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 键 词] 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52-02
  青春期是人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多事之秋。研究表明,在中职生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中,占主导的是与青春期相关的问题。关注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认清现状,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需要。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调查表明,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问题有:
  (一)情绪情感问题
  中职生情绪情感日趋丰富复杂,但还不太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空虚无聊、消极自卑、虚荣嫉妒、消沉郁闷、冲动易怒等不良的心理常常困扰着他们。他们时常感到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亲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隔阂,代沟突出。有些学生对老师不亲近、不信任,与老师的对抗倾向普遍。有的学生常为同伴之间的矛盾而烦恼,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学生存在太过热衷或恐惧与异性交往的现象。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慎处与网友之间的关系。
  (三)性心理问题
  性心理问题比较隐秘,但其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他们有性冲动或性压抑的困扰,有遗精自慰的不安、羞愧,有对月经期的忧郁、恐惧,有的过度在乎自己在异性中的形象,对自己体态、长相乃至肤色、青春痘而烦恼。异性间亲密度增强,早恋现象比较突出。
  (四)个性心理问题
  青春期的中职生逆反心理依然突出,一些不良个性特征普遍存在,狄隘、妒忌、暴躁、敌对、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在一些中职生的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许多学生缺乏应有的理想和追求,有的得过且过,有的自甘沉沦。他们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不同的对象会有所不同,但产生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共性。
  (一)中职生的情感的起伏大,变化快
  他们成长中受到的诸多指责冷遇,使得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有的朝气和热情。年少气旺,缺乏宽容忍让,情绪反应快而容易过度,容易产生无理智的冲动。愉悦、兴奋、消沉、压抑往往因一件小事而瞬间转化。
  (二)思维发展不够充分
  思维有一定的深度,但还不成熟,看问题不全面;有一定的批判性,但缺乏辩证判断。因而易以偏概全,或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如果消极情绪一旦被激发,就易出现否定一切,什么都听不进去,容易产生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三)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矛盾突出
  生理迅速发育性成熟,而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相对迟滞,容易在心理上引起骚扰和波动,形成复杂的心理问题。学生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达到新的水平,这些激素水平的高低直接与青春期的改变有关。
  (四)不良环境与教育方式方法催生了学生的不良个性
  社会乱象搅乱了学生的是非观念,家庭的粗暴或溺爱影响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手段、方法的不恰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致使教育效果向相反方向发展。
  三、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提高认识,健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首先要健全机构,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规划和系统的实施方案,要突出重点,侧重青春期心理问题的研究解决。其次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要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实施方案》《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报告制度》《心理健康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构建协调配合的联动网络,明确各教育主体的目标责任,狠抓制度的全面落实,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二)拓宽渠道,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
  1.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作用。要按大纲要求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自主开发针对性强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系统全面地向学生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在各科教学和实习实训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教师都自觉承担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责任。
  2.通过不同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当代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对网络的亲和依赖性强,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同时,可利用校园媒体,如设立校园广播“心灵之声”栏目,定期刊印《心海导航》小报,以及通过校报、橱窗等形式,来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以青春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如,“心理健康月(周)”系列教育活动、心理情景剧表演活动、心理成长训练营活动、心理健康知識大赛、心理健康小报展评、青春期心理健康演讲征文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缓解压力、释放心情,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关注个体,切实加强心理咨询辅导
  要建立标准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或咨询室)。要配备心理沙盘、脑波训练仪台、智能互动宣泄仪、音乐放松系统等设备,以及学生心理测评和档案管理系统等专业软件。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同时制定一套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经调查,学生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有89.9%的人选择自己调节,38.7%的人选择向人倾诉,只有6.8%的人选择心理咨询辅导,这说明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主动性并不高。学生对心理咨询室敬而远之的原因有很多,或是怕同学嘲笑,或是难为情,或是对心理咨询师缺乏信任。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去心理咨询室就像生了病要去医院一样,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要采取措施,积极宣传心理咨询的重大意义,让学生参观心理咨询室,认识心理咨询,让学生消除顾虑,大胆走进心理咨询室。   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把热爱心理咨询事业,具备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历条件,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有经验,有耐心、有亲和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老师安排到心理咨询岗位。心理咨询老师要努力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和质量,以自己的实效实绩,赢得学生的信赖和赞誉。
  要积极运用网络开展心理咨询。网络咨询突破了咨询双方在时空方面的诸多制约,避免了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可使学生放下包袱,敞开心扉,尽可能真实详细地陈述心理的困惑和自己的需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咨询方法。要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心情留言板、电子邮箱等信息交流平台,认真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面向全体,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着眼于全体学生,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实施系列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对中职生来讲,主要进行男女生交往、预防性骚扰、体相烦恼、悦纳自我、青春期网恋、恋爱受挫、情欲与冲动、艾滋与性安全、责任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主题。通过心理讲堂、主题班会等形式,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方法,以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对外联谊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使学生了解心理保健常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能够正确对待和自主调适自身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内在共同需要,要力戒一味灌输,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尽力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来自我的体验和领悟。
  (五)突出主体,发挥学生同伴间的互助作用
  中职生在以往的受教育过程中,常常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歧视,这就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了抵触心理,常常对老师的教导不以为然。他们往往喜欢自由、独立而排斥权威,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相互交流谈心。研究表明,学校里学生最亲近、最易交流的还是他们的同学和朋友,由于朋辈间的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朋辈间的互相教育,其效果超乎我们的想象。班组心理委员和心理健康志愿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强,对求助者的鼓励、劝导和支持有时往往会比老师和家长更有效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班级的“心灵成长互助组”、班级心理委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互动交流和伙伴关怀活动,实施“自主、自助”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营造学生之间互相关爱、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其次,开办学生心理咨询与干预技术培训班,让学生心理工作骨干在学生中间注意发现心理问题及疾病,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六)家校配合,提高教育综合效果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应该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要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等方式,教给家长如何在新形势下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子女,让家长明白,营造温馨、关爱、融洽的家庭环境,是子女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家长应以身作则,调整自我态度,避免自身的消极心理对子女的影响。要理解处于青春叛逆期子女的心理特点,理解子女在追求人格独立时的不成熟言行,学会宽容,學会因势利导。要指导家长选择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甚至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采用亲善、耐心、尊重、民主的理念来教育。
  其次,要加强农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学校有重大的教育活动可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要采取不同方式征寻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如我校以微信公众平台有计划地向家长推送一些家庭教育的有关内容,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由学校相关领导、所有班级任课老师和班内所有家长组成的群,领导、老师、家长共同探讨学生教育难题,介绍好的经验做法,互相推荐网上好的文章,密切了家校的有效沟通,形成了对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合力。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