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创建和谐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14-01
和諧的课堂,应该包含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氛围的和谐、语言的和谐以及师生交往的和谐等。在教学中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对学习数学而言,情感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和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会”时享受到的数学活动的成功的喜悦,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热爱数学;反之,则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远离数学。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受。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现代的教育为什么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无奈、厌烦、害怕等抵触情绪,不能不承认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的学习活动是处于一种被强迫、被压制、被命令的氛围之中,为此,要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必须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喜爱才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例如:学习“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小明今年12岁了,可是他才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从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就会产生想学、愿学、要学的积极情感反应,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而发展其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越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越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产生灵感,使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在感受,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封闭式的习惯性思维变成开放式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保护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发现、创新,促使学生在探索、实践和研究中,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学生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中,才能树立起自信心,使学习的热情保持下去。
三、构建和谐的教学形式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探索和钻研,找出最简洁、最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学生更清晰透彻地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这部分知识时,我没有按照以前的教法“做减法想加法”的方法来教学。比如18-9这道算式,如果想9加几得18,对于20以内进位加不熟练的同学,这类题做起来肯定有难度,如果还按照凑十法的原则,把18拆成10和8,先用10减9得1,再用1加8得9,不是更简单吗?我在教学中用这种方法一试,果然同学们一做就会。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自信心十足,并且有了学会的成就感,自然对数学就更有兴趣了。
四、设计和谐的练习方式
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如果让他们整天面对翻来覆去的练习题,当然定会觉得十分乏味。所以设计新颖独特富于启发性的练习题,就能始终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在学习上。如在学完笔算进位加法后,我让学生试着编几道类似的算式,出现填上一个数字使算式变成进位加法题等一些练习形式,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更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使人人都学到数学知识,更要关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因此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展示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