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历史变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就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来说,在两汉之前,北方相较于南方来说,是比较发达的。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南方较为安稳,而北方由于战事频繁,大部分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人民开始向南迁移,给当时贫瘠的南方地区带去了高水平的生产技术以及高质量的生产工具,江南地区的发展和土壤改善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后期南方京城的建设与南方经济中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与物质的基础。而北方由于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中心已经由北方开始向南方转移。
  关键词 江南地区 经济地位
  中图分类号:K292.6 文献标识码:A
  1汉代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地区
  根据史记等的记载,战国时期时,长江流域尚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南方地区的发展情况也不是很好。当时人们的主要粮食小米,大麦,小麦,高粱等大部分生长在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大平原区域。而南方只有稻米生长耕种,但是在北方部分地区也同样有栽种,由此可以看出,汉代以前农业经济的中心主要在北方。
  我国进入秦汉时期之后,随着在中华大地统一大王朝的建立,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避免出现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纷争开始中央集权,中央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朝在江浙地区和闽南地区也派遣了官员到这些地方进行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同时也对黄河流域进行了大幅度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汉代初期,朝廷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制定了很多为了恢复生产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汉代农业文明的发展,铁制农具逐步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了适应当时汉武帝对国家农业方面治理的阶段,冶铁业在汉代迅速发展,同时出现了两牛一犁的耕种方式,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汉代农耕文明的发展。然而,相较于北方的铁制器具先进生产技术,南方依然还是刀耕火种的状态。
  到了东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无论是农具的改良,水利工程的建设,还是农业技术的进步,都比西汉时期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东汉时期有一种牛犁,操作灵活,便于在较小的耕地上耕作,与西汉以前的两头牛相比进步很大。犁有犁墙、犁床和犁箭,可以上下移动,这是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的标志。
  2魏晋时期农业中心开始向南偏移
  东汉末年由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导致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军阀集团,军阀混战导致人口锐减,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危机,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实行了屯田制度。曹魏末期,北方一些地区的农业得到了改善,手工业的一些方面也得到了恢复。三国时期,北方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争夺相当激烈。但江南地区很经过孙坚孙策的两代努力,很早就被平定,确立了其对江南的统治地位,因此相对和平。北方的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选择渡江南下,据史料记载,当时南迁到长江流域的就有70多万人。南方的刀耕火种被淘汰,农具和犁等也有了大幅度的改进。而后又在曲阿建立了新的丰堰,灌溉了农田约有八百多公顷,在乌程建筑荻塘,灌溉农田有千公顷。南方水利的兴修为其农业的丰收提供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南方的造纸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伴随着江南工商业的发展,较大的商业城市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南方的经济发展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北方,农业与经济中心渐渐地向着南方转移。
  3唐宋后期中国经济重心已经脱离北方
  在公元六世纪后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扩大,农业得到了发展。但在当时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物资供应已不能满足军队和帝都人民的需求。虽然大运河的出现有各种政治盒主客观因素,但其当时政治中心需要支持大量物资,尤其是食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的中国南方农业生产,经过六朝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已经把江南地区变成了富庶之地,江南熟天下足的说法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与此同时,隋炀帝建东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适应南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掌控南方的财税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统治。东都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它处于运输各种商品贸易的中心,能够有力地保证统治者的需求,并且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有保障的后勤。随着中原地区的经济逐渐滞后,江南地区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统治者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就必须将自己的政治中心向南部地区转移。在唐朝的赋税结构中,主要以江南地区人民的税收为主,而后期的安史之乱也没有对江南地区造成影响,社会的安定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础。到了宋朝,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中央王朝的经济中心,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较于北方地区而言更快,在北宋末年,金人入侵中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北方人民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南部迁移,就更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一次南迁过程中,北方的工匠也迁到了南方,南方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全面的系统性的进步。根据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综合性,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江南经济地位的转变与它的长期稳定有着直接关系,北方的常年战乱是造成北方偏移经济中心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宋代以后自然环境和整个生产力的变化以及北方农业种植水平的变化。江南地区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富可敌国”的逆袭,终于变成了我们印象中的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的优美环境。蚕桑与棉纺多种经营、科举昌盛、世家形成,文化和财富荟萃于此,江南成为人们心目中浪漫和洁白的文化殿堂,文人墨客齐聚,齐齐留下名言佳句。行商坐贾云集,经济空前发展。江南一步步形成中国的经济、农业、文化、政治中心。
  参考文献
  [1] 赵宜聪.试论宋代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转变[J].焦作大学学报,2016,30(03):57-59.
  [2] 薛珂.宋代江南地區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方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0):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