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大多都是将精力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注重单方面的讲解,降低了同学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以及教材中进行阅读。对此,应当以新课程标准为背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予以调整与优化,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对语文阅读重视程度不高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提高教师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相较于课堂阅读而言,课外阅读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也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部分。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教师注重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技能。例如:课外书籍种类与数量比较多,小学生本身不具备较强的鉴别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需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好书、坏书的鉴别标准,引导学生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例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地理常识、少儿科普等,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与能力。
  二、加强语文词句基础训练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本身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还需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训练与培养。在文章中,往往包括各种段落、句子、词语等,而想要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了解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还需要对文章中句子与词句进行有效的理解。教师应该加强语文词句基础的训练,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抱有应付了事的心态,而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受文章的内容。同时,在进行略读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更深入地进行阅读,将文章中重要的知识点与语句标记出来,以便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
  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地阅读方法
  语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分辨哪些内容需要精度、细读,哪些内容只需要略读。教师可以将文章的结构进行分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从而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抓住文章重点。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将其标记出来,以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
  例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会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章写作顺序、主旨句、重点词句等,让学生有序地开展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与技巧。
  四、多样朗读培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多样化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教师总是一味的运用一种教学方法,学生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来学习语文知识,学生也是草草了事,语文的阅读能力就会降低。由于新课改的影响,朗读教学又一次回到语文教师的视野中。中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中国汉字的启蒙阶段,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阶段,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对于需要情感朗诵的课文,本质就是学生讲出作者的心声,学会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并且展现出作者应用的风范。
  五、阅读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
  俗话说学习离不开学习兴趣,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从心理上接受阅读教学,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与学生的心理认知相结合,寻找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多媒体教学,将阅读与图画、声音这类易于被学生直接接受的感官信息相结合,让学生在声音和图画中去想象,去思考,不仅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置身于阅读情境之中,获得不同的阅读情感和阅读感受,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当然,对于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不拘于形式的,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并且能够达到阅读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大胆地尝试和创新,进行合理地引用,才能让兴趣真正成为促进阅读教学的动力。
  六、课上学习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
  阅读教学应该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应该在课外的生活学习中,通过课内课外的相互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对于阅读意识的形成。课内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定向情感的培养,课外阅读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或者也可以是能够被学生接受的经典书目散文、诗歌等阅读书籍,书籍的内容不一定是与教材有关联的,只要是对学生阅读的有促进作用的题材都应该被教师所收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知识视野的提升,真正从心理上喜爱阅读。因此,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或者讓学生针对阅读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者鼓励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辩论,又或者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这种交流方式不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励着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积极地思考与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使阅读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日后的阅读学习。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从发挥想象开始,即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让学生看着文章标题,先不要急于进行阅读,而是进行猜想文章会写些什么,可以进行大胆想象。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教学的关注点应该落在大力发掘学生这方面的优势上。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将不懂的字词或者段落标记下来。在阅读教学中也要促进对学生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的培养,这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强调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提醒学生不要躺在床上读书,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不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做小动作的陋习,这类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有利于以后学生的阅读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方法和理念创新,采用与文章实际内容相符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另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