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之探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托马斯-曼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故事背后的另一層叙事,即一个艺术家对于“绝对”的艺术和美的追求,进而阐发该小说和柏拉图《斐德若篇》所开创的美学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托马斯.曼 《死于威尼斯》 柏拉图 《斐德若篇》
  托马斯·曼著名的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故事情节可以说非常简单,一个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突发奇想地到威尼斯进行一场旅行,并在威尼斯遇到了美貌男孩塔齐奥。老作家沉迷塔齐奥的美,并一直尾随男孩塔齐奥在威尼斯城中四处游走,直到瘟疫来临也不肯离开,最后死在瘟疫之中。
  如果我们将这个故事和托马斯·曼的生平进行对照,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可以相互契合的地方:托马斯·曼和自己的妻子、弟弟真的有过一次去威尼斯旅行的经历,《死于威尼斯》这篇小说正是取材于这次旅行。与此同时,托马斯·曼在威尼斯遇到了来自华沙的莫斯男爵的儿子弗拉迪斯劳,昵称阿德齐奥,这个少年就是小说中塔齐奥的人物原型,而小说里的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的原型当然就是托马斯·曼本人。故事背景和人物原型都有迹可循,那么小说里的那段“不伦之恋”是否也有现实的依据呢?从托马斯·曼的私人生活来看,他长期迷恋自己的长子克劳斯·曼,而这恰好是书中老作家爱上美丽少年的某种映射。
  当然,根据托马斯·曼自己的解释,《死于威尼斯》是他回到德国后,在听马勒的《第五交响曲》时,从中获得感悟才写下的这篇作品。小说里作家名字是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古斯塔夫”的姓氏即是取自于《第五交响曲》的作者——古斯塔夫·马勒。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演维斯康蒂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魂断威尼斯》时才故事主人公的身份由作家改为作曲家。当然,如果这样无限地追索下去,我们还会发现很多似乎有力的材料或“证据”,比如小说很可能是吸取了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某些经历,八十岁时的歌德曾经爱上一个少女,但后来为了完成《浮士德》而放弃这段感情。对歌德一向敬重的托马斯·曼,将歌德晚年的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来源之一,有很多学者相信这种说法。
  不是说这种反映论式的研究方法丝毫不能帮助我们理解这部小说,但它起码不能给我们更多以及更高层次的文学欣赏和思想感悟。相反,我们不妨尝试抽空整篇小说原本就很稀薄的故事情节,进而来观察其表面故事背后另一层隐藏的叙事线索。即这个看似在书写老作家爱慕美少年的故事背后,其实讲的是一个艺术家对美的极致的渴望与不懈的追求,以至于他最后心甘情愿为艺术而死的故事内核。在这样一种理解视角下,塔齐奥当然就是艺术与美的象征,而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便是那美的追求者。
  这样一种说法绝非完全脱离文本的天马行空,相反在小说里有很多细节可以作为这种理解的证明和落脚点:
  看得出来,他才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他的一头秀发无人敢碰。他就像雕塑《拔刺者》中那个少年,缕缕卷发飘垂到额、耳际甚至齐脖根。
  (见到塔齐奥)他突然情绪高涨,信口背诵起几行诗句:“酣酣睡大觉,美美热水澡,美服披上身,光艳又俊俏。”(笔者按:诗句出自《奥德修纪》)
  “妙啊,妙!”阿申巴赫心里叫道,一副冷静判断的行家口吻。艺术家们有时就如此来掩饰自己目睹一部杰作所感到的喜悦和陶醉。
  老作家初见塔齐奥,就将他比作“雕塑”,后来在等塔齐奥时,竟然脱口而出《荷马史诗》中的诗句,对塔齐奥的爱慕最后还引发了老作家的文思如泉涌……雕塑、史诗这些都是西方艺术最高境界的典型与代表,作者一再以此或明喻,或暗指塔齐奥,正是想告诉读者,塔齐奥其实就是美与艺术的象征。
  颇耐人寻味的是,这样一种对于艺术或美的追求,竟然借助一个“不伦之恋”的故事表现出来。在小说里,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原来是一个集万般荣誉于一身的人。他终日努力工作,视出游是浪费写作的时间,他本人是青年人学习的模范,他的作品被选人中学课本作为范文来品读,他在五十岁的时候获得了被封为贵族的荣誉……这些看似因写作而获得的光环其实都只是现实意义上的光环,而当老作家遇到塔齐奥那一刻起,他才真的窥视到了艺术与美的境界。于是他开始不断地尾随塔齐奥,不顾自己的身份而成为一个“跟踪狂”,穿梭于威尼斯的大街小巷,不肯远离一点,也不敢贴近半步。老作家在追踪塔齐奥的过程中一度陷入到了类似尼采所说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迷狂境界之中。小说里对这一尾随过程的描写充满了魔幻的力量,让人不禁想起林徽因的诗句:“你说这院子深深的——/美从不是现成的”,古斯塔夫·阿申巴赫正是在这追逐美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艺术之美并沉迷在其中,以致最终不能自拔。
  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理解老作家追求塔齐奥,其实就是他对于现实生活的背叛以及对艺术生活的追求。而早在小说开篇时,作者就已经在老作家的血液里注入了现实和艺术两种血液: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的父亲是司法局的高级职员,代表着现实生活的一面;而他的母亲是热情的波西米亚乐队指挥的女儿,象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古斯塔夫·阿申巴赫是一个集现实生活与艺术追求于一身的具有双重性矛盾的人。而由此为视点来回看整个故事,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去威尼斯之前的生活,是基本属于现实生活层面的,并且他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和荣誉;直到他见到并且爱上塔齐奥之后,才开始了自己对艺术追求的转向,仿佛一个写了大半辈子小说的作家到晚年才一窥文学真境界所感受到的那种狂喜。老作家对塔齐奥的追求暗指着他渐渐进入艺术与美的世界而同时逐步远离现实世界;当老作家完全进入到艺术与美的世界中时,也就是他完全离开现实世界的时候,即现实生活中老作家肉身的死亡。
  所以整篇《死于威尼斯》表面上是斯塔夫·阿申巴赫对于美少年塔齐奥追求“不伦之恋”的故事,其实隐藏了另一层艺术家对艺术不懈追求的“复线”叙事结构。当然,这两条显在和隐含的叙事线索并非被作者强行捆绑在一起,而是有着深厚的西方文艺学和美学传统,那就是对柏拉图式的爱情传统的继承。在柏拉图式的恋情中,一方面爱情完全是一种精神之恋,是一种耽美,而非纵欲,这也正是小说中古斯塔夫·阿申巴赫自始至终对塔齐奥没有半点身体上的接触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文化源头来说,古希腊柏拉图式的爱情最早指的就是对于美少年的恋爱,美少年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纯粹的美与绝对的美。
  在小说里,作者在描写老作家追求塔齐奥时,不止一次地用《斐德若篇》来作比。而这在另一个侧面上暗示出了老作家对塔齐奥的追求其实是在踏上一条不归路。《斐德若篇》中说:“美的本身就是个深渊,追求美的过程就是一个陷入深渊的过程,而陷入的极致是死亡。”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因为迷恋塔齐奥而到了明知有瘟疫降临也不愿离开的“非理性”状态,最终他死于威尼斯。而这种“美的极致是死亡”,正是从希腊神话开始所渐渐形成的某种西方文学传统与文化共识。
  此外,在老作家决定去威尼斯之前,曾见到过一个着装怪异的男子,这个男子不仅是促使老作家威尼斯之行的直接原因,也令老作家莫名联想到了印度的热带沼泽;而到了威尼斯之后,蔓延于城中的瘟疫也恰好是来自于印度的热带沼泽,这当然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一处前后呼应,作者在老作家去威尼斯之前就已经对故事结局——老作家之死有了一种铺垫与伏笔。
  类似这种前后呼应的精心设计,在这篇小说中还有很多。比如,在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坐船去威尼斯的途中,搭乘过一辆私人的船只,当他问船夫“这一趟要多少钱”时,船夫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奇怪地说了一句“反正你会给钱”。但事实是最后船夫由于没有执照,被岸边的警察吓跑了,古斯塔夫·阿申巴赫也因此并没有给付船钱。
  “反正你会给钱的”这句话在中文译本中只有一层意思,但是在英文译本和德文原本中,它分别是:
  Youwillpayflorit.(英文)
  Sie werden bezahlen.(德文)
  这句表达不论是在德文还是英文本中都有两重含义:1.你会给钱的;2.你会付出代价的。最后老作家确实是没有给船钱的,所以他最后付出了代价。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简直就是老作家最终的死亡谶语,更是一名不断追求艺术以致死亡的艺术家的天鹅之歌。
  综上所述,托马斯·曼的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其实采取了某种“复线”的叙事结构,在一个不伦之恋的故事外壳下隐藏了另一个艺术家追求艺术至死的精神内核,而这个精神内核是和《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以来西方的艺术与美学传统密切相关的。只有解读出这篇小说“复线”上所讲的故事,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小说中所包含的丰厚的西方思想文化意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