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工厂物流管理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大量使用了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思想,重点引入了生产管理范围内先进的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技术,基于发动机车间的拉动式生产原则,将数字化管理手段融入到制造执行系统中去;同时,根据发动机车间生产管理的特点,将物流区、生产区的各个生产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增加相应的控制点,进而达到了生产过程的信息流、实物流保证实时性的动态跟踪,保证了在现场生产管理中的高效。
【关键词】工厂物流;管理体系
引言
目前国内最重要的行业是制造业,在行业快速发展情况下,持续提高精益生产体系的发展力度,逐渐提升企业本身竞争力,己逐渐成为各大制造企业得以持续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国内发动机生产行业中,如果希望获得在同行业中最高的产品品质,就要持续推进实施先进的生产管理,例如从各个生产环节优化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过程质量、生产成本以及配套服务。尽管现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各个环节都使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可是在企业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看,受到各种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难以把车间的生产控制层的生产数据整合到系统上层中,导致整个信息层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不够顺畅,产生信息虽然已经被采集但是没有被处理的现象。
1、发动机装配车间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发动机装配车间生产计划管理的现状
发动机厂的价值流方面的设计初衷,是采取大众集团优先采用的先进工厂控制办法,并适应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不高等特点,打造一个以理想化价值流目标的工厂。从生产线级别、工厂级别、公司级别对价值流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涉及到公司生产的价值流主要是工厂级组织模式和生产级组织模式,工厂级别组织模式:一汽-大众发动机厂在以创造价值为导向和同步生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作为发动机生产线内物料和信息流规划的基础。其描述了大众生产体系内厂内物流的“新物流方案”,其全面关注生产线和物流的同步性并具有如下目标:①缩短通过时间。②在对已有生产线规划新机型时,其可以作为标尺(对标),最大限度实现理想的发动机生产线。③它是新的发动机生产车间厂内物流规划的标准,目标是保证最优质量,投入最少自制成本,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性④在理想价值链和清洁工厂要求的基础上,厂内物流的功能(控制和流程)作为新物流方案的接口;生产级组织模式只生产需要的零件,以避免由于库存产生的浪费。为保障这一点,就需要不同生产线(比如机加和装配)之间生产方式的配合。另外还必须优化设备开动率、减少换型时间。只有达到这些条件,生产流水线才能够顺利进行。大众的生产体系通过以上两个层面的结合,设计形成一套整体的价值流体系,具体为生产线层面=生产线工艺生产,如在机加生产,从毛坯件上线到成品件下线重要核心控制点:生产线节拍,设备开动率;
1.2、发动机装配车间物料配送的现状
发动机装配车间物流配送主要指的是外购件库的运行状态:外购件库依据物流规划科超市存储规划方案制定储备定额,在线最高储备定额--按照物流规划科制定的零件上线器具方案在线最低储备定额--单班或半天产量。超市的供货方式是,由货物入口进入超市区域,零件通过超市缓存区进行最低定额储备,并分为大包装缓存区和小包装缓存区,按装配线要求送上生产线;需要倒包装的零件,先在倒保证区进行零件的倒包装操作,再按照装配线的要求送上装配线;由物料管理科和物流规划科共同制定的配送计划,按照每个零件的不同需求和送货要求等,按运输时间,距离,批次送货量而定。通过计算节拍,行走路线和装配顺线,得到固定的超市发车计划,并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配送。
2、发动机装配车间生产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2.1、生产线看板和标准化模版的建立方案
对于装配线异常问题的处理流程,必须以实时的信息,对问题处理的时间进度、结论进行控制,以此为基础,对生产过程的环节进行调整。同时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共同监控,保证生产的稳定性。而原有的现场生产过程缺少目视化的数字化平台,无法及时展示实时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装配线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计划在装配线采用安东系统,对装配线本身的精益化管理是有益的补充,也是对装配线目视化管理无纸化管理的满足,电子看板是目视化管理(VM,VisualFManagement)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即对数字、图形、线条等信息非常透明化地表示,它是对实际现场生产数据信息的清晰化管理方法。可以在改进生产管理方面采取以下方案:在利用车间现有的装配线信息管理系统上,在发动机装配线设置安东系统,安东系统的实施采用,可以為未来实施完整的MES系统提供数据采集的硬件条件。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上应在装配线上方设置好电子看板的位置,具体应在装配线正上方离地4.5米位置设置安东系统大屏幕显示屏。
车间生产管理改进的过程中,生产系统的生产管理改进需要相应的制度配合,保证先进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当采用了行业内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还要去结合本公司生产管理的传统和基础,通过适应和改造形成负荷本公司的管理制度,才能落实好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并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全部作用。利用精益生产生产理论的导向,实现生产部门间有序协调的运作,在车间生产各部门之间流动的信息流,它们的数据形式规范各不相同,只有信息数据的格式统一,各部门的数据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标准化制度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
2.2、发动机装配车间装配线平衡改进方案设计
装配线的平衡是将装配车间生产相关资源重组、整合充分利用,对于装配线起到减少浪费,提供效率的作用,对生产单位的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装配线的生产离不开持续的平衡改进。装配线平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工艺方法见底瓶颈工位消耗的生产时间,使所有工序的工作时间尽可能的相近,进而提升装配线生产效率,装配线平衡的主要方法有:①以各个工位作为优化对象,通过分类把消耗时间长的和相对时间较短的工位一起考虑优化。时间长的工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将分解后时间较长的工作内容分到其他工位,或者将时间较短的工作内容加到时间比较充裕的工位中去,最后可以取消原工位,对于合并后的工位状态再进行进一步的优化;②通过相关的工艺手段(如改善人机工程方面)进一步提高瓶颈工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③优化工位设备和工辅具,改善工作环境,缩短工位的时间;④优化生产线的设备布局,是布局更加符合操作的负荷,消除因设备布置产生的浪费;在实际工作中,与装配线管理工程师进行经验交流,了解工程师和一线生产员工的经验和意见。可以调查以下内容,实际参加装配线生产过程,使用秒表或电子表对各个工位的时间进行计时,记录装配线各个工位的时间,询问每个工位的操作者的意见,同时可以听取他们的改进意见,也可以在人机工程等方面对操作者的负荷情况做分析;其次是了解物流配送的情况,按照车间已有的物流控制点对物流的配送节奏进行把控感受,并询问物流上件操作工的体验。
结束语
在生产管理中运用制造执行系统,要进行持续改进并和外部行业技术的发展保持相对同步,同时,在精益生产的指导下,在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发展公司自身的管理制度,使之与先进的管理技术互相匹配。
参考文献:
[1] 周涛.风帆公司物流管理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7.
[2] 付英梅.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物流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3] 吴文君.HQ公司仓储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4] 车明波.A船业公司生产物流管理问题改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5] 曹慧敏.思格集团销售物流系统优化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作者单位:1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保定徐水公司;
2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底盘研究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4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