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园本教研焕新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幼儿园教研工作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和保教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教师深入探究保育教育规律,不断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要“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强调“未来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转型升级”,强调“幼儿园教研工作将步入跨越式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幼儿园园本教研获得生机,迎头赶上新时期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这将是幼儿园教研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此,在实践工作中,我园针对当前园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突破瓶颈,以此提升园本教研实效性,让园本教研焕新颜,也为园本教研的转型升级开拓了新思路。
一、寻根源
(一)透视当前园本教研现状
新学期的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围绕“新学期班级区域活动的规划与设计”进行研讨,大一班张老师首先分享了新学期自己对班级区域的整体设置计划,准备开设哪些区域,具体如何设置以及遵循的原则。小三班丁老师紧接着说到,小班不同于大班,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本班活动室特点,准备开设一个大规模娃娃家,并具体谈了如何布置娃娃家,投放哪些材料。小二班刘老师随后谈到,自己班也要把娃娃家作为重点区域去规划设计,对于材料投放提出一些质疑,比如毛绒玩具要不要接受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如何确保毛绒玩具的卫生。这时小一班高老师提议,娃娃家的收纳筐、小篮子需要更换……小班几位教师针对小班区域材料投放讨论得颇为热烈,中、大班教师几乎插不进话去。教研主持人见机强调:“请大家重点谈谈新学期班级区域的整体规划,对于细节的问题我们之后再做进一步研讨。”大三班王老师加入讨论,她提出:“我们大班闲置着一些角色区材料,倒不如调整到小班,物尽其用。”中二班吴老师说道:“全园的角色区材料需要整体做一次盘点调换。”……就这样,这几位教师针对角色区材料投放讨论得不亦乐乎,其他几位教师没有机会发言,本次研讨主题由“班级区域规划”逐渐演变成“角色区的材料投放”……
聚焦以上教研活动场景,透视日常园本教研活动现状,诸如此类的情况总有发生。许多教师围坐到一起,围绕同一个问题研讨,但一不留神研讨内容完全脱离了主题。或者教师们各说各的,不能围绕同一个问题研讨,气氛热烈但效率低下,最后形不成结论;或者研讨时总是少数人把控语言权,发言的永远是那几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其他教师处于旁观状态……无论是教研主持人还是参与教研的教师,面对“忙忙碌碌全跑偏”“热热闹闹不点睛”“冷冷清清去旁观”的现状,感觉不尽人意,却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针对典型问题查找根源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静心深思,这些问题的成因有:一是研讨问题的定位可能不切合实际工作需要,或者不符合参与教研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或者教研形式单一陈旧,或者归根于教研主持人态度、风格、语言表达等因素;二是深入剖析环节,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线索庞杂混乱、思维模式内在逻辑关系不清,从而导致“研着研着窜频道”“研而无果”“不知从何研”等低效或者无效的现状。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思维碰撞时,会凸显出“对核心问题延伸出的系列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搞不明白”或者“梳理不清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之间的顺序、联系”等,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园本教研的典型问题。
二、探路径
(一)立足寻找有效的思维方法
在找到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探寻如何提高教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改善不良现状的关键所在。于是,我们开始探寻帮助教师将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形象、系统描述与分析的有效思维方法。按照惯例,二月末的教研活动我们要对三月份各年级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进行研讨分享,但这次一改以往“发言——记录”的形式,而是每人发了一张纸,请大家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自己的发言观点表示出来,然后再进行交流,旨在通过画图、标注符号、写出关键词等,启发大家对研讨问题进行形象化、连续性、发散性地深入思考。半小时后,在座的每位教师各持一份图文并茂的图纸开始交流,惊喜的是,这张纸竟神奇般地让大家的发言变得精炼了许多,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说者顺畅,听者舒坦。比如中一班张老师分享主题活动“你我手牵手”,她把三个子主题“有你真好”“真情你我他”和“手牵手齐步走”用方框表示其并列关系,然后又对三个子主题分别展开不同的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及家长工作,并用箭头表示出这些活动的顺序、主次关系,关键环节还用五星表示,张老师看着图纸娓娓道来,与过去教研活动时或时断时续或不知所云的场景相比,仿佛换了一个人!
活动结束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感慨,这张纸有必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把问题想清楚说明白,它可以带着我们去深入构思并展开联想,它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建立问题之间的链接。认可的同时,大家脑洞大开,这不就是思维导图吗?于是乎,“思维导图”在我们园本教研千回百转间应运而生了!
(二)广泛拓展“思维导图”的运用
大家的共鸣一时间打开了园本教研中广泛运用“思维导图”的局面,我们在丰富教研活动形式的同时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我们的园本教研形式有专题研修、教学沙龙、案例研析、观评活动等,除了每周一次的集中教研活动,还有每天的年级组教研,不定期的“教学相长三人行”小组教研、“师徒结对”一对一微教研等。不同的园本教研形式,不同的教研内容,我们大胆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比如,通过做思维导图系统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用思维导图分解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用思维导图诊断教师们提出的班级环创问题,用思维导图规划“每月班级主题活动”,用思维导图梳理“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等。大家对研讨内容的隶属关系、层级、线索等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并且拓展联想,建立记忆连接,使“思维导图 ”成了我园园本教研学习、思考、记忆的有效工具。
四月的各班主题活动思维导图交流分享中,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惊喜!小一班李老师一马当先,分享了本班主题活动“点点线线”的思维导图,整个构图像一个含苞怒放的花蕾,花蕊是“点点线线”。第一层用蓝色表示出三个子主题,第二层每个子主题下又分出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家长工作三个体系,分别用粉色、黄色、绿色表示。第三层将集体教学活动的名称、区域活动分别所在的区域及所需材料、家长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罗列。李老师分享结束时由衷地感慨:“认真做了四月主题活动思维导图,又进行了分享,仿佛一张‘地图’烙在了我的脑子里,让我对这个月的教学工作了如指掌!”小三班武老师兴致勃勃地说道:“李老师的思维导图分享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链接,即兴延伸了各区域的材料投放,并且我也用有规律的色彩表示层级关系,瞧!千头万绪的主题活动只用一张图纸就让它变得有序多了!”……由此可见,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园本教研突破了瓶頸,使教师们的思考技巧、逻辑思维、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均得到有效提高。
三、换新颜
一年多来,“思维导图”成为了我园园本教研的亮点,大家从入门到熟练,从偶尔用到经常用,从关注形式到深层整合,从以点带面到由浅入深,这一张张、一幅幅思维导图,带着大家去看它、读它、思考它、研究它,并记住它!有的教师说“思维导图为教研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有的说“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把自己的观点梳理清楚,形象再现”,有的说“思维导图是制定计划的好帮手”,有的说“思维导图有利于厘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的说“思维导图帮助我们养成有序、条理的思维习惯”,还有的说“思维导图让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得有乐趣”……就这样,思维导图悄然改变了我园过去教研活动沉闷游离的现状,为我园的园本教研注入了生机,让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得更加接地气、有实效。
“思维导图”让园本教研焕新颜。“寻问题之根,探思维之真”乃新时期园本教研转型升级最朴实的价值追求,愿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每一步都真真切切,由细微处见真知,方可远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2608.htm