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细节,成就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神情投入;教师悉心倾听,真情奔涌。师生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突出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呢?下面,笔者摘取了一些教学片断,谈谈一些分析和反思。
  一、自主探索,实践交流
  2.分析
  以上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时间,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和说一说的环节中抓住教学细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让学生借助操作自我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动手操作中提升思维,从而达到了计算技能与思维发展的双赢,提高课堂的效果。
  二、情理合一,算法多样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114×21到底等于多少呢?你准备怎样算?谁来谈谈?
  生1:我打算把21套书拆成两部分来计算。
  生2:我打算用竖式来试试。
  ……
  师:光有想法不行,我们还要行动起来。
  (学生在练习本展开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案例。)
  师:你是怎样算的?谁先来展示一下?
  生1:我先把21分成20和1,先算114×20=2280(元),再算114×1=114(元),最后算2280+114=2394(元)
  师:对于他的算法,你有疑问吗?
  生2:你为什么要把21分成20和1来算?
  生1:我把21套分成20套和1套來算,先算出20套的价钱:114×20=2280(元),再算1套的价钱:114×1=114(元),最后算出21套的总价:2280+114=2394(元)
  生2:你的方法真好,向你学习!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我也是把21分开来算的,不过我把21拆成3×7,然后用114×3×7=2394(元)
  师:谁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4:你为什么要这样拆呢?
  生3:因为114×3=342(元)是表示先算出3套的价钱,21套里有7个这样的3套,所以再算342×7=2394(元)
  生4:哦,我明白了,谢谢你!
  师:一问一答中,我们又读懂了一种方法,谢谢你们!谁还想来说说?
  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先算1×114=114,再算20×114=2280,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114+2280=2394,你们看: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师:有哪个同学不明白吗?
  生6:请问“228”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228后面没有数的呢?
  生5:“228”是表示228个十,因为是用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个十。
  生6:哦,“228”是表示228个十,我明白了,谢谢你!
  师:我也有疑问,用十位上的“2”乘114时,所得的积从哪位写起?
  生5:从十位写起,因为2个十乘114等于228个十,所以228后面就可以省略一个“0”了。
  师:谢谢你的提醒!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件了不起的事;能听懂或看懂别人的想法,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你看,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方法,谁读懂了?
  2000+200+80+100+10+4=2394
  生7:这种方法是将114分成100+10+4;再将21分拆成20和1,先将20分别与100、10和4相乘,再将1分别与100、10和4相乘,最后将6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生8:我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了!
  生9:我也觉得也乘6次,还要把6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太繁琐了!
  ……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想到的或者读懂的方法。仔细观察这些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了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
  生2:虽然它们的结果相同,但方法不同。
  生3:我发现了它们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有联系的,它们都是在拆数。你看,第一种方法是把21拆成20和1,然后分别与114相乘;第二种方法是把21拆成3×7;而竖式是先算1×114=114,再算20×114=2280,其实也是把21拆成20和1,然后分别与114相乘。
  师:思维敏捷,表达清晰,让人一听就懂,此处该有掌声!那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
  生6:我喜欢竖式,因为它能算得又对又快。
  生7:我也喜欢竖式,它很简便。
  ……
  师:不管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最后的结果都是2394。平时计算中,我们没有必要把每种方法都用上,只要选择合适的,有把握算准就可以了。
  2.分析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它为沉寂的计算教学带来了新的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上述教学,教师在细节中不仅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还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多种算法的呈现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思考、交流、分享的平台。有了算法的多样化,才有讨论交流的必要,从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三、制造冲突,激发欲望
  1.探索平行四边形角的特点
  师: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两个锐角相等,有两个钝角也相等。
  师:两个相等的角处在什么位置?   生:一个上,一个下。
  师:是不是相对的?其实像这样的角叫对顶角。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顶角相等,其它平行四边形呢?
  (学生赶紧从书上找平行四边形验证)
  生1:我量了两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对顶角都相等。
  生2:我量的也是。
  生3:平行四边形的对顶角都相等。
  师:如果要你量平行四边形角的度数,你量几次?
  (这时,教室里的学生“吵”了起来:有的认为要量两次,有的认为要量一次)
  师:请你们说出各自的想法好吗?
  生1:我认为只要量一次,因为我们昨天就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用360减去量出的两个角的度数,再除以2就是另外一个角的度数。
  生2:太麻烦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相等的锐角,两个相等的钝角,用360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的和,是180度。
  生3: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锐角加一个钝角就是180度。直接用180减量出角的度数就知道每个角的度数了。
  (随后,我随意出示了几个平行四邊形,学生根据这一点,一下子就计算出了每个角的度数)
  师:现在给你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认为要量几次?
  生:一次。
  2.分析
  在教学问题的设计安排上,笔者既考虑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也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注意捕捉教学细节,通过制造精彩的认知冲突和分析比较,给学生指明探索的方向,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的知识,成就高效的课堂。
  四、合作探究,发展思维
  1.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你们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分别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要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你们想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把你思考到的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并且动手操作,等一下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生4人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让几个学生在展示仪上汇报展示操作情况。)
  生1: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用一个梯形,通过割补,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3:用一个梯形通过割补拼成三角形。
  师:刚才同学们采用不同的割、拼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们可以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生: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上底加下底表示什么?乘高后又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学生根据不同的拼摆作出不同的回答)
  生1:上底加下底表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再乘高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除以2得梯形的面积。
  生2:上底加下底表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再乘高除以2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就是梯形的面积。
  生3:上底加下底表示拼成的三角形的底,再乘高除以2得三角形的面积,也就是梯形的面积。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h分别表示上、下底和高,你能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S=(a+b)×h÷2(板书)
  2.分析
  在学生合作操作前的细节中笔者适当指导,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去探索,经历了梯形面积公式的精彩探索过程——S=(a+b)×h÷2,成就了高效率的课堂,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抽象概括能力。
  五、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还要做一名善意的的鼓励者和欣赏者,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才能的精彩舞台。而教师只要关注教学细节,就能成就高效的教学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