无法回答孩子所问“为什么要学习”;4.受不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苦、挫折以及压力和竞争;5.应试教育、课业过于繁重、枯燥等;6.情绪、情感等其他干扰因素,如父母忽视、吵架、离婚以及同学关系;
  父母需要了解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不认为仅转去国学学校就可以把学习动机的问题解决掉。比较好的两个思路应该是:发现兴趣和鼓励。兴趣主要针对前三个原因,鼓励则解决第四和第五个原因。如果孩子是因为第六个原因,则需要通过亲子沟通或求助专业人士来解决。
  如果孙楠的女儿本人对国学感兴趣,或受父母熏陶真的爱上了国學,那国学学校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否则,很可能是换汤不换药,或只是逃避了普校的考试、竞争而已。后者本质上和一些父母用留学的虚荣来诱惑没有动机、成绩一塌糊涂的孩子一样,通常无效。前些日,咨询室接待了一名刚去英国留学两个月就被遣送回来的学生,她因为吸食“笑气”并有售卖嫌疑被学校发现,受到退学并通报所有英国大学都不得再录取的处理。其实,她在国内的时候问题就挺多的,到了英国之后,人生地不熟,加剧了她的迷茫、压力,于是就开始网购“笑气”来减压、麻醉。
  教育要量体裁衣,合适才好
  可见,父母在教育上没有亲力亲为,仅指望花钱或换学校是不行的。不管是国学还是留学,适合孩子的才是好的。如何选择适合的教育之路呢?第一,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二,父母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的兴趣、能力、弱点等,最好还要学会评估手段;第三,尊重孩子的意愿。动机从根本上要孩子自我激发,屈于父母被迫、被动的选择永远无法和自主、自发的选择相提并论;第四,关于学校选择和目标的设定,在这里可以将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通俗地解读一下,那就是孩子踮起脚,努力跳一跳,能够达到的就是合适的。
  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既要各司其职,也要相互补充
  孙楠的儿子爱抱怨的情况,我依然不认为这是一个通过上国学学校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父母不能期待孩子在学校学几篇国学古文就能改掉爱抱怨的习惯。大体来说,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学校主要提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习惯、道德、性格、情感等方面无论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父母才是最主要的老师,因此要比学校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当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二者缺一不可。
  孩子很容易模仿和认同父母,所以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养成爱抱怨的习惯,反思孩子周围有没有也喜欢抱怨或无意中“鼓励”他抱怨的人?父母在教育功能上最简单、但并非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榜样作用,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先要做到。
  总之,父母想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首先要用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充分沟通,而非期待换一所学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3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