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体育教学因为不是专业的文化基础课而被冷落,体育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在考试前期,体育课程会因为学生文化基础课程比较紧张而被占用,这就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一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应该将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明确课堂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以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知识,应该合理有效地将实践和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体育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一、游戏的应用特点
将游戏应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增加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区别于基本的游戏,它会将教学知识点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简单易懂,也增加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体验成就感,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体会到体育课程的真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枯燥,再加上体育课程本身不受重视,学生对体育教学课程没有兴趣,也无法达到体育训练的目的。而体育游戏不仅娱乐性强,也将运动融入游戏中,这就使得学生在游戏中将体育运动的真谛体会得淋漓尽致。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分层次锻炼学生的平衡性、柔韧度以及灵敏度,并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力以及力量,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游戏能够将这些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也可以深刻地理解体育知识的精髓,以此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要注重游戏的公平和公正性,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将游戏对体育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体育训练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长期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实践理论和实践方法。中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枯燥的训练课程便会使学生感到训练的乏味,多数學生也会因此失去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游戏环节掌握体育训练技能。比如,在田径教学中,弯道技术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圆形跑的游戏,也可以用弧形跑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教师应该将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融入游戏中,使体育课程变得轻松有趣,让学生学习到体育的精髓。
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体育游戏,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将游戏的形式融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增强体质,并在游戏环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全面素质,让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到存在感,找到自身的价值,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科学、合理、有效地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规则和体育精神、互帮互助,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规范道德行为,提高道德品质。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运用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合理有效的游戏,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程。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许多学生都丧失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也使得体育教学课堂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而兴趣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体育游戏的制定要根据教学条件的现实情况,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总结小游戏,并将竞争和运动融合在其中,教学形式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并且可以让学生有竞争和合作的意识,让游戏和体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体育理论知识。将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会组织、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等能力,实践证明,游戏是提高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合理有效地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游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育课程教学带来的作用更是无法估量,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体育知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体育竞赛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精神。体育游戏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不断地进步,以此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体育教学的课堂目标,让体育课堂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欣.游戏化教学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作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9):83-84.
[2]任培红.浅析体育游戏在民勤县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4(24):292.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0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