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最有效地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改进高中生的学习,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教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修养,是教师如何正确把握数学新课程的内容、特点、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在新的课改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学习兴趣的新要求。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有显著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要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努力。
1改变教学方式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促使高中生充分、和谐、自主、个性化地发展。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诱导,高中生探索、启悟、归纳的学习过程,教师要让高中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第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组织者,由课堂的指导者变为合作者,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高中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由舞台的主角转变成幕后的导演。第二,营造宽松的创造时空,给高中生想象的空间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使高中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重在点燃高中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帮助高中生学会自己思考,学会自己学习。第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数学本体论的两重性特点,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要采用再创造范式,引导高中生怎样在教学活动、教学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教给高中生如何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第四,加强开放思维训练,开启高中生的创造潜能。在课堂中以开放题为载体,进行思维训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使高中生的探索思维得到锤炼,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第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凝集着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师不可能教给高中生一生管用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却使人受益终生,当然思想方法要靠我们教师去挖掘,去提炼,去总结,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学科底蕴,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2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指导学生了解数学这一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追寻数学历史发展的轨迹,体会其中的美学价值,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怀、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推行人文素养的教育,不仅对利于学生的素质有提高,而且能有效改善学生对待数学学科的态度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数学史进行教学。数学是人类创造最早的人类文明成果之一,有着悠久而豐富的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可通过数学历史教育这一途径。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的求知过程而引入新的知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史上的一些典故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都可以拿来作为引入的材料,同时老师也可以介绍这些数学知识及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例如,讲解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时,可引入高斯在小学时表现其数学天赋和才能的故事。在我国,祖之冲在计算圆周率的故事,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都能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加具体,从而使他们对数学科学更加痴迷热爱。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用创造性思维学习数学。创新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尤其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具体问题设置思路与答案都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设置开发性的题目,使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与方式来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开拓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有独特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的同学,教师要及时给与鼓励,必要时给与一定的帮助,让他们有信心利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3深化教学实践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如何帮助一批已想“下岗”的高中生重新“上岗”,医正一大批高中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过就忘”的症结,使数学教学在实践中充满活力,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种使高中生积极思考探索的心理环境,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真正做到想高中生所疑,乐高中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灵活自如地带高中生在数学美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智慧启迪高中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高中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个性影响高中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高中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这样,课堂就进入了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高中生的学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达到敢想敢说、多想多说、会想会说的境地,高中生的兴趣、情意才会充分调动起来。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高中生课外思维的延伸。带“问题”下课,带“课题”回家,加大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悟”的发生。课堂应是引发高中生思维的起点,而思维的最终深化只能在课外,因此我们在做足“课内”功夫外,还必须有效地做好“课外”文章,实施研究性学习,加大数学探究,追踪了解高中生的数学活动场面,如让新科技辅助高中生数学学习,布置撰写数学研究性报告,实施五分钟解题演讲,让高中生编题、解题等,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金丽赟.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顺序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